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瑞银房东明:海外长钱对中国市场关注度显著提升,A股市场静待花开
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9月1日,“第22届瑞银证券中国A股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深圳举行。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在研讨会期间分享了他的观点和感受。他透露,参会嘉宾和企业代表人数创历史新高,来自美国和中东的投资者大幅增加,充分体现投资者对A股关注度的持续提升。
房东明指出,今年以来,投资者整体对投资中国的信心不断增强,特别是在全球分散投资的大趋势下,海外投资者对包括中国资产在内的非美元资产配置的意愿逐步提高。
A股市场静待花开
房东明说:“当下全球降息预期叠加国内的低利率为资金流入中国股市创造了很好的流动性环境。市场收益的特征也逐渐显现,将进一步吸引各类场外资金继续参与。我们相信,随着支持性政策持续发力及外部环境趋于明朗,无论从估值还是市场关注度看,A股都有望保持上行。”
房东明在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日本、韩国及泰国等亚洲其他国家,海外投资者占比都在10%至50%之间波动,而当前海外投资占A股可流通的市值只有7.4%,未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最低水平,可见海外投资者增配中国资产仍有很大空间。
房东明透露,瑞银证券服务的中资机构投资者对A股、中概股、港股的信心越来越强。外资机构中,交易型投资者在过去一年不断增加对中国股市的投入;而养老金、主权基金等配置型投资者尚未大举投入,因为其决策较交易型投资者更谨慎,地缘政治及关税等问题扰动了他们对中国企业的业绩预测。“可喜的是,他们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已显著提升。让我们静待花开。”
外资长线资金尤其关注AI赋能
海外长线资金投资A股之“花”何时会“开”?
房东明指出,一方面,无论是从投研储备还是对中国公司的了解看,海外投资者对A股的深度研究仍需要时间;另一方面,长线投资者普遍比较谨慎,要大规模投资中国,需要看到公司基本面实实在在的改善。
他说,当前,外资关注三大方面:关税及地缘政治扰动、经济及企业基本面情况和政策落地的情况。例如,对“反内卷”政策,海外长线投资者最关心的是政策能否真正转换成为股东回报,这可能需要一两年时间去观察。
房东明透露,外资机构关注的行业主要包括AI产业链、生物医药、新消费等中国新兴的产业,以及此前外资已经在持续关注的新能源汽车及可再生能源等中国优势产业。
房东明特别提到,当前不少传统企业愿意真金白银地加大资本开支投向AI,赋能企业降本增效。这也是今年以来一些在AI的研发和应用都较领先的头部互联网大厂股价表现强劲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外投资者对此尤为关注。
人民币有望走强
房东明认为,人民币具备走强的基础。他解释道,特朗普政府推出的关税等一系列政策给全球经济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同时,美联储即将启动新一轮降息,而且,全球投资者此前对美元资产普遍超配,目前需要适度的分散投资。在此背景下,美元将会走弱,人民币自然会走强。
编辑:黄梅
校对:王玥
制作:舰长
审核:陈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