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创新药的全球化浪潮重塑产业边界,当AI技术为医疗领域注入全新动能,医药投资正站在新一轮发展的起点。2025年,这一起点正以突破性的态势显现。
在历经此前的蛰伏调整后,叠加老龄化加速、政策支持加码、技术迭代深化、全球化布局提速及资本聚焦等多重力量推动,医药板块今年强势爆发,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1日,年初以来万得医药大类指数涨超30%,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更是以近70%的涨幅领跑市场。(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不等于产品实际收益,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在这场产业爆发中,长城基金医药投资团队战绩尤为出色,旗下多只医药方向的基金交出了亮眼成绩单,既彰显对产业趋势的深刻洞察,也印证了长期积淀的专业实力。
立足医药行业“长坡厚雪”的产业底色,这支投研队伍正以更开放的视野、更协同的力量,与投资者共赴医药产业的黄金周期。
不止创新药
长城医药投资布局多点开花
今年以来,长城基金在创新药投资领域的出色表现格外引人注目。事实上,长城基金是业内较早布局医药行业的基金公司之一,经过多年建设,旗下医药产品线丰富完善且各具特色,并且取得了中长期佳绩。截至6月30日年内平均涨幅达36.95%,彰显出捕捉行业Beta机会之外,挖掘个股Alpha收益的硬实力。

(注:基金业绩来自基金定期报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平均涨幅为3.80%,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无疑是今年公募行业的绩优代表之一。这只由梁福睿管理的医药主题基金自2024年10月成立以来便展现出强劲爆发力:今年上半年收益率高达75.18%,远超同期业绩比较基准(6.08%)和偏股混合基金平均收益(7.79%)。(基金业绩来自基金定期报告,其他来自Wind,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出色成绩的背后,是梁福睿对创新药赛道的精准把控,以及长城基金对医药投研团队的信任和托举。他坦言,在医药板块还处于市场低迷时,当医药团队申请设立发起式基金,到公司综合研判并同意,这个得到支持的过程非常顺利高效,公司逆市发行产品的坚定举措,也大大增加了他的投资信心和责任感;在产品运作上,超额收益的来源在于“对个别优质标的配置比例更高、介入时机稍早”。从其持仓数据看,该基金今年一季报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达67.70%,二季报这一数字提升至79.37%,通过聚焦高潜力标的,将组合锐度拉高,成功捕捉到创新药出海、临床数据读出等核心机遇。(数据为历史持仓,不代表现在及未来,也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须谨慎)
这份成绩并非孤例,长城基金旗下医药主题产品整体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除捕捉创新药行情的绩优新秀外,长城基金还拥有兼顾深度与广度的综合型医药基金经理——谭小兵。作为“医药+”投资的资深舵手,她以医药为核心,向全市场拓展相关产业机会,同时注重回撤控制。
谭小兵管理的产品在今年上半年均表现不俗:长城大健康A、长城医药科技六个月持有A双双涨超40%,长城医疗保健A、长城健康生活A涨幅分别达32.19%、20.33%。(基金业绩来自基金定期报告,以上基金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4.27%、6.11%、2.23%、3.81%,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长期维度上,谭小兵管理的产品更显穿越周期的实力。以2014年成立的长城医疗保健A为例,截至6月30日,该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达199.77%,区间净值超越基准170个百分点。(基金业绩来自基金定期报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29.34%,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这种长期稳健叠加阶段爆发的特质,源于其自上而下把握产业趋势和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相结合的投资框架,既锚定医药创新主线,又通过跨领域布局平衡波动,力争满足投资者对中长期收益的需求。
在AI技术重塑医疗产业的浪潮中,长城基金也提前进入新兴领域。长城医药投资团队的龙宇飞深耕消费与医药领域多年,目前重点布局“AI+医疗”方向,其管理的长城消费增值A今年上半年涨幅9.6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仅0.29%。(基金业绩来自基金定期报告,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龙宇飞的布局逻辑清晰,AI技术正从药物研发(如加速靶点发现)、诊疗模式(如智能辅助诊断)等维度重构医疗产业,而兼具消费属性与健康需求的“AI+医疗”,有望成为大消费与大健康领域的新增长极。这种前瞻视角,让长城基金在传统医药布局之外,又添一条把握技术革命机遇的赛道。
不止十年
打造一支精干、高效、多元的医药投资团队
基金产品的亮眼业绩,并非偶然爆发,而是投研团队长期积淀的必然,这一点在医药投资领域尤为显著。
在A股市场,医药行业是公认难攀登的山。其专业壁垒高,基金经理若缺乏相关背景便难以深入产业链;政策变化快,一个政策就可能颠覆细分赛道的投资逻辑;细分领域杂,原料药的周期性、创新药的成长性、OTC的消费属性等各不相同,每个领域的投资逻辑都需单独拆解。
面对这样高壁垒、多变量的复杂赛道,单靠个体力量难以穿透本质、捕捉机会。要在医药投资深水区站稳脚跟,投研团队的专业积淀与紧密协作是破局关键。长城基金医药投资团队的崛起,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长城基金早在2014年之前,就已有多只全市场基金重点布局医药,2014年2月公司旗下第一只医药主题基金(长城医疗保健)诞生,如今已经形成多元化的医药产品矩阵。显然,长城基金医药投资团队的建设与布局已然不止10年,几经市场起伏,这支团队始终耐心坚守、稳步前行。
医药行业的高门槛,注定“专业”是投研团队的生命线。长城基金医药投资团队核心成员均带着深厚的医药基因:谭小兵拥有制药工程与会计学复合背景,兼具实业经验;龙宇飞是生物制药学士、细胞生物学博士,对技术迭代敏感;梁福睿作为海洋生物学硕士、博士,擅长从科学机理与临床数据中挖掘机会。这种专业底色,让团队能精准紧跟产业趋势。
尽管成员风格各异,投研理念却高度统一:做医药投资必须有穿透行业的大局观。这一理念体现在三层逻辑中:其一,从宏观视角出发,在大医药领域寻找有贝塔动能的子行业,把握不同子行业的轮动机会;其二,从中观产业趋势切入,在子行业中筛选技术领先、格局清晰的细分方向;其三,自下而上深挖个股阿尔法,聚焦成长空间与商业化潜力。正如谭小兵所言:“医药研究不能只盯着一个细分领域,要在横向对比中找到真正有潜力的方向”。
这种“宏观-中观-微观”框架,让团队既能抓住创新药出海、医保优化等行业机会,又能避开“好药不等于好股票”的陷阱,力争实现“看得准、拿得住、敢下手”。
在长城基金医药投资团队,协作不是口号,而是日常。公司投研管理采用扁平化架构,没有繁杂的层级壁垒,基金经理与研究员之间形成高效的“反馈-迭代”闭环。投研人员之间追求自由、充分的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
医药基金经理之间会及时交流,形成合力,以欣赏差异、认可领先为导向而非内卷竞争;研究员也会给予针对性的研究支持:包括但不限于对基金经理关注的个股/机会进行实时跟踪和分析、关注市场情绪变化、研究市场热议的个股等。
协作还体现在“老带新”的传承中。比如纯医药领域,谭小兵在信息交流、交易判断上更有经验,梁福睿常听取她的意见;而梁福睿则从纯科学、基本面角度筛选个股,最终将基本面分析与交易判断相结合构建投资组合。
长城基金医药投资团队成员人人都能独当一面。这种“少而精”的结构避免了资源分散,让研究力量精准聚焦核心赛道。
而团队的战斗力,更源于长城基金整体的投研文化。公司倡导“投研不是单兵作战,而是让每个人的专业优势成为团队共同财富”。这种文化支撑,让投资团队既能保持专业深度,又能拥有跨界视野,在复杂市场中始终灵活而前瞻。
不止当前
医药仍是长坡厚雪的好行业
从2021年下半年起,曾被视为“长坡厚雪”的医药板块经历了漫长调整。而2025年,蛰伏多年的医药板块终于迎来爆发。
截至7月11日,年初以来万得医药大类指数上涨31.38%,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更是以69.99%的涨幅领跑市场,印证着板块复苏的强劲动能。(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不等于产品实际收益,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回顾上半年行情,医药板块呈现清晰的阶段特征:1月受大盘拖累小幅回调,2-3月,医保政策对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扶持、商保目录落地预期等利好集中释放,创新药领涨带动板块走强;4-5月,企业年报及一季报披露后,医疗服务等子板块业绩承压,导致板块整体回调;6月,随着创新药企盈利能力增强、BD(商业授权)事件持续催化,行情从创新药扩散至化学制剂等领域,板块波段上行,持续跑赢大盘。
站在当下,医药板块正迈向新起点。尽管仍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研发风险等挑战,但在政策支持、健康需求增长及估值修复的多重驱动下,行业前景依旧广阔。
聚焦创新药产业链,其在今年有望延续良好表现。梁福睿指出,今年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是海外市场的打开。2023、2024年国内也有创新药临床数据读出,但未形成今年的热度,关键在于今年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的同时,海外BD的推进让投资者敢于将海外市场预期纳入股价。
“前两年海外授权带来的收入,在今年财报中集中落地,为板块上涨提供了扎实支撑,引爆了这场‘业绩兑现’行情。”他说。
短期来看,梁福睿认为创新药将沿着两条主线展开:一方面,管线海外授权的产业趋势有望延续。中国创新药在多个靶点的研发进度与疗效已领先海外,海外药企补充管线的需求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国内销售放量的空间将由季报及医保、商保谈判结果进一步验证。
从中长期视角,创新仍是医药行业的核心引擎。长城基金认为,随着老龄化加剧与健康意识升级,创新药需求持续增长。即便经历上半年上涨,板块估值仍处理性区间。今年创纪录的海外授权新签约订单,其大部分收入(里程碑款和销售分成)将在未来3年乃至更长时间内持续释放,为本轮创新药行情提供长期支撑。
“此前医药板块整体估值承压,创新药在医药内部及全市场类科技资产中均存在显著折价,上半年行情基本是修复至合理水平;尤其港股市场,因对宏观环境敏感,估值修复空间或更大,低位布局价值凸显。”梁福睿表示。
在龙宇飞看来,AI医疗仍具坚守价值。从基本面观察,该领域产业进展积极,作为具备生产力工具价值的细分赛道,结合当前估值水平、公司业务成长性及未来1~2年趋势,他认为仍具坚守价值。
市场永远是跌宕起伏的,只要守好自己的专业,始终记得持有人利益至上的宗旨,潜心深研医药领域的长城基金医药投资团队,将力争在行业一个又一个发展周期中,与投资者共同把握“长坡厚雪”的成长红利。
基金业绩注释:(1)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A/C类成立于2024年10月22日,梁福睿自基金成立任职,成立以来业绩如下:2024.10.22-2025.6.30的A类业绩/C类业绩/业绩比较基准涨幅分别为67.26%/66.66%/2.58%。
(2)长城大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A/C成立于2021年12月21日,谭小兵自基金成立任职,成立以来业绩如下:2022、2023、2024年的A类业绩/C类业绩/业绩比较基准涨幅分别为-15.46%/-16.13%/-16.76%、-7.31%/-8.04%/-10.47%、-18.19%/-18.85%/-1.60%。
(3)长城医药科技六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A/C成立于2021年6月9日,历任基金经理为谭小兵(2021.6.9至今)、陈蔚丰(2021.11.8-2022.10.28),成立以来业绩如下:2021.6.9-2021.12.31、2022、2023、2024年的A类业绩/C类业绩/业绩比较基准涨幅分别为-0.94%/-1.22%/-17.24%、-28.82%/-29.18%/-15.84%、-6.28%/-6.75%/-10.05%、-17.69%/-18.10%/-9.50%。
(4)长城医疗保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成立于2014年2月28日,近五年历任基金经理为谭小兵(2016.2.3至今)、陈蔚丰(2021.11.8-2022.10.28),近五年业绩如下:2020、2021、2022、2023、2024年的业绩/业绩比较基准涨幅分别为73.98%/45.72%、8.28%/-10.34%、-29.59%/-19.90%、-6.89%/-10.75%、-19.11%/-11.59%。C类成立于2022年4月15日,历任基金经理为谭小兵(2022.4.15至今)、陈蔚丰(2022.4.15-2022.10.28),成立以来业绩如下:2022.4.15-2022.12.31、2023、2024年业绩/业绩比较基准涨幅为-10.02%/-4.26%、-7.45%/-10.75%、-19.61%/-11.59%。
(5)长城健康生活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成立于2020年8月14日,谭小兵自基金成立任职,成立以来业绩如下:2020.8.14-2020.12.31、2021、2022、2023、2024年的A类业绩/业绩比较基准涨幅分别为5.84%/-2.49%、-3.68%/0.59%、-34.39%/-10.18%、-13.11%/-5.79%、-12.80%/2.47%。C类成立于2023年10月25日,谭小兵自基金成立任职,2023.10.25-2023.12.31、2024年C类业绩/业绩比较基准涨幅分别为3.90%/2.02%、-13.35%/2.47%。
(6)长城健康消费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成立于2021年11月25日,历任基金经理为谭小兵(2021.11.25至今)、余欢(2022.12.23至今),成立以来业绩如下:2022、2023、2024年的业绩/业绩比较基准涨幅分别为-25.62%/-17.08%、-15.02%/-10.73%、-10.77%/1.22%。C类成立于2024年2月1日,历任基金经理为谭小兵(2024.2.1至今)、余欢(2024.2.1至今),2024.2.1-2024.12.31年C类业绩/业绩比较基准涨幅分别为6.05%/12.67%。
(7)长城创新驱动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成立于2020年6月23日,历任基金经理为谭小兵(2020.6.23至今)、陈蔚丰(2021.11.8-2022.10.28)、杨维维(2022.12.16至今),成立以来业绩如下:2020.6.23-2020.12.31、2021、2022、2023、2024年的业绩/业绩比较基准涨幅分别为7.62%/11.52%、-5.78%/15.75%、-35.21%/-12.63%、6.45%/8.05%、15.87%/9.03%。C类成立于2022年11月30日,历任基金经理为谭小兵(2022.11.30至今)、杨维维(2022.12.16至今),成立以来业绩如下:2022.11.30-2022.12.31、2023、2024年业绩/业绩比较基准涨幅分别为-7.02%/-2.60%、5.93%/8.05%、15.15%/9.03%。
(8)长城消费增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成立于2006年4月6日,近五年历任基金经理为龙宇飞 2017.10.18至今),近五年业绩如下:2020、2021、2022、2023、2024年的业绩/业绩比较基准涨幅分别为48.31%/23.91%、-8.70%/-0.74%、-21.29%/-16.59%、-1.79%/-8.54%、-17.77%/11.48%。长城消费增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C类成立于2023年9月22日,龙宇飞自基金成立任职,成立以来业绩如下:2023.9.22-2023.12.31、2024年的业绩/业绩比较基准涨幅分别为4.61%/-4.75%、-18.27%/11.48%。
(9)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投资者购买本基金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债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本资料仅为宣传用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任何资讯均以最新版本为准。本产品由长城基金发行和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基金管理人提醒,每个公民都有举报洗钱犯罪的义务和权利。每个公民都应严格遵守反洗钱的相关法律、法规。
免责声明:本通讯所载信息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渠道和研究员个人判断,但本公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此通讯并非对相关证券或市场的完整表述或概括,任何所表达的意见可能会更改且不另外通知。此通讯不应被接受者作为对其独立判断的替代或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或本公司的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且不得对本通讯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提醒,每个公民都有举报洗钱犯罪的义务和权利。每个公民都应严格遵守反洗钱的相关法律、法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