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5月20日,由中国基金报主办、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协办的“首届全球资产管理论坛系列活动”在深圳举办,该项活动以“大变局下的全球资产重估与配置”为主题,吸引了摩根资产管理、中保投资、汇丰投资管理、招商银行、宏利投资、安联投资等国际资管机构高管、境内金融机构高管参与。
中保投资公司董事长贾飙出席活动,并发表了题为《资产重估背景下保险投资的应对策略》的主旨演讲。

他在演讲中表示,大变局使资产重估不可逆,但也为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带来前所未有的配置窗口。唯有坚守长期主义、拥抱创新、深耕社会价值,才能在波动中穿越周期,在重估中铸就新价值。
全球与中国资产面临价值重估
在演讲中,贾飙表示,从国际来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是全球经贸秩序的不确定性凸显;二是地缘重塑下的产业链再造;三是人工智能改变产业底层逻辑。
其中,OpenAI、DeepSeek等AIGC行业趋势带来生产率预期上修,使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估值溢价分化加大。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深刻改变着全球资产配置的估值逻辑。
而从国内来看,他进一步表示,中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资产价值重估也在为实现可持续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一是我国成为全球资产配置重要选择。2024年中国GDP增速达5%,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依然保持领先。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步伐持续加快,科创板、基础设施REITs、沪深港通、债券通、QFII等机制不断完善,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崭露头角,让全球资本对中国科技进步有了全新认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配置中国资产。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已成为全球资产重估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板块。
二是利率中枢下移。当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显著下降,从年初的1.8%左右下降至5月初的1.64%左右,重塑大类资产风险收益格局,正在改变不同类型资产的风险和收益格局。由于无风险利率下降,投资者可能会更多地配置风险资产,从而重塑整个市场的投资逻辑和资金流向。
三是经济“换挡”与“提质”。中国经济正从过去依靠高速增长转变为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房地产和传统基建等行业的吸引力下降,导致其资产估值下调,促使资本市场对各类资产进行重新定价和调整配置。
中国经济新动能为险资提供广阔投资空间
在贾飙看来,中国资产重估为保险资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配置机遇。
他分析,一是中国经济韧性与新动能释放。中国经济正加速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绿色经济等领域的投资机会日益显著,为保险资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投资空间。

二是资本市场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以注册制改革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市场透明度和效率不断提高,A股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加快,长期资金投资环境逐步改善。基础设施REITs等创新产品不断丰富,为保险资金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工具,为优质创新型企业提供直接融资通道,二级市场估值弹性进一步提升。另外,我国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快速发展,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释放长期资金需求,保险资金在养老资产管理领域的布局将迎来新的发展空间。此外,保险资金与公募、信托、银行和产业资本合作,形成多层次、跨资产的配置体系,实现互补优势。
三是另类与跨境资产配置空间拓展。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保险资金可以通过QFII、QDII等渠道,配置全球优质资产,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提升。同时,基础设施、私募股权、绿色金融等另类资产,为保险资金提供了更丰富的投资选择。养老目标、科创支持、绿色金融都需要与保险资金天然匹配的长期资本。
与此同时,贾飙也坦言,环境变化带来新的契机的同时,保险投资管理也面临着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低利率环境与优质资产荒可能会持续。全球主要经济体利率中枢下移,优质资产供给有限。我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远低于保险资金的负债成本,导致“久期错配”与“收益压力”并存。
其次,负债端压力比较大。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保险产品责任期限不断延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15.4%,这对保险公司资产端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追求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还要确保资产现金流与负债现金流的有效匹配。
第三,监管环境和要求趋严。国内外金融监管趋严,尤其是对资产负债匹配、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这对保险投资机构的合规运营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借鉴全球最佳实践
提升自身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
面对新形势,贾飙表示,保险行业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提高投资组合的灵活性和抗风险能力,实现长期资本增值。具体来看,保险投资机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应对:
第一,坚持按照险资性质开展投资。保险资金具有长期性、稳健性的特点,要将理性投资、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作为保险投资的基本原则,摒弃短期投机行为,关注长期稳定收益。要坚持负债驱动型投资策略,优化投资组合,确保资金的流动性安全。贴近保险主业进行布局,围绕保险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医疗、大健康等延伸投资。
第二,坚持多元化的资产配置体系。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是保险投资机构核心竞争力之一,保险投资机构要加强大类资产配置研究,科学制定资产配置策略,动态调整权益、固收、另类等多元资产比例,提升组合韧性和回报,进一步强化资产负债管理(ALM)能力。同时,应加强对新兴产业、绿色投资等领域的研究和布局。
第三,深耕资本市场。资本市场聚集了最优质的企业,是保险机构获取良好投资机会,提高资产配置多样性的最有效资产池。保险投资机构要关注优质行业和成长性的上市企业,提高对资本市场估值的敏感度,开发适配资本市场不同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提升附加值和竞争力。
第四,积极布局海外优质资产。中国资产的重估带来了海外市场的契机。海外市场,尤其是成熟市场如香港,拥有多样化的投资机会和优质资产,能够为保险机构提供更稳定的收益来源,提升国际竞争力。
他强调,投资不能封闭,要加强与国际顶尖资产管理机构的合作,借鉴全球最佳实践,提升自身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要注重从海外引进专业投资人才,加强团队的国际化建设,提升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演讲的最后,贾飙称,“‘重估’是过程,更是开启新配置格局的契机。我相信,通过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优化资产配置策略,保险投资行业必将在中国资产重估与配置过程中发挥更积极、更重要的作用。”
编辑:杜妍
校对:纪元
制作:舰长
审核: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