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直击中国平安业绩发布会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25-08-27 22:51

【导读】直击中国平安业绩发布会!

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8月27日,中国平安在上海和香港两地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携众高管与机构、媒体进行交流。

出席本次业绩发布会的平安集团高管还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联席首席执行官兼副总经理郭晓涛、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付欣。

会上,平安集团高管对业务发展、股价、分红、投资策略、人工智能等问题进行了回应。

对于未来投资方向,谢永林指出,平安集团将适度加大权益类配置,重点围绕新质生产力和高分红等方向。

对于股价,付欣表示,非常认同“金子总会发光”的观点,相信市场正在印证,并且会逐步认证中国平安的价值。

对于人工智能,郭晓涛指出,核心逻辑是“AI in ALL”,会用AI把整个金融的价值链,从头到尾全部做一遍,把医疗养老的价值链嵌入进去。

谢永林:市场信心不断回暖

围绕新质生产力和高分红等方向适度加大权益类配置

权益投资方面,数据显示,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对此,谢永林表示,近年来,一系列资本市场利好政策推出,平安集团作为资本市场重要参与者,倍感信心,也满怀感恩。

整体来看,一系列政策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效果显著。今年以来,A股市场信心不断回暖。二是政策发力精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从市场规则、产业扶持、风险化解等多方面共同发力,采取了系统性思维,解决了一揽子问题,夯实了资本市场的发展根基。三是可持续性。像保险资金的长周期考核、公募基金的一系列改革动作,推动了各类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驱动市场不断构建长期价值的理念。

谢永林指出,往后看,中国市场当前估值水平与全球其他市场相比仍处于合理区间,PE也不高,处在相当安全的范围。平安对未来有信心,将围绕新质生产力和高分红等方向适度加大权益类配置。

郭晓涛:寿险进入黄金发展期

将提供“三重”价值

对于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强劲增长,郭晓涛认为,增长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行业趋势,在低利率环境下,寿险进入黄金发展期,已经成为中国中产阶级以上的财富配置“压舱石”。基础上,寿险所提供的价值有“三重一是财富的保值增值;二是对客户、家人的保障,对意外疾病的保障;三是提供医疗健康养老的增值服务,这些服务符合客户在未来5~10年需求对于平安集团而言,寿险业务通过这三重优势持续推动发展,顺应了行业需求

第二,“产品+渠道”改革开始释放红利,驱动业务增长:一是多渠道的策略红利。他举例指出,以前寿险只有一个代理人渠道,现在有代理人渠道、银保渠道、社区金融渠道,非代理人渠道的NBEV新业务价值的占比已经超过了36%,比去年增长15个百分点,银保渠道和社区网格渠道都有超过160%的增长。

二是“产品+服务”的红利。平安四年前开始做“保险+医疗”“保险+健康”“保险+养老”的增值服务,有效驱动客户购买平安的寿险产品。

三是科技赋能AI的红利利用AI数据分析,让销售队伍的获客、营销转化效率持续提升。

“我们对于今年全年的业务发展非常有信心。在行业趋势驱动下,在三重改革红利逐步释放的推动下,全年寿险业务健康持续稳定发展,会交出满意的答案。”郭晓涛谈道。

付欣:金子总会发光 并且会越来越亮

对于中国平安股价,付欣表示:“金子总会发光,市场正在印证并且逐步认可平安的价值这个光还可以发得更亮,整个寿险行业处于黄金发展期,整个行业的需求、行业的增长正在逐步释放,行业的潜力非常大。”她说。

“综合金融和医疗养老的优势正在逐步体现,高留存、高价值、低获客成本,这些成本优势、价值优势会逐步释放,而医疗养老‘护城河’也随着战略深化逐步构建。”她表示,现在中国平安估值仍然非常低,会有更多投资者认可平安价值。

中国平安现金分红水平连续13年保持上涨。“分红长期营运利润挂钩,马总经常说‘我们要做好股东的打工仔’,我们经营能力、利润价值创造,相信这些底气能让我们持续为股东创造好的回报和分红。”她说。

郭晓涛:“AI in All”

平安自研大模型数量已达67个,今年新增14个

对于AI技术创新以及对业务的赋能,郭晓涛表示,全面数字化转型是平安集团最重要的系统性工程之一。

他指出,平安的AI战略包括:全面AI化、全面智能化,“五智”(包括智能化营销、智能化服务、智能化运营、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经营),核心逻辑是“AI in All”。

“我们会用AI把整个金融价值链,从头到尾全部做一遍,把医疗养老的价值链,从头到尾全部做一遍,这是我们的整体战略思考。”他说。

谈及核心竞争力,郭晓涛说:“在底层我们使用开源的先进大模型,在核保、定价、理赔、医疗、养老等垂直领域有自研大模型,结合内部专属的十大数据库,形成了强大的垂域优势。”

郭晓涛透露,平安自研大模型数量达到67个,今年新增14个。平安智能体已实现规模化应用,全集团部署智能体23000个,超过20%的员工使用智能体处理日常事务。

郭晓涛认为,随着AI投入的持续深化,公司将在客户体验提升、降本增效、销售产能提升等方面取得更显著成绩。

郭晓涛:平安投资策略需要符合“五个匹配”

市场关注到年内中国平安举牌同业,对此,郭晓涛表示,不能单独看这件事,要理解平安的投资策略。平安投资策略的核心是做资产负债的匹配,要考虑的是投资如何与前端的负债业务进行有效匹配,比如久期匹配、成本匹配、现金流匹配、收益率匹配,还有监管要求的匹配。

在负债端,平安持续从传统险向分红险转型,努力降低负债成本。平安的分红险结算利率市场竞争力,来源于资产端有效配置。平安的资产配置,13%在权益类、65%在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股票投资),这一系列资产配置可以帮助平安有效提高投资收益率,在负债成本和投资收益之间产生一个好的利差。

据他介绍,无论是对同业还是对其他行业的投资,平安有一个“三可”原则:即目标企业要满足经营可靠、增长可期、分红可持续这三个核心标准。

“随着负债端成本的持续下降、资产配置的持续优化,以及资本市场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我们会在高息股、价值股、成长股之间进行进一步动态的匹配,让我们的资产配置能够有效跟上资本市场的发展。”郭晓涛说。

编辑:杜妍

校对:纪元

制作:鹿米

审核:陈墨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