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国减持189亿美元美债、持仓规模降至第三,英国升至第二
美国财政部当地时间5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3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中,日本、英国增持美国国债,中国减持。中国由美国第二大债主变为第三大债主,英国变为第二大债主。3月正值本轮美债市场动荡前夕。美国财政部2025年3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日本3月增持49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规模为11308亿美元,依然是美国第一大债主。中国3月减持189亿美元美国国债至7654亿美元,为今年首次减持。减持后,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持仓规模由第二下降至第三。
美方滥用出口管制措施限制华为昇腾芯片,外交部回应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1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据报道,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发布公告,视使用华为昇腾芯片为违反美国出口管制行为。林剑指出,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和“长臂管辖”,无端对中国芯片产品和人工智能产业进行恶意封锁和打压,严重违反市场规则,严重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中方对此坚决反对,绝不接受。
证监会: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对私募基金投资期限与重组取得股份的锁定期实施“反向挂钩”,明确私募基金投资期限满48个月的,第三方交易中的锁定期限由12个月缩短为6个月,重组上市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关联人以外的股东的锁定期限由24个月缩短为12个月。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 提出多个“首次”
中国证监会正式对外公布实施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在简化审核程序、创新交易工具、提升监管包容度等方面作出优化。修订后的重组办法创多个“首次”:首次建立简易审核程序;首次调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监管要求;首次建立分期支付机制;首次引入私募基金“反向挂钩”安排。
中国房地产报:从目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看 全面推行现房销售时机并不成熟
中国房地产报文章指出,近期,关于现房销售话题再次成为业界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一是源于某外媒一则“中国正考虑全国推广现房销售”的“小作文”;二是源于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关于“近期将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的表述;三是河南信阳出台文件,要求“新出让土地开发的商品房一律现房销售”。现房销售作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一环,其试点工作早已在推进过程中。据机构统计,目前全国至少已有30个省市发布推进现房销售试点的相关文件,18个城市推出实质性支持举措。从市场情况看,现房销售在商品住宅销售中的占比从2020年的12.7%上升到2024年的30.8%,5年提升18.1个百分点,推进速度可见一斑。但是从目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看,全面推行现房销售时机并不成熟。
张坤卸任易方达副总 选择专注投资
周五晚间,易方达公告,知名基金经理张坤因工作调整不再担任副总经理的高管职务,未来将专注于投资管理工作。易方达内部人士向记者证实,卸任后,他将继续坚守基金经理岗位,全身心投入到投资管理工作中。张坤也是“易方达三剑客”中最后一位卸任副总职务的基金经理。此前的3月下旬,易方达“三剑客”中的另外两位基金经理——陈皓、萧楠均因工作调整卸任副总经理职位,仍任基金经理。
英伟达将调整对华芯片出口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5月17日报道,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由于美国政府限制Hopper架构的H20芯片出口至中国,公司正重新审视中国市场战略,但未来不会再推出Hopper系列芯片。据报道,黄仁勋17日受访时说,针对中国市场,英伟达在H20芯片后不会再推出Hopper系列产品。他说:“不会是Hopper,因为Hopper已无法再调整。”
穆迪将美国信用评级由AAA下调至AA1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16日宣布,由于美国政府债务和利率支付比例增加,该机构决定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同时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负面”调整为“稳定”。穆迪称,到2035年美国联邦债务负担将升至GDP的134%;预计到2035年美国联邦政府赤字将达到GDP的9%;随着经济因应关税而做出调整,GDP增长可能会放缓。
歼-10CE首次实战大放异彩
近日,我国外销型战机歼-10CE首次取得了实战战果,在空战中一举击落多架战机,自己无一损失,这一消息瞬间引发全球军事爱好者的高度关注。歼-10CE是中国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全天候、单发单座多用途战斗机。具有体系协同作战、强电磁对抗环境下超视距多目标攻击,以及多模式对地精确打击等能力;具有优良的中低空机动格斗、超声速飞行、短距起降、大作战半径、长航程及空中受油能力;装备先进的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和武器系统,外挂武器能力强。
特朗普要沃尔玛吞下关税,不许涨价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5月17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沃尔玛应“吞下关税”,不应通过涨价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特朗普还警告沃尔玛:“我会盯着你们,顾客也一样”。
4.民生策略:当下是相对不重要的
投资者开始定价贸易冲击在总量层面的边际平息,但是转口贸易成为常态,结构冲击仍会存在,资金定价回到基本面走势的特征也会逐步显现,而往后看,总需求的下降与贸易缓和路径的反复都可能成为打破市场“宁静”的两大来源。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2025年一季度是科技突破引领市场风险偏好,而现在是市场风险偏好修复投资者风格阶段轮动科技主题,持续性可能较弱。而在这未破未立的尴尬期,其实新秩序与新故事一直在孕育:长效机制逐渐建立下的内需消费,对外贸易体系重塑下的中国优势制造,以及新的内需构建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下的金融领域新的扩张。
第一,内需消费长效机制的逐步建立下,一些板块具备净利润增长、股息支付和估值提升三类收益来源,推荐家电、食品饮料、化妆品、潮玩、旅游休闲、游戏、线上零售等;第二,中国对外贸易体系重塑下部分提前完成出清供需格局相对良好的中国优势产业的产能价值有望逐渐体现(机械设备、汽车整车制造等),同样在这一过程中,供给端具备明显约束的资源品也将迎来新的机遇(铜、铝、黄金);第三,随着经济转型的逐步推进与房地产的缓慢企稳,中国去金融化进程步入尾声,当前中国企业的投融资环境与意愿有所修复,而未来无论是构建新的内需增长范式抑或是中国外贸易体系重塑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都有望带动金融领域新的扩张,彼时金融板块基本面见底的时刻也将到来(银行、保险)。
5.申万宏源策略:主动公募向业绩比较基准靠拢:不低估长期影响,不高估短期影响
短期宏观预期难有方向性变化,维持二季度是中枢偏高震荡市的判断:中美日内瓦经贸联合声明发布后,中期A股基本面节奏预期并未根本变化(年内A股盈利能力难有改善),暂不足以支持A股向上突破。同时,二季度从“抢转口”到“抢出口”,5月国内宽货币及时兑现,基本面有望脉冲式改善。平准基金有力支撑资本市场预期,A股市场下行风险同样可控。
主动公募向业绩比较基准靠拢:不低估长期影响,不高估短期影响。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是长期改革,而其短期映射,成为了结构性行情的主要线索。在我们看来,主动公募产品调整业绩比较基准,是集中梳理产品策略的一次机遇。而持仓向业绩比较基准靠拢却未必是普遍趋势。公募基金产品策略,既要契合监管导向,也要与市场环境和渠道偏好相适应。短期,市场博弈公募持仓向业绩比较基准靠拢,更偏向于资金博弈主题,需严守性价比,把握好节奏。
博弈公募改革受益的低估值高股息资产,短期性价比已经偏低。短期,市场对基本面变化的定价效率有所下降。科技相对消费仍是相对性价比较高的方向,科技调整可做中期布局。继续战略看好国内AI产业链和具身智能的投资机会。医药生物(CXO、创新药)是一季报稀缺的景气方向,维持中期推荐。
6.信达策略:金融能否重演2014年下半年行情?
近期公募新规出台,投资者对银行和非银关注度上升,“低配+制度变化”上一次带来大级别行情是在2014年下半年。当下与之对比,相同的地方是:(1)公募低配较多,2010年~2013年熊市和GDP下台阶导致低配,2022年~2024年9月熊市和GDP下台阶导致低配;(2)新增的制度变化,2014年沪港通开通,2025年公募新规发布。不同的地方是,2014年银行股低估更多、下半年有较大的居民增量资金大幅流入。我们认为,上周银行券商偏强,短期原因是板块轮动的后期,投资者“高低切”。要想发展为更大的行情,需要有增量资金流入强化,今年晚些时候才有可能。
7.国泰海通策略:继续看好中国股市
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提速,继续看好中国A/H股市。国泰海通策略在4月7日市场低点旗帜鲜明地判断“中国股市进入击球区”“继续看多中国股市”“中国股市的升势远未结束”,上证指数反弹愈300点至3400点上下。中国市场的积极反馈印证了我们前期关于两个疑虑消减的看法,如今投资者不再疑虑中美竞争及严峻性,也不再疑虑决策层扭转形势与支持资本市场的决心,“对等关税”冲击既是风险释放也是“试金石”。面向未来,我们仍然保持乐观,中国A/H指数有望进一步缓步推高:1)遍历冲击后,投资人对经济形势的认识已然充分,共识性因素对估值收缩的影响是递减的,变化在于决策层关于“锚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立场与更可持续的政策预期。2)中国股市的无风险利率下降,海外预期降低、固收预期降低,股市是解决社会资本开支下降与资产管理需求上升的关键破局点,政治局表态“持续稳定与活跃资本市场”是重要的标志。3)围绕投资者为本、投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改革拉开序幕并提速,中国市场的底色向“可投资、重回报”转变,股市风险溢价降低。因此,贴现率下降是如今中国股市上升的重要动力。
8.中泰策略:中美瑞士谈判后市场或如何演绎?
结构性分歧犹存,中长期下调关税空间有限。一方面,尽管部分关税暂停,但当前的税率对于多数出口企业或依然形成实质性压力。同时中方在本轮谈判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将增强国内总量政策的定力。另一方面,核心结构性争议尚未实质性缓解,当前仍以“阶段性暂停+保留低位税率”的方式处理分歧,反映出双方在根本性问题上的立场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当前的关税“降温”更像是“暂时性休战”,未来若美方完成与其他主要贸易国家的谈判,关税压力或将再度上升。
从当前市场环境看,总量政策定力持续强化、核心城市楼市改善型拐点渐出、两融规模处于历史高位与“抢转口”贸易带来的出口韧性,叠加政策对指数的重视,将使得市场指数或继续保持较强韧性。资金预计围绕一季报景气度较高且具有中期产业趋势的细分反复轮动。这些板块包括:
1)公用事业等红利类资产;
2)Ai上游及恒生科技龙头;
3)黄金、核电设备、军工等;
4)年轻人消费下沉相关的宠物、美妆等。
投资者应对上述细分逢低布局,同时,建议关注沪深300指数中机构配置集中度显著低于指数成分占比细分的质优龙头。
9.东吴策略:短期交易博弈和中长期生态构筑 论公募新规的短中长期影响
产品视角看,主动偏股基金或逐渐演变为“类指增”产品。考核新规下,基金持仓结构的调整是必然趋势,以往依赖押注高弹性赛道获取超额收益的策略,将逐步转型为以基准指数为核心的配置体系,即60%~80%左右仓位紧密跟踪基准指数,剩余仓位通过精细化选股捕捉超额收益。当前,对标中大盘宽基指数的主动偏股基金占比超70%,得益于该类指数“市场代表性较强+行业分布相对均衡+主/被动产品生态协同利于资金共振”,后续或仍为主流。为贴近基准,公募配置的分散化程度有望加大,预计管理人将着重完善对指数权重靠前大盘股的配置覆盖。
10.中银国际证券:成长主线不改 新一轮趋势形成可等待增量催化因素
本周初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达成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这一共识的达成提振了市场信心,叠加最新发布的4月外贸数据,短期抢转口预期升温,航运及化工品受益。此外,本周公布了4月金融数据,政府债支撑下4月新增社融维持同比多增趋势,但结构上,新增信贷出现明显季节性回落。4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回升至8.7%,预示基本面及A股盈利上行趋势不改。
下周4月经济数据即将披露,结合信贷及高频数据,预计4月内需上行动能环比趋缓,中美协议及宽货币阶段性落地,短期市场或缺乏有力上行催化,但基本面修复及政策释放预期尚未证伪,市场下行风险有限,短期市场或进入热点及风格加速轮动阶段。风格上,权重股的增配行情对市场风格构成短期扰动,经济弱复苏+信用磨底+宽货币环境下,成长主线不改,新一轮趋势形成可等待增量催化因素。
编辑:嘉颖
校对:纪元
审核: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