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9·24”行情启动一周年:投资者数量大幅增长,券商财富管理加速转型
中国基金报记者 孙越
2024年9月24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宣布一系列重磅金融政策,A股市场迎来重要转折点。如今,已悄然走过一个年头。
这一年,资本市场在波澜起伏中展现出新的气象。A股市场投资者数量显著增长。据中国结算数据,自去年10月至今年8月,这11个月内A股新开户数已达到2874.60万户。今年9月开户数仍未出炉,按照此前11个月的月均开户数估算,自去年“9·24”行情启动后的一年时间里,A股新开户数有望突破3000万户。
在投资者数量增长的背后,券商财富管理业务转型正在加速进行。这一年,为匹配客户增长与需求升级,券商财富管理战略持续深化,从早期以通道业务为主的模式,逐步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多元收入并重的财富管理架构。
投资者从“交易博弈”
转向“资产配置”
过去一年,最为深刻的变革发生在市场生态领域。政策推动下,资本市场正从“融资优先”迈向“投融资平衡”的良性循环。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上市公司共实现净利润3万亿元,同比增长2.54%,盈利修复态势进一步巩固。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回报股东意识不断增强。截至8月31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达6497亿元。资本市场既是产业转型的“孵化器”,也成为居民财富增长的“蓄水池”,这种双重价值属性正在凸显。
资金结构层面,机构主导的特征更加明显,中长期资金占比稳步提升。外资持股规模和交易活跃度均实现显著提升,社保、保险等长期资金加速入市。此外,伴随A股吸引力上升,个人投资者积极入市,其投资习惯、配置需求、投资偏好均发生显著变化。
在受访机构看来,最显著的变化是,在这一年中,个人投资者正加速从“交易博弈”转向“资产配置”,投资偏好显著向稳健型产品、ETF等指数化工具倾斜。
“行情启动后,最显著的变化是个人投资者不再盲目跟随明星效应显著的基金经理,而是愿意更多尝试场内ETF或量化工具进行账户管理。个人投资者的资产配置理念进一步成熟,风险分散意识逐渐提高,投资行为呈现理性化趋势。”广发证券相关负责人说。
国联民生证券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投资者对ETF指数基金的认知和接受度越来越高,其通过指数化工具“被动”配置龙头,降低了个股炒作频率,提升了市场稳定性。“散户化”向“机构化”转变加速。
西部证券相关人士也认为,个人投资者正加速从盲目追逐热点转向更注重防御与多元配置。他介绍道:“今年上半年,我们的投顾协议客户覆盖同比增长7.9%,权益类基金保有量增长36%,权益类ETF规模提升60%,投顾服务平台的咨询量和服务覆盖率明显上升。这些都反映出投资者对资产配置服务的认可度不断增强,长期投资意识明显提升。市场生态的改善,正推动A股向更成熟、更稳健的方向发展。”
此外,投资者结构还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新生代投资者主要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获取信息,线上渠道(如短视频平台等)成为触达客户的关键入口。湘财证券表示,去年10月以来,随着市场行情转暖大量新股民进入市场,公司推出针对新股民的专属投顾服务和工具,满足选股和交易需求。
券商服务迈向综合化、差异化
投资者结构的剧烈变化,给券商“获客、活客、黏客、留客”全流程带来全新挑战。业内人士坦言,当前行业面临三大核心痛点:获客渠道线上化倒逼传统模式升级、服务需求从单一交易转向综合场景规划、业务同质化导致低水平竞争。
具体来看,首先,传统的线下获客模式效能减弱,证券机构必须尽快适应线上流量带来的新商业模式的冲击,构建全新的线上获客体系。
这一年来,券商渠道引流呈现多元化趋势。线上方面,与蚂蚁支付宝、腾讯理财通等互联网大厂合作的券商具有明显开户优势,获得大量新开户;券商在手机应用市场、搜索引擎以及抖音、小红书等新兴互联网平台广泛布局。
此外,银行渠道凭借其庞大的客群基础和精准触达能力,仍是券商增量客户的有效来源之一。头部银行纷纷在App首页醒目位置布局证券开户活动。据西部证券相关人士介绍,在银证合作方面,公司与多家银行建立“总对总”合作,聚焦高净值客群精准触达。
其次,以传统销售为导向的卖方服务模式已难以为继,加快实现买方投顾化成为必然趋势。
“新客户对资产配置的需求,以及对养老、保险、跨境等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综合金融场景规划的需求远超预期。”广发证券相关人士说。
据悉,在战略层面,广发证券以买方投顾化、资产配置化和解决方案化为业务方针,多措并举持续推动公司在财富管理领域的全面转型。同时,在专业人才培养层面,加大资源投入及体系化培训力度,加强投顾队伍建设。西部证券聚焦“社会财富的管理者,普惠金融的践行者”这一战略定位,重点围绕ETF、买方投顾、智能交易等核心业务,搭建以投资者为中心的买方财富管理品牌。
湘财证券相关人士强调,利用数字化工具(如AI)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根据客户画像匹配资产配置方案,同时,深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打破线上和线下相互独立的传统模式,将二者的优势进行融合。据他介绍,湘财证券在投顾服务产品化上的实践围绕“客户分级分类体系”,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开发服务产品。
在持续推进买方投顾转型方面,国联民生证券构建买方投顾专业服务体系,建立从总部到一线的专业支持体系,搭建买方投顾专业服务体系具体传递路径,总部专业团队通过线上路演、线下陪访等方式为一线投资顾问提供专业支持。
再次,面对同质化现象,如何摆脱低水平的“价格战”,打造差异化的服务能力是行业的重要命题。例如,面对两融利率竞争,券商计划通过“精准拓客”和“分层定价”组合策略破局。国联民生证券表示,下半年将整合内外部资源,通过精准拓客推动分层定价策略,有效延缓利率下行;同时上线两融账户增值产品,挖掘数据价值,提升协同效率。中原证券则计划完善利率定价机制,细化差异化利率管控,针对高净值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提升单客收益。
站在一周年的节点回望,行情回暖给券商带来的不仅是客户增量,更是财富管理业务加快转型的契机。只有真正以客户为中心,通过专业能力创造价值,券商才能在行业“马太效应”加剧的格局中站稳脚跟,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编辑:张洁
校对:王玥
制作:小茉
审核:许闻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