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今年A股行情分化严重,一方面是以白酒、医药为主的大消费板块难有起色,另一方面周期与新能源成长股大行其道,这一分化在次新权益类基金业绩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数据显示,次新基金首尾业绩相差接近100个百分点。聚焦新能源、先进制造等板块的基金业绩领先,重仓消费、互联网龙头等公司的产品表现落后,其中不乏百亿基金。
次新基金年内业绩分化
今年以来A股的结构性行情愈演愈烈,行业分化,板块轮动。
在此背景下,次新基金业绩分化明显。Wind数据显示,近五成主动权益类次新基金今年以来斩获正收益。部分产品抓住“风口”赛道斩获较佳的收益,但同时部分新基金收益惨淡,基金首尾业绩差异较大。
按照年初以来成立的新基金(剔除成立不足三个月新基金)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来看,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3.35%,最大业绩差距接近100个百分点。
领先的清一色为新能源主题基金。成立于4月份的长江新能源产业A半年多时间斩获75.15%的收益率,春节后成立的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A年内收益率达到74.56%。国投瑞银产业趋势A、金鹰新能源A、信达澳银新能源精选等成立以来回报均超60%。此外,创金合信数字经济主题A、泰达宏利新能源A、鹏扬先进制造A等次新权益基金也取得不错业绩。
与此同时,46只次新权益基金成立以来跌幅超过10%,其中累计跌幅最大为23.03%,与表现最好的长江新能源产业A的收益差达到98个百分点以上。该基金成立于5月初,截至三季度末基金十大重仓股均为生物医药板块的股票。还有多只基金净值跌幅超15%,与同期成立的部分基金收益差距明显。
不同的投资方向决定基金业绩的不同走向,次新主动权益基金业绩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以新能源为主的高成长持仓和以消费为主的大蓝筹持仓的较量。
华南一位公募人士分析称,“前几年还持续上涨的大消费板块在今年春节过后突然出现抱团松动的现象,消费行业受制于上游原材料涨价和需求疲弱双重因素而表现较差。因此,那些擅长消费行业的基金经理,年初新成立的产品会有一定的亏损。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技术应用的持续推进和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加快,相关板块却得到资金的追捧,科技成长领域上演了群雄争霸。由于结构性行情持续,在此消彼长之间,相关基金的业绩差距也不断被拉大。”
多只百亿基金业绩不佳
今年以来偏中小盘风格的结构性行情,使得“大象起舞”变得艰难,多只年内成立的百亿级别爆款产品业绩欠佳。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6日,在今年一季度成立、发行总规模达到百亿的12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8只成立以来收益率告负。其中,表现最差的基金从1月初成立以来亏损17.99%。
截至三季度末,这些百亿基金仓股主要聚焦白酒、港股互联网、生物医药等板块的股票。而且这些当前业绩排名靠后此类基金主要集中在春节前成立,也就是1月和2月上半月成立的基金普遍表现欠佳。
谈及主要原因,上述华南公募人士表示,“去年一整年到今年春节前,以消费股为代表的股票在基金的推动下,股价高歌猛进。基金发行也迎来了火热阶段,而且发行的基金主题多半也与蓝筹白马股相关。”
“然而抱团股春节后轰然倒塌,新能源板块涨势如虹,半导体板块在缺芯逻辑下持续走红,军工板块实质性受益于定单增长,这也导致了年初顺应核心资产蓝筹思维成立的公募新基金遭遇到尴尬,不少基金目前还没有回本。”他进一步分析称,部分近整体回撤相比起春节前高点都超过了20%甚至30%,并且在市场反弹时其整体上涨幅度也相对较小。今年上半年,消费行业受制于上游原材料涨价和需求疲弱双重因素而表现较差,因此那些擅长消费行业的知名基金经理,年初新成立的产品会有一定的亏损。
华南一位公募人士则提到,今年来市场风格轮动加快,春节后抱团板块持续走弱,而去年回调明显的科技相关板块不断估值修复,中小盘成长风格占优。相应地,重仓中小盘的基金业绩更佳。“受制于基金持仓限制,大规模基金持仓相对分散,且大市值个股仓位更重,而小规模基金更容易仓位集中,可以通过押注单一或几个赛道实现短期业绩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