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房佩燕
自北交所推出以来,各大券商积极组织并开展投教活动,投资者参与情绪高涨。从开户情况看,不少券商表示,超过50%的合格投资者开通了相关权限。不过,由于北交所的上市企业、交易规则等均与主板不同,投资难度加大,券商提醒投资者谨慎参与。
多数券商超50%
合格投资者“跑步入场”
银河证券称,目前来看,投资者对参与北交所持有较为积极的态度,预计到11月末北交所开户数量可达到科创板权限开通数的50%。
申万宏源证券普惠金融业务负责人王昭凭告诉记者,从开户情况看,除了北交所受理开户后一周时间开户较为集中,总体平稳有序。
国金证券财富委相关负责人称,目前公司满足北交所权限开通条件客户开通率已达近7成,而且每次有关北交所“大新闻”就会带来权限开通的“小高峰”,相信随着北交所开市临近,越来越多满足要求的客户会开通权限。
国海证券也告诉记者,目前国海证券潜在投资者开通北交所权限的覆盖率约50%,并逐步增加。从整体开户情况看,北交所设立的消息一出,有部分投资者第一时间开通权限,也有部分投资者随着相关认知加深,逐步开通权限。
中金财富数据显示,截至11月2日,中金财富北交所权限开通数共计7.3万户。国泰君安相关人士也表示,新规发布后,投资者踊跃申请开通北交所权限,较之前大幅增长。
不仅如此,新三板的开户也受到带动。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总经理助理诸海滨告诉记者,截至2020年底,新三板开户人数仅166万户,但预计到北交所开市前会有接近翻倍的增长。广发证券也表示,北交所设立后,不仅申请开通北交所权限的客户数量迅速增多,开通新三板权限的客户数量也较之前明显增加。
券商提示谨慎投资
王昭凭认为,北交所定位于孵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本次上市公司由精选层平移而来,且在北交所上市前已挂牌交易一定时间,投资者还是应关注风险,谨慎进行投资。“北交所上市公司较主板上市公司在盈利能力、市场地位、企业规模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投资者应通过各方信息谨慎筛选有技术、有前景、有市场的标的。”
诸海滨表示,北交所上市标准较沪深市场相对更低,整体上市公司所处的阶段相对更早,因此投资风险也相对较高,投资人需要关注基本面分析,强化对公司的研究和了解。
国金证券财富委相关负责人重点提醒投资者注意两点:一是北交所一些交易规则和沪深交易所有所不同,二是北交所上市公司与沪深上市公司存在差异,投资者在投资时,应关注这些差别,并适当调整以往的一些投资逻辑,避免老套路不适应新市场。
国泰君安证券相关人士表示,北交所股票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其后涨跌幅限制为30%,较沪深市场波动风险更大。同时北交所上市企业主要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多处于成长期,企业上市后的持续创新能力、收入及盈利水平等具有不确定性,建议投资者充分关注投资风险。
诸海滨建议普通投资者把握三条投资主线:一是相对大的市值、行业龙头、产业链条优势公司;二是可考虑积极参与打新和战略配售;三是考虑公司估值,低估值时择机配置。投资逻辑方面:一是成长型投资,二是产业链投资,三是ESG等另类投资。
北交所对主板流动性影响有限
随着北交所开板时间临近,新三板上市公司股价波动近期有所加剧,同时A股流动性也较此前有所回落。
诸海滨认为,近期新三板上市公司波动加剧主要来自北交所相关信息造成的短期波动,长期来看投资仍会遵循基本面等逻辑,新三板市场的波动不会长期持续。“另外,北交所当前上市公司为精选层平移而来,前期已有交易,且北交所当前总市值仅2000多亿元,成交额比较小,预期不会对沪深交易所流动性造成较大冲击。”
平安证券指出,目前北交所投资者开户数量仍少于其他板块,短期来看对主板的流动性影响相对有限。但随着时间推移,对其他板块的流动性影响可能会逐步显现。
王昭凭也认为,北交所对主板流动性影响有限。首先从定位上来看,未来将形成三大交易所错位竞争的态势。其次,北交所的企业均来源于新三板创新层,与主板不存在直接竞争。第三,北交所短期内上市公司的数量、市值规模与主板相比还有较大差异,很难对主板流动性造成直接影响。
国海证券表示,可以参考科创板,随着时间推移,科创板上市带来的流动性增量远超过分流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