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低,又是新低!随着美股三大指数破位大跌,港股这个小三市场更是一片凄风惨雨,恒指本周继续大幅下挫,收于22409点,一举跌破前期A股股灾时跟随恐慌下探的22836点,再创年内新低。
在一片被资本市场称为投降式抛售的空头气氛下,港股市场的估值已经跌至了令人惊讶的位置。恒指成分股的平均PE跌至9倍,恒生国企指数成分股平均PE跌至7倍,而在2008年次债危机时这两个指数的成分股平均PE也不过6倍左右,2011年次债危机时恒指成分股平均PE为8倍,恒生国企指数成分股平均PE为7倍,和目前情形相若。可以说,平均7倍PE估值的港股市场已经进入了有绝对投资价值的区域。
而近两周更吸引国内投资者们广泛关注的是另一则消息:
香港中资上市公司中国七星控股(00245.HK)发布公告称:增资扩股263.16亿股,其中董文标的中民投,出资认购的股份占扩大股份后的的71.07%,内地私募大佬徐翔通过个人和旗下的有限合伙企业合计认购了9.7%,史玉柱全资拥有的Union Sky认购了4.84%。
七星控股前身是香港的蓝顿国际股份公司,2003年底,七星购物借壳上市,公司主业改成电视购物。七星入主后股价一度涨幅达8倍,历史最高市值突破百亿港元。但此后一直受电视购物经营牌照、行业经营无序及电视广告频道费飙涨拖累,股价一度跌破1毛钱,沦为垃圾仙股。
在经历了一系列失败的转型后,随着前期七星控股原管理层的更迭,老控制人因为某些原因希望彻底淡出,开始引入了中民投及一众资本和实体大佬,公司主业开始向金融业转型。
而二级市场七星控股在停牌前股价出现连续飙升,今年以来涨幅接近6倍,也是今年港股市场著名的牛股之一。
近期在港股市场一片凄风楚雨中,中民投携手徐翔、史玉柱入主七星控股,可以说格外引人注目。虽然这笔交易早在6月份已经敲定,但是在时点这笔交易顺利完成,对整个港股市场内地投资者来说,心理影响巨大。
这笔交易的三个主角,中民投是国内最大的民营产业资本控股集团,注册资本500亿元,徐翔是内地二级市场资本玩家中的翘楚,史玉柱则是内地最顶尖的民营企业家,这三个大佬在这个比较特殊的时间点上一同在港股市场中布局,颇为耐人寻味。
中民投去年高调成立后,今年以来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已经频频落子。中民投旗下的不动产金融平台中民嘉业,今年3月9日宣布共计斥资13亿港元,认购了东南国际58%的股份,每股作价0.2港元,该笔交易于5月27日正式完成交割。
2015年4月,中民投溢价10倍入股特变电工旗下的新能源公司特变新能,特变新能拟在港IPO。
加上此次入主七星控股,中民投开始在香港资本市场加速发力布局。
徐翔作为国内A股市场当仁不让的私募一哥,本轮A股股灾中继续逆势大赚,旗下产品今年以来表现抢眼,他在国内资本市场上一举一动都颇为引人关注。今年4、5月以来,圈内就一直有徐翔系的资金N百亿布局港股市场的传言,虽然一直未被全面证实,但这次和中民投一起入主七星,也表明作为国内私募界最举足轻重的大佬,徐翔开始对香港资本市场进行战略布局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至于史玉柱,也从去年开始积极布局港股市场,在2014年底其女儿史静参与海通证券H股定增,占总股本2.59%股权。今年5月,史家父女共斥资85亿港币在17.18港元大举增持海通证券H股。
而国内很多产业界大佬,近几年也均在香港资本市场多方布局,马云旗下的阿里影业借壳21控股,以及收购瑞东,布局金融业,恒大健康借壳新传媒,都是国内产业大佬借壳传统老千垃圾仙股的典型案例。
可以说,在这个非常时期,港股中、小市值个股可能将面临一场颠覆性的大变局,主要有几个大方面的因素:
(1)汇率的逆转,人民币开始贬值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步推进,以及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使得中国由资本输入国开始向资本输出国转变。作为境外以外汇计价,上市企业却是以人民币资产为主体的港股市场,可以作为国内资本在海外的一个资金池。而今年以来,大量美股中概股的批量退市,使得港股市场优于美股市场成为国内资本的海外投资的最佳载体。
(2)沪港通打通了一条切实可控的境外投资通路,未来深港通已经箭在弦上,两地基金互认已经启动,开放个人海外直投证券市场也只是时间问题,核心的资金供给问题未来会慢慢的解决。港股市场,会慢慢的成为国内投资者海外资产配置的标配。
(3)近两年,随着大量的内地企业在港股市场借壳上市,港股市场的壳价越来越贵,从2亿港币以下一路上涨,现在5亿港币都难求一壳。在这个大背景下,港股市场那些庄家们传统的以割韭菜方式竭泽而渔的老千股模式自然面临终结。很多传统的老千股,股价开始飙升,不少被借壳后一跃龙门成为内地知名企业。尤其在内地IPO暂停,国内壳公司价格畸高的大背景下,港股市场借壳上市的业务如火如荼。当各种利益关系发生变化,港股市场中、小市值个股的生态面临重大的变局,老千股从良或许将成为一种时尚。
(4)近半年来,由于政治因素,港股市场成了悲催的小三市场,无论国内海外欧美市场,只要一有利空消息出来,一点风吹草动,他都跟跌不跟涨,以至于一个亚太地区最成熟和发达的证券市场,却顶着个全球最低市盈率的帽子,让人啼笑皆非。但是,正因为超低的估值,已经引起全球资金的重点关注。虽然人民币近期大幅贬值,但港汇依然坚挺,各路资金持续流入香港,国内港股通这块,近一个月来资金也一直保持净流入状态。港股市场已经成为很多国内外资本大佬确定性看好的市场。
可以说,从各个维度看,港股市场目前正面临着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口,如果说2003年那次,以赵丹阳为首的国内二级市场的私募大佬们,通过发掘横亘在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因为流动性问题导致巨大的估值差异,成功进行估值修复式的套利获取了N倍可预估的超额收益;那么今天,以中民投、马云等外代表的产业资本大佬们,在新的格局下,正慢慢的再给香港资本市场带来一场颠覆性的变化。而以徐翔们为代表的国内二级市场交易型的大佬们以敏锐的嗅觉在这个时点,大举杀入港股市场,是否将意味着港股市场大批中、小市值个股过往的投资逻辑、交易方式、波动规律甚至未来的交易规则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改变能否给大批相关个股带来几十倍的颠覆式的上涨呢?
我记得香港政改投票那天早上,虽然明知道政改投票大势已去,但成功连任港交所总裁的李小加先生,仍然在连任的新闻发布会上坚定的对记者表示,未来三年港交所的发展重点依然是内地业务,并且要考虑将内地业务独立出来。
该发生的总会发生,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中国从资本输入过转向资本输出国的过程已经开始,徐翔们已经先行一步了。2012年底时,很少有人会想到,在2年半时间里,A股的创业板小票会如此的牛气冲天,不可一世,低市值个股被竞相的消灭。
现在,或许很多港股市场饱经风雨的投资者,估计很难相信未来港股市场中很多中、小市值个股将会如同A股创业板近两年那样疯涨。但七星控股们今年的走势,已经给很多港股中、小市值个股未来嬗变做出了一个榜样,相信更多的港股小票已经在蠢蠢欲动了。未来,当徐翔们在香江畔掀起属于国内资本的抢夺香港市场资本定价权的滔天距离的时候,当新的格局在香港的资本市场上横空出世的时候,很多中、小市值的个股,或许将会出现令人难以置信的颠覆式的上涨,更多新的财富神话将华丽上演!
(来源: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