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中金公司固定收益日报分析称,央行表明,自2015年8月11日起,做市商在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1)意味着未来中间价更为市场化。此前,IMF表示人民币若加入定价基准,需更为市场化;而在本次调整前,中间价经常不在“中间”,而是远低于最高价与最低价。因而改变中间价定价机制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并助于人民币加入SDR篮子。
(2)周三中间价具体定在什么位置、市场收盘在什么位置对短期市场的规则、信心以及预期有较大的影响。周三中间价大概率参考周二收盘,即进一步有所贬值;但央行有能力引导市场价走向,进而引导中间价与市场价相收敛,逐步维稳汇率市场。
(3)后市来看,央行有能力稳定市场,因而人民币年内最终大幅贬值的可能性较低;不过短期波动难免,且未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将成为常态。
(4)短期恐慌情绪下,资本外流难以避免;但从策略而言,预计本次贬值是一次性而非渐进性的,未来央行仍将引导人民币汇率回至相对稳定的区间波动。在汇率贬值压力释放后,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可能重新增强,中期或对债市利好。且在短期内,考虑一次性贬值后为避免引发更大的贬值预期和资本外流,预计货币政策在利率层面的放松可能暂时规避价格型工具,可能更倾向于数量型工具尤其是定向流动性投放。
(来源:Wind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