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非凡十年:重磅经济金融数据来了!

2022-10-09 22:01  中国基金报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张玲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经济再上新台阶的十年,也是我国金融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十年。十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推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行业、资本市场也朝着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宏观经济、金融行业和资本市场的重要数据,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金融领域取得的非凡成就,通过每一扇成就之“窗”,以仰望这十年星海。


【超114万亿元】
中国GDP总量连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朝着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不仅国内生产总值屡创新高,国际影响力也不断提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长水平。其中,2014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相继跨越60、70、80、90、100万亿元大关,2021年更是突破110万亿元,达到114.4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为2012年的1.8倍。

人均GDP实现新突破。2021年,我国人均GDP达80976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12年增长69.7%,年均增长6.1%;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551美元,连续3年超过1万美元,稳居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接近世界银行划分的高收入国家门槛值。

此外,我国经济占全球份额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按年平均汇率折算,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比2012年提高7.2个百分点,居世界第二位。2013年至2021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30%,居世界第一。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极其复杂的国际局势和极其艰难的改革重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篇布局、励精图治,团结和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就。

【31.4万亿元】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经济结构也持续优化,其中,服务业实现快速增长,并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从24.49万亿元增长至60.97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2013年至2021年年均增长7.4%,分别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0.8和1.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就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2年至2019年间,服务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从45.0%增长到63.5%,提高了18.5个百分点。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降至46.3%,但仍稳居三大产业之首;2021年贡献率又增长至54.9%,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提供了重要支撑。

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十年来也保持着较快增长,并对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形成有力支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拉动经济增长3.1个百分点,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1%。2013年至202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1%,远高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增长水平。

随着工业经济持续壮大,我国制造业水平也逐步增强。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之后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另据工信部数据,2012年至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也奠定了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发展根基。

【6.9万亿美元】

贸易规模稳步攀升

跻身全球第一大贸易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贸易创新的不断推动下,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持续扩大发展,贸易规模稳步攀升,我国贸易大国地位也日益巩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达5.3万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2021年,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达6.9万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贸易结构方面持续优化,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快速增长。2021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比2012年增长68.4%、62.9%,增速明显快于全部出口。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增势强劲,2021年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出口额分别为2012年的5.0倍、2.7倍。

此外,自2013年9月“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共建“一带一路”成效显著,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规模不断增长,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升。

2021年末,我国已与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2013年至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从6.5万亿元增至11.6万亿元,年均增长7.5%,占同期进出口总额比重由25%提升至29.7%;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额累计达1613亿美元。中欧班列发展迅速,截至2022年1月累计开行突破5万列。

自贸区建设扩围提效。目前我国已建立21个自贸区,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19个自贸协定。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全球最大的自贸区正式启航。

【0】

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

民生持续改善

民生改善,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2012年增加18618元,年均实际增长6.6%,快于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0.5个百分点。

二是绝对贫困历史性消除。现行贫困标准下,2013年至2020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9899万人,年均减贫1237万人,贫困发生率年均下降1.3个百分点。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三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13年至2021年,全国就业人员稳定在7.4亿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每年保持在1100万人以上。

四是社会保障网织密兜牢。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2021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分别达10.3亿人、13.6亿人,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比2012年增加7733万人、9277万人、8323万人。

五是教育水平持续提升,教育普及水平稳步提高。2021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95.4%、91.4%、57.8%,分别比2012年提高3.6、6.4、27.8个百分点。国民素质明显提升,2021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年,比2015年提高0.7年。

【M2年均增速10.8%】

金融总量平稳增长

金融加强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金融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十年。我国金融业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扩大金融开放,统筹发展与安全,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货币政策方面,我国金融总量平稳增长,流动性合理充裕,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调节和结构调节的双重功能,前瞻性地加强跨周期的调节,有效应对世纪疫情等内外部的冲击。2012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速10.8%,与名义GDP年均增速基本匹配,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稳健发展。

这十年,我国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十年来,我国统筹金融发展和安全,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十年来,我国不断强化数字经济时代的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迈上新台阶。

从高质量发展角度,一是我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我们的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余额位居世界前列。二是坚持创新驱动,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十年前增加了近七倍。三是增强金融普惠共享,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今年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过20万亿元,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过5000万户。四是创新金融服务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并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五是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股债融资55万亿元】

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多层次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市场主体质量和竞争力持续提高,产品体系不断丰富,高水平双向开放的广度深度日益扩大,投资者权益保护不断加强。

一是逐步建成多层次的市场体系结构。近十年,我国大力健全多层次市场体系,推出新三板、科创板,设立北交所,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适配性大幅增强,股债融资累计达到55万亿元。畅通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科创板“硬科技”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

二是上市公司质量得到明显改观。截至2021年末,沪深股市市值达91.6万亿元,交易所债券市场托管面值达18.7万亿元,商品期货交易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列,资本市场总体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从行业分布看,上市公司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战略新兴行业上市公司接近2200家,市值超过千亿元的战略新兴行业上市公司由十年前的完全是空白发展到现在46家。

三是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幅增强。行业机构外资股比全面放开,启动沪深港通、沪伦通,A股纳入国际知名指数并不断提升比重,外资连续多年保持净流入。

党的十八大以来,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逐步优化,产品供给体系更加丰富,国际化程度提升,监管效果显著,优胜劣汰效应逐步显现,良性市场生态逐步形成,资本市场正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

【大病保险覆盖12.2亿居民】

金融业跨越式发展

金融监管效果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银行业、保险业、证券、基金、期货等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逐步形成。

过去十年,银行贷款和债券投资年均增速分别为13.1%和14.7%,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同业理财、信托通道较历史峰值大幅缩减,金融脱实向虚得到扭转。保险深度从2.98%上升到3.93%,保险密度从1144元/人上升到3179元/人,大病保险制度从2012年建立以来已覆盖12.2亿城乡居民。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普惠型涉农贷款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5.5%和14.9%,大大高于贷款平均增速。人均银行账户约9.5个,普惠金融覆盖范围和可及性显著提高。

金融监管方面,金融法治建设取得重大成效,依法监管能力明显提高。资本市场法律体系的“四梁八柱”。新证券法、刑法修正案(十一)先后实施,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期货和衍生品法为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法治基础,“零容忍”执法威慑力显著增强,大幅提高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等犯罪的刑事惩戒力度,畅通中小投资者维权渠道,诚信经营、敬畏法治的市场氛围正加快形成。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表示,这十年,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近年来经受住了各种国际国内超预期的冲击,主要指数稳中有升,健康发展态势持续巩固,资本市场风险总体收敛、基本可控。

【137万亿元】

资管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1年末,我国资管市场规模67.87万亿元(统计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叠加同期银行理财市场规模29万亿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模19.89万亿元,信托资产规模20.55万亿元,我国资管市场管理总规模达到137.31万亿元。

这十年,资管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总资产增长5.5倍,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目前为27万亿元,十年增长了8倍,行业实力大幅增强。

2018年4月27日,资管新规拉开了资管领域改革的序幕。在资管新规确立的主动化、净值化的监管导向下,银行理财业务回归本源,存量整改任务基本完成。截至2021年底,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26.96万亿元,占比 92.97%,产品净值化转型进程显著。同业理财和多层嵌套大幅减少。

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整改进展同样顺利。截至2021年底,完成整改规模25.43万亿元。其中,需要对照资管新规予以规范的存量证券公司大集合、分级基金等公募产品全部完成整改,整改规模1.93万亿元;私募资管业务方面,除少数资产符合政策要求进行个案处理外,绝大多数待整改私募资管产品完成了整改,整改规模23.5万亿元。

通过持续推动整改,影子银行业务大幅压降,破刚兑、去通道、降杠杆成效显著,全部刚兑资管产品实现清零,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资管业务过渡期规范整改顺利收官,整改成效显著,资管行业风险化解取得实质性进展。

编辑:舰长

微信公众号

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一个全新媒体平台,覆盖报纸、网络、广播电视和社交媒体渠道, 辐射近3亿人群,海内外400多家财富机构正在关注。独家、深度的财富资讯,尽在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机会宝

扫描二维码添加《机会宝》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基金报》旗下平台,资本市场的约会神器,让上市公司和机构零距离.给上市公司带来更多机会,让机构提前感知投资风向.

英华理财微信号

英华理财微信号

您赚钱,我高兴!中国基金报旗下专注理财的理财君,每天为您提供第一手理财资讯,为您采访各位投资大佬,为您统计整理实用数据.关注我,一起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