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基金二季报已经陆续出炉,作为正在持有基金,或者对基金感兴趣的人,这份成绩单你一定得好好琢磨。不过对于很多基友来说,季报因篇幅长、内容多、专业性强、数据繁杂等特点,很容易造成阅读上的困难。如何从冗长的报告中抓住重点,并迅速得到有效信息?
一般而言,基金季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重要提示
二、基金产品概况
三、主要财务指标和基金净值表现
四、管理人报告
五、投资组合报告
六、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
七、基金管理人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本基金情况
八、备查文件目录
在一份季报中,我们希望获得的信息是:基金在这一季度里有没有赚钱?规模是增还是减?怎么赚/赔的钱?未来还会不会赚钱?对应这些问题,我们只要关注:管理人报告、投资组合报告和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这几个部分即可。
以上图片是某基金报告期内的业绩表现
如图所示,在管理人报告部分,大家可以直接找到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通过报告里的数据,基民朋友能很清楚地看到基金这一季度的净值增长水平,有没有跑过业绩比较基准。除了业绩外,我们往往还会看到一个波动率数据,基金的净值增长和波动率是基金风格最为有效的判断依据,在同样的净值增长率的情况下,波动率越小的基金越稳健,反之亦然。
以上图片是某基金在二季度份额变动情况
基金规模的剧烈的增减对持有人来说都不是好事:大规模的申购将会摊薄投资组合的仓位,不利于投资人的持续盈利能力,而且规模过大,会影响投资组合的流动性,基金经理买卖股票时会对股价产生较大的冲击,因而会产生一些相应的隐性费用。
而基金遭遇大规模赎回时候,基金经理必须保留大量现金来应付赎回,甚至不得不在低价位卖出基金资产,造成基金净值的损失。同时大量的流动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管理者对市场个股的选择和市场时机的选择,不利于基金的长期稳定发展。所以,规模呈现合理增长,不出现剧烈变动的基金更为稳健,我们通过季报要找的就是这类基金。
以上图片是某基金在二季度仓位变化情况
投资组合报告部分,写明了基金在这一季度的仓位变化、行业配置及十大重仓股等内容。大家可以通过基金仓位的高低,看到当时基金经理对证券市场的理解是否正确。市场好,基金仓位高,市场低迷,仓位适当调低,这样的操作一定程度上证明管理人的操作与行情吻合,反之则证明其对市场的认知并不透彻。
以上图片是某基金二季度十大重仓股明细
若想了解更多关于基金投资的情况,就需要深入研究基金的行业配置和十大重仓股。这两个部分是基金投资风格和选股思路的重要依据。前者反映了基金经理对市场投资机会的把握,集中持有某个行业的股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基金经理的某种投资偏好。后者则反映了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仔细研究投资组合报告之后,你对基金如何赚到钱或者产生亏损会有一目了然的感觉。
以上图片是某基金三季度展望
通过管理人报告中基金对未来市场展望的阐述,投资者可以了解该基金下一步的投资思路,即对市场的分析和行业的配置策略。从中可以一定程度上预估到基金的表现及风险,有助于基民更深入的了解这只产品,对未来的投资提供有效参考。
(来源:微信公众号:基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