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赵刚
二股东将开启第五轮减持!
7月25日晚间,贝泰妮公告称,第二大股东天津红杉聚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计划于8月15日至11月14日减持不超过843万股,占总股本2%,拟套现金额约3.9亿元(按当前股价46.84元/股估算)。
股东减持,机构撤退
回溯过往,红杉聚业作为贝泰妮的天使投资机构,这是自2022年以来的第五轮减持,此前四轮累计套现约59亿元,持股比例从上市初的21.58%降至9.66%,累计套现近60亿元,但目前仍为第二大股东。
记者注意到,除红杉聚业外,贝泰妮的其他股东似乎也在同步撤退。第一大股东诺娜科技在去年12月减持了46.92万股;第三大股东臻丽咨询从2022年7月至2025年2月累计减持1573万股(占总股本3.7%),套现超12亿元。
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机构持仓也在缩水。截至今年3月31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六大流通股东,相比上期减少69.79万股。易方达创业板ETF相比上期减少29.56万股。南方中证500ETF则已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贝泰妮的股价似乎也印证了股东的担忧,截至7月25日收盘,贝泰妮报46.41元/股,较2021年7月创下的278.83元/股的历史峰值已跌超80%,市值蒸发超千亿元。
业绩连续崩塌,营销效率锐减
从业绩表现来看,贝泰妮近三年营收增速下滑显著,净利润连年腰斩。2021-2024年,贝泰妮营收从40.22亿增至57.36亿,但增速从58.77%骤降至3.87%;归母净利润从2021年8.63亿跌至2024年5.03亿,2023年跌28%、2024年再跌33%,两年累计缩水62%。
2025年第一季度,贝泰妮业绩表现再度恶化,营收同比降13.51%至9.49亿,净利润仅2834万,同比骤降83.97%。
具体来看,贝泰妮的营销开支居高不下,但其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却相对较低。自2022年起,销售费用率从40.85%增长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56.03%。在2024年,每投入1亿的营销费用仅能带来0.13亿的营收增长,相较于2020年,效率下降了68%。
薇诺娜独木难支,2024年营收49.1亿元,占集团营收85%,但同比下滑5.45%;新品牌薇诺娜宝贝、瑷科缦增速虽超30%,但规模不足2亿,仍难抵主品牌颓势。
此外,贝泰妮的并购行为似乎也有所“失守”。2023年收购的Za姬芮、泊美品牌运营商悦江投资未达业绩承诺,导致2024年计提商誉减值0.91亿、无形资产减值0.25亿,直接侵蚀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