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7月以来,伴随着A股市场回暖,基金业绩快速增长,超120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创新高;出于维持规模稳定等考虑,一批绩优基金“闭门谢客”。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绩优基金限购潮再起,主要是为了控制基金规模,以保持投资策略的有效性。未来,A股市场或将继续呈现较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行业赛道以及风格类资产仍具有一定的盈利机会。
超120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创新高
Wind数据显示,7月以来市场情绪显著升温,大盘突破3600点,超120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包含普通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净值创出历史新高(不包括今年成立的次新基金),并且诞生了5只“翻倍基”,净值增长率最高超过125%。
诺德基金FOF投资总监郑源指出,从对市场表现的持续追踪来看,2023年初到2025年7月底,偏股混合型基金净值增长的中位数已经转正。在净值创新高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中,近七成产品成立于2022年之后。这反映出主动权益基金或正在摆脱过去几年权益市场相对低迷带来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主动权益基金在市场条件改善的情况下,获得了较好的赚钱效应。
“千余只基金净值批量创新高是多种利好因素叠加的结果,核心驱动力在于市场结构性行情与主动管理优势的共振。”德邦基金表示,其一,沪指在7月创出年内新高,股票价格上涨;其二,部分基金的投资策略与当前市场风格较为契合,管理人积极把握市场机会,基金净值上涨;其三,市场行情向好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权益基金,为基金的投资运作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推动基金净值攀升。
对于后市,郑源认为,今年以来,A股市场表现较好。特别是进入7月之后,市场出现了整体性的加速上行。从过往经验来看,市场在加速上涨结束后,往往会进入调整整固阶段。根据当前的经济表现、宏观调控政策,以及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综合判断,A股在完成整固之后,仍有望维持较好态势,并继续呈现较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行业赛道以及风格类资产仍然具有盈利机会。
绩优基金纷纷宣布“闭门谢客”
随着净值增长,一批绩优基金宣布“闭门谢客”。据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已有近30只主动权益基金发布暂停大额申购或暂停申购的公告。比如,8月2日,永赢基金公告,旗下永赢睿信设定单日单账户申购(含定投、转入)上限为100万元。
永赢基金表示,此次限购着眼于引导投资者理性、长期投资,意在维持基金规模稳定,提升持有人体验。今年2月,公司旗下产品获得市场高度关注,秉持着将投资者利益保护置于首位的原则,对相关基金进行了限制大额申购等审慎安排。
此外,半年度“冠军基”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于7月28日公告暂停申购。同日,江峰管理的中信保诚多策略将限购金额调整至1000元。在此之前,马芳、姚加红共同管理的国金量化多因子基金于7月24日公告,将产品限购金额调整为1万元。
郑源认为,绩优基金纷纷“闭门谢客”,这与今年以来A股市场表现出较显著的结构性特征有关。“今年以来表现突出的基金产品有着较为明显的行业赛道或者风格型特征。根据过往经验,这类产品由于在短期内具备较强的赚钱效应,容易引发投资者的集中大量申购,可能导致这些行业赛道或者风格个股出现交易拥挤或者估值泡沫化等负面效应。”郑源表示,目前,对于绩优基金的限购反映出基金管理人对于这些效应的谨慎态度。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对于产品业绩的短期爆发更为理性,更加关注产品净值的稳定增长,以及持有人的持续盈利。
“绩优基金限购,主要是为了控制基金规模,以保持投资策略的有效性。当基金净值上涨至高位时,大量资金涌入会导致基金规模迅速扩张,而绩优基金的投资策略和管理能力可能存在一定的规模上限。过大的规模可能会使基金经理难以按照原有的策略进行投资,影响投资效率,甚至摊薄基金收益。”沪上一位公募投研人士指出,限购也是为了保护持有人利益,避免新进入的资金在高位买入后因市场波动导致亏损,摊薄原有持有人的收益。此外,限购还可以减少资金的波动,使基金经理能够更加平稳地进行投资运作,应对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