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王石表示,为万科的平稳过渡而尽所能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25-05-28 12:15

【导读】王石表示,为万科的平稳过渡而尽所能

见习记者 庄佳

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标杆企业,万科曾被业界视为行业教科书式的存在。然而,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期,这家老牌房企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近日,万科创始人王石在朋友圈的一席长文引发广泛关注。他直言:“正在尝试和万科的决策层建立畅通的联系,为万科的平稳过渡,为保护广大投资者/万科合作伙伴/13万员工的福祉而尽所能。”这一表态背后折射出万科当前面临的复杂局面。

王石在文中表示:“2017年,我从万科退休。在外界看来,王石就是万科,万科就是王石。我认可,万科是我创建的、制度是我建立的、团队是我培养的、接班人是我选择的。岂能推卸对万科应尽的责任呢?”

外界的这种印象,或源于他作为创始人对万科基因的深刻烙印——从1983年只身到特区创业,翌年创建万科,到1988年对万科完成股份制改造,再到将万科带入世界500强,其个人命运与企业发展深度绑定。即便在2017年交棒郁亮后,这种情感联结仍未割裂:2023年他主动放弃千万元级退休金与公司共患难。

值得注意的是,王石在声明中特别澄清了万科“企业股”的历史渊源:在万科“企业股”诞生后,每年分红所得,除了用于购买新股之外,剩余资金用于补偿资助1988年股改时的万科在册员工。“顺便提一句,1988年至2020年期间,我没有从企业股的分红中获取过一分钱。名和利上,老王选择了名。”

至今,在万科的官网上,王石仍有万科董事会名誉主席的头衔。他现年74岁。

2025年1月,万科经历了近年来最重大的人事地震:郁亮、祝九胜等辞任。同时,深圳国资背景的多名高管入替。万科董事会选举辛杰为公司第二十届董事会主席,法定代表人由郁亮变更为辛杰。此外,董事会还同意聘任郁亮、李锋、华翠和李刚为公司执行副总裁,田钧为公司董事会秘书。

新任万科董事会主席辛杰,自2017年9月起任深铁集团董事长,此前曾任万科董事会副主席。

2025年2月,万科进一步宣布多位高管人事任命,涉及战略投资运营管理部、财务资金管理部、法务部等集团总部,以及北京、华东等开发经营部等多个核心岗位,开启全面“大换血”。

作为万科第一大股东,深铁集团在万科危机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今年以来,万科已经向深铁寻求共计118.52亿元的借款,分别为2月份的28亿元借款、42亿元借款,以及4月底的33亿元借款和5月份的15.52亿元借款。5月21日,万科A披露了上述42亿元借款的进展:已与深圳地铁集团签署《不超过人民币42亿元借款合同》,并收到42亿元借款;同时,公司与深铁集团约定以不超过60亿元万物云股票作为原借款合同质押物,并提供70%的质押率。

万科在致股东信中坦言,2024年对其是异常艰难的一年。2024年,公司营收为3431.76亿元,同比下降26.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94.78亿元,由盈转亏。这是万科的营收连续第二年下滑,也是万科自1991年在A股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

对于造成2024全年大额亏损的原因,万科在财报中表示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开发业务结算规模和毛利率显著下降;二是新增计提了信用减值和存货跌价准备;三是部分非主业财务投资出现亏损;四是为更快回笼资金,公司对资产交易和股权处置都采取了更加坚决的行动,部分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

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万科一季度完成1.04万套房的交付,实现销售金额349.2亿元,回款率超过100%;在融资端,一季度万科合并报表范围内新增融资和再融资139亿元,新增融资综合成本3.39%,同比下降21个基点。值得一提的是,万科表示,一季度顺利完成98.9亿元公开债务的偿还。

5月28日开盘后,万科A股价微涨0.3%至6.69元/股,对应的总市值为798.2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在国资主导的新治理框架下,万科既需要深铁集团的资源支持,也需要市场化基因的延续。王石的角色,或许正如他在声明中所述:“为万科的平稳过渡而尽所能。”

编辑:江右
校对:纪元
制作:鹿米
审核:木鱼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