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唐强
近两年,重庆啤酒(600132)为扭转颓势,持续推进剥离旗下不良资产,欲借此促使经营业绩回升。
进入2017年,嘉士伯中国区CEO柯俊财亲自操盘,对重庆啤酒战略收缩提速。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重庆啤酒已连续将旗下三家亏损子公司股权转让,有效的减轻了上市公司负担。此外,在啤酒主业基本盘稳固基础上,上半年重庆啤酒扣非后净利润也大幅提升超过六成。
持续走高端路线
8月25日晚间,重庆啤酒发布2017年中期财报,上半年该公司完成营业收入15.9亿元,同比略微下降2.82%;不过,重庆啤酒实现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55%;扣非净利润也达到1.54亿元,同比增长63.52%。
值得注意的是,重庆啤酒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啤酒总销量同比去年有所下降,导致营业收入略有下降,其经营管理将面临新的挑战。
重庆啤酒预计,全国性的重点啤酒厂商和一些小众品牌将加强对其市场区域的渗透和扩张,区域内竞争将更加激烈,即由少数品牌的竞争逐步过渡到众多品牌的竞争。随着区域内连锁零售业的快速发展,更多的单店转向连锁经营模式, 企业的产品利润空间将面临很大的压力。
同时,随着区域内啤酒产品逐步向高档化方向发展,以及消费者在非现饮渠道的消费习惯逐渐从瓶装向罐装转变,将迫使重庆啤酒在产品组合、渠道推广以及销售模式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地适应新的市场变化。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目前重庆啤酒在全国拥有的15家酒厂,分布于重庆、四川和湖南,其最主要的核心市场是重庆。目前,重庆啤酒产品销售采用以经销商代理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根据公司市场战略实行分区域管理。
2017上半年,重庆啤酒在现饮市场持续推进产品高档化策略,在重庆相继上市“特醇嘉士伯”和“乐堡野”两款国际品牌高档啤酒;而在非现饮市场,也推出上市“特醇嘉士伯”和“重庆纯生”两款听装啤酒;此外,通过持续执行全品项铺货的策略以及对陈列显现的打造,借此完善终端品项组合,听装产品销量在非现饮市场大幅提升。
换帅收缩卖资产
回溯到2004年~2014年,这段时期被誉为中国啤酒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但此后啤酒企业业绩却陷入近两年的下滑。据中国酒业协会披露,2017年1~6月,中国啤酒行业累计产量2268.6万千升,与2016年同期产量2251.6万千升相比增长0.8%,啤酒行业规模进入稳定期。
受啤酒行业景气度等因素影响,曾经推进扩张的重庆啤酒经营遇阻,2015年啤酒销量下降6%,当年净利润亏损6568万元,惨遭近十年来的首次亏损。面对困局,重庆啤酒在2013年底成为嘉士伯集团成员后,制定并实施了以“产品升级、优化产地、提升效率、规范组织”为核心的发展战略,随后进行战略收缩,连续出售亏损子公司、关停酒厂。
2016年,重庆啤酒对子公司宁波大梁山有限公司、六盘水啤酒有限公司和重庆佳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进行了处置,取得了一定的资产处置收益,改善了现金流。由此,重庆啤酒提升了资产运营效率,股权和债权的税务亏损也降低了当期所得税费用。
进入2017年,重庆啤酒剥离不良资产力度进一步加大,2月底前董事长黎启基递交辞呈,嘉士伯中国区CEO柯俊财接任董事长之位,由其亲自“掌舵”重庆啤酒。
新掌门上任后,重庆啤酒旋即将所持下属安徽九华山公司和亳州公司的全部股权及债权,以20元的对价一并转让给磐石市绿野食品有限公司,同时以3000万元、2200万元转让对这两家子公司的债权。根据有关审计报告显示,上述两家子公司均资不抵债,目前已停止经营。
为实现业绩增长,重庆啤酒继续推进收缩战略,相续出售亏损子公司。7月20日,重庆啤酒发布公告,向自然人卫雨庆转让持有的甘肃金山啤酒原料有限公司60%股权及对标的享有的453.77万元债权,股权转让对价为930万元。资料显示,甘肃金山已经连续两年亏损,自2016年5月起便处于停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