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于10月底公布议息结果,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为今年来第二次、也是连续两次会议宣布降息。降息后,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由4.00%至4.25%,减至最新的3.75%至4.00%,为三年来的最低水平。市场解读,美联储此举标志着全球流动性环境再度宽裕。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利率中枢下移的背景下,投资者普遍感受到“收益难寻”的困境。如何在波动加剧的市场中平衡风险与回报,成为当下投资界的关键课题。
业内人士认为,多元资产配置正在成为对冲市场不确定性的关键策略,而在众多可选区域中,亚洲资产的配置价值正日益凸显。
全球流动性回暖:多元配置日趋重要
在低利率与高不确定性并存的市场中,多元资产配置的逻辑愈发清晰。通过同时配置股票、债券、现金及另类资产,投资者或许能够利用不同资产的低相关性,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波动性并相对优化风险收益比。
“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落地,全球资金流动格局正在重塑。”沪上一位外资机构策略师指出,风险资产重新受到青睐,但考虑到美国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波动性或依旧高企,单一资产策略已难以应对。
回顾过往市场周期,从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2008年的金融危机,到2020年的疫情冲击、2022年的地缘政治风险,没有任何一种资产能长期独领风骚。市场轮动的规律一再印证: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重要性甚至超过择时与选股。
从过往经验来看,多元化的投资组合相较单一资产,往往展现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以及更具吸引力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美元走弱与亚洲崛起:资金流向与增长动能的双重共振
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加速,正推动全球资本格局出现新的拐点。
业内人士指出,在“美国例外论”受到挑战和美国进入降息周期的双重催化下,美元未来或仍将走弱。而美元走弱往往成为新兴市场表现的正向催化剂。历史上,美元疲软阶段,新兴市场股市的表现常常跑赢成熟市场。随着投资者对美国财政赤字的担忧升温,全球资金正从美元资产转移阵地,重新流向包括亚洲在内的新兴经济体。
图:美元走弱往往成为新兴市场的催化剂

在利率下行与美元疲软的双重环境下,亚洲债券与股票市场的吸引力相对提升。亚洲美元投资级企业债凭借较为稳健的信用基本面与较高收益率,成为投资者配置热点之一;亚洲本币债则因汇率升值预期具备额外潜在收益空间。同时,亚洲股市的“高息+增长”特征在全球范围内愈发稀缺。
根据MSCI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数据显示,亚太高息股的股息收益率达2.27%,高于全球1.82%的平均水平。
从基本面看,亚洲正成为全球增长与韧性的“双引擎”。彭博与汇丰投资管理截至2025年10月31日的数据显示,2025年亚洲(日本除外)GDP增速预计达到4.5%,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3.0%。其中,中国、印度、印尼等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体表现亮眼,成为区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亚洲的韧性主要来自于产业的多样性和紧密的区域合作。”汇丰投资管理亚洲多元资产首席投资组合经理 景华 指出,日本在长期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有望释放估值潜力,中国台湾与韩国在全球半导体制造中占据关键地位,中国大陆在于AI的全域应用和基础创新方面具备很强的全球竞争力。
亚洲市场内部的资产相关性普遍较低,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分散机会。根据截至2025年10月13日的数据显示,亚洲高收益美元债与全球债券的相关性仅为0.34,中国股票与发达市场股票的相关性仅为0.48,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在亚洲市场内部构建更具韧性的投资组合。
债券方面,截至2025年10月底,亚洲美元高收益企业债收益率达8.5%,显著高于欧美同类市场水平,且整体久期较短,在利率波动环境下相对更具防御性。
美国高收益企业债券收益率为7.2%、欧元(美元对冲)高收益企业债券收益率为7.5%。亚洲美元高收益企业债券久期为2.7年、美国高收益企业债券与欧元(美元对冲)高收益企业债券久期皆为2.9年。
从中长期来看,亚洲经济结构升级趋势正在加速。以印度、印尼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将有望继续受益于人口红利与制造业转移,而中国则在政策稳增长、科技创新及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推动下,提供新的结构性机会。
“降息周期为亚洲赢得了时间窗口。”汇丰投资管理多元资产团队指出,无论是债券的收益优势,还是股票的成长潜力,亚洲都在成为全球投资组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汇丰亚洲多元资产高入息基金:精选亚太多元配置机遇
在全球流动性重启、美元走弱与亚洲资产崛起的宏观背景下,投资者迎来了新的资产配置窗口。
汇丰亚洲多元资产高入息基金作为汇丰投资管理在北上互认基金领域推出的首只亚洲多元资产高入息基金,凭借灵活的资产配置、广泛的区域覆盖和专业的投研能力,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
根据基金月报显示,该基金截至2025年9月底,主要投资于亚太高息股票(42.24%)、亚洲高收益债券(21.19%)及亚洲投资级债券(11.64%)等资产,通过多元化配置,呈现出股债均衡、区域分散的特点,旨在捕捉亚洲市场的收益机会,同时控制组合波动。
资产分布仅为截至2025年9月30日当天持有的情况,不代表基金未来持有情况,亦不是基金的目标、策略。由于四舍五入,个别数字之和可能不等于其总数。提供的信息不构成对上述资产类别的投资建议。仅供演示。
基金同时注重股息收益与资本增值的平衡,通过精选亚太区高股息企业,增强组合的收益韧性。根据彭博、汇丰投资管理于2025年9月MSCI亚太指数的数据显示,自2024年以来,股息占亚洲总回报的比例超过50%,显示出股息复利在长期投资中的威力。
投资有风险。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收益。提供的信息不构成对上述行业、资产类别、指数、地区和国家的投资建议。仅供演示。有关完整的投资限制,请参阅发售文件。
据汇丰投资管理介绍,该基金的资产配置策略是就不同资产类别预测长期预期回报及考虑收入,并利用该等数据决定本基金的资产配置,偏向于具有最佳收入及长期预期回报的资产。管理人利用长期波动性及资产类别之间的相关性评估风险,然后使用该等数据预测任何资产配置的投资组合波动性,以使配置符合本基金的风险承受能力。同时,管理人亦可利用金融衍生品来运用投资策略,以增强回报和/或收入,包括但不限于卖出(出售)与本基金持有的精选股票挂钩的看涨期权(“看涨备兑期权”)或本基金所投资的股票指数的看涨期权。
在全球降息与亚洲崛起的时代交汇处,汇丰亚洲多元资产高入息基金有望以多元资产穿越周期,或可为投资者提供参与亚洲成长与跨资产类别轮动的机会。
当前全球市场既充满风险,也孕育机遇。真正的挑战并非短期波动,而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长期投资、分散风险的组合。多元资产配置因此被重新定义——它不仅有机会是风险分散的工具,更是一种顺应全球经济结构转型的长期战略。
重要资料:
1.本基金主要投资于亚洲股票、债券及其他相关投资。
2.在所有情况和市场条件下,本基金的资产配置策略在收入,长期预期收益及风险的平衡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基金可能定期重整投资,因此,基金可能引致更高的交易成本。
3.本基金可投资于金融衍生工具作投资用途,可能使本基金的资产净值较波动。
4.基金可从资本中或未扣除开支前的收益中拨付派息。香港互认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分派。基金分派可能导致资本减少及资产净值下降。
5.本基金之投资可能涉及重大的信贷、信贷评级、货币、波动性、流动性、利率、估值、地域集中性、新兴市场、税务及政治风险、及与一般股票市场、一般债务证券、主权债务、与中小型公司有关的风险、非投资级别及未评级的债务证券和投资于其他集体投资计划有关的风险。投资者投资于本基金可能蒙受重大损失。
6.基本货币对冲股份类别和人民币计价类别涉及较高的货币和汇率风险。
7.投资者不应仅就此文件作出投资决定,详情应参阅销售文件。
8.由于本基金的基本货币、投资及份额类别可按不同的货币计值,故此,外汇管制及汇率波动可能对投资者构成不利影响。并不保证有关份额类别的货币对冲策略可达致其预期效果。
9.不同市场的税务法规及惯例及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的相关税收政策,可能对投资者的投资产生不利影响,当中包括但不限于不同的中国内地投资者从本基金分配或转让取得的收益所涉及的不同税务责任、负担,及与此有关的不同税项代扣代缴(如有)安排。请详阅有关销售文件以得悉相关税收安排/税务风险。
10. 基金作为香港互认基金,须承受境外投资、投资额度及内地投资者投资规模限制、市场惯例及法规差异、基金未能持续满足互认基金资格要求及法规的不确定性等风险。
主要潜在风险:
• 地域集中风险:本基金集中投资于亚太地区。本基金的价值可能比具有更广泛投资组合的基金更反复波动
• 新兴市场风险:本基金投资于新兴市场,新兴市场可能涉及投资于较发达市场一般不会涉及的更多风险及特殊考虑因素,例如较高的流动性风险、货币风险/管制、政治及经济不确定因素、法律及税务风险、结算风险、托管风险以及较大波动的可能性
• 衍生品风险:为投资目的使用衍生品可能涉及杠杆。杠杆可能造成远高于本基金投资于衍生品金额的损失,导致本基金遭受重大损失的风险增加
• 非投资级别及未获评级债务证券风险:相较于投资级别债务证券,被信用机构评为非投资级别的债务证券( 及具有同等信用质量的未获评级债务证券 )须承受较高的流动性风险、较高的波动性、较高的信用风险以及较高的本金和利息损失风险
• 资产配置策略风险:本基金的投资可能会定期进行调整,因此本基金可能产生比运用买入与持有配置策略的基金更高的交易成本
• 与从资本中/实际上从资本中作出收益分配相关的风险:就某些类别而言,可能从资本中或实际上从资本中支付收益分配,即代表归还或提取投资者部分初始投资款项或归属于该等初始投资的任何资本收益。任何收益分配的支付可能导致相关类别的份额净值即时减少
• 其他风险:一般流动性风险、货币风险、一般股票市场风险、一般债务证券风险、主权债务风险、投资策略风险:多元资产、与小型/中型公司有关的风险、投资于其他集合投资计划的风险、与灵活派付份额类别相关的风险、基础货币对冲类别的风险、人民币计价类别的风险、与中国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 “基金互认” )有关的特别风险因素
• 有关风险因素的详情,请参阅发售文件。
风险提示
本文件所述基金为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中获得中国证监会正式注册的香港基金,在内地市场向公众销售。该基金依照香港法律设立,其投资运作、信息披露等规范适用香港法律及香港证监会的相关规定。本基金的管理人为汇丰投资基金(香港)有限公司。管理人已将其投资管理职责全权授予作为投资顾问的汇丰环球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以为本基金提供投资管理服务。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山西信托和汇丰投资管理的合资公司,具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基金管理资格,为本香港互认基金的中国内地代理人。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本文件所述基金在内地发售的主销售商刊发本文件。
本文件所载的前瞻或意见属汇丰投资基金(香港)有限公司于刊发日期所有(不包括本报于文中提及的第三方机构意见)[EC12],并可能会作出变更。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不能保证或负责本文件内容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在任何情况下也不会就其意见、建议或陈述所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件所载资料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或发售或邀请认购任何证券、投资产品或服务。本文件所载资料均来自被认为可靠的来源,但仍请自行核实有关资料。本文件并未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或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审阅。中国证监会及香港证监会并未对本香港互认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推荐或者保证。投资附带风险。基金投资须谨慎,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在少数极端情况下,投资人可能损失全部本金。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敬请投资人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本资料仅为宣传用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请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
有关风险因素的详情,请参阅发售文件。
本文件的著作权归汇丰晋信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或者许可他人以任何形式对本文件进行复制、发表、引用、刊登和修改。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