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香港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举行,何立峰:“十五五”规划建议为香港描绘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11月3日至5日,香港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举行,这是香港金管局连续第四年举办这项金融界盛事。约300位国际金融领袖——包括超过100位集团主席或行政总裁,聚首香港。
在11月4日的主峰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发表视频致辞时表示,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具备坚实基础。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自豪地向世界宣告:香港正在全球舞台熠熠生辉!
何立峰:“十五五”规划为香港描绘更美好未来
香港必将迎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何立峰指出,习近平主席对香港发展始终牵挂于心。“十四五”时期,在中央支持下,香港充分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为国家改革发展作出了独特而重要的贡献,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和巩固了自身稳定发展。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专门对支持香港发展作出重要部署,为香港描绘了更加美好的未来,香港必将迎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何立峰强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指引、注入动力。金融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并有序推进全球金融治理改革,是践行全球治理倡议的重要内容。希望香港更好发挥“桥梁”、“纽带”和“窗口”作用,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研究和实践,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
何立峰指出,中方高度重视促进全球经贸稳定,将持续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与各方一道,携手应对全球经贸面临的困难挑战,共同维护健康稳定的国际经贸秩序,为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经贸金融体系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促进全球经济繁荣与稳定。
李家超:香港正在全球舞台熠熠生辉!
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主题演讲时说:“我依然清晰记得,在2022年全球新冠疫情渐退时,我曾在当时的全球顶级投资峰会上表示,这场盛会标志着香港已重返国际舞台。三年后的今天,我自豪地向世界宣告:香港正在全球舞台熠熠生辉!”

李家超表示,这并非空谈——根据《世界经济自由度2025年度报告》,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根据《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香港位跃升至第四位、亚洲第一,为历来最高排名;《2025年世界竞争力年报》显示,今年香港排名从去年第五跃升至第三;而在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仅次于纽约、伦敦,稳居全球第三。
李家超表示,尽管全球经济前景未明,香港金融市场依然活力澎湃。香港股市年内涨幅超过30%,日均成交额较去年激增近倍!今年前十个月,香港完成80宗新股上市,集资额逾260亿美元,荣登全球IPO集资榜首!
李家超透露,为延续这一良好趋势,香港正推进上市机制改革,便利海外企业融资,提升交易与风险管理效率,推动人民币柜台交易。
李家超指出,香港9月发布的《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发展路线图》,将提升一级市场发行,增加二级市场流动性,拓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并建设新一代金融基建,为全球资产配置与企业融资提供更多元的选择。
李家超说:“我们致力于在未来几年将香港打造成为全球最大跨境财富管理中心。为此,香港特区政府正通过优化基金、单一家族办公室的税制等措施,加速这一进程。香港正着力搭建国际黄金交易市场,满足全球投资者对冲风险及资产储备的需求。”
关于金融科技,李家超表示,香港已催生1200余家金融科技企业。6月发布的第二份《数字资产政策宣言》,重申建设全球数字资产枢纽的决心。香港特区政府部门正与监管机构构建前瞻性监管框架,这对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除持牌机制外,香港还推出了监管沙盒,例如:通过“Project Ensemble”,探索资产代币化与行业标准制定;香港金管局将推动代币化资产实时交易,挖掘数字贸易等领域的代币化潜力。
李家超指出,“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使香港既能联通全球机遇,又能保持与中国内地的紧密联系,拥有无可比拟的市场接入优势。
陆磊:着力深化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方面,着力在深化内地与香港市场的互联互通,加快加强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持续深化两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人民银行积极响应市场诉求,会同各方不断优化“债券通”“跨境理财通”“互换通”等互联互通机制。今年以来,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内地开展债券回购。在香港推出以“债券通”债券为抵押品的离岸债券回购业务,推动“债券通”债券在香港市场成为广泛接受的合格担保品。
同时,优化“互换通”,扩充报价商队,提高交易净限额——由每日200亿元提升到每日450亿元,便利境外投资者管理利率风险。截至九月末,已有1176家境外机构进入境内债券市场。覆盖了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持债规模达到了3.8万亿元。截至七月末,16.46万名个人投资者参与了“跨境理财通”业务,汇划金额达到了1209亿元。
截至八月末,“沪港通”累计交易达到了1.5万多笔,名义本金余额总额约为8.15万亿元。在黄金市场方面,今年6月,中银香港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版指定仓库已经投入使用。
二是积极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今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支持香港金管局基于常备互换协议,推出总规模1000亿元的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并于10月升级,扩展资金用途,为在港商银行提供稳定、低成本的人民币资金来源。9月末,该项安排上已累计发起交易近300亿元。
同时,人民银行常态化在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会同相关部门在香港市场提供离岸人民币国债等高信用等级人民币资产,丰富离岸市场的产品体系。今年1月至9月,已在港发行七期2550亿元央票,央票余额1700亿元,较上年末又增加了300亿元。
三是推动开户、跨境支付、征信等金融服务的互联互通。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已扩大至八家银行,覆盖了大湾区内地九城市。截至七月末,港澳居民累计开立二、三类银行账户47.5万个,交易金额达到418亿元;72%的账户绑定了移动支付,极大便利了港澳居民在内地的就学、就业、生活。
陆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各部门一道,一如既往的支持香港发展建设,深化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务实合作,持续加大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同时将不断推动金融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投资环境。
周亮: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必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周亮表示,随着“十五五”规划、“一带一路”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合作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下一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继续深化内地于香港的金融合作。推动香港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发挥香港的优势,进一步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一是要稳步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周亮说:“我们将对标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探索在更宽领域、更大范围加大金融开放力度。在CEPA框架下,积极回应港澳金融业的诉求,不断提升内地对港澳金融开放水平,支持港资机构来内地发展,与内地共同构建合作共赢、开放有活力的经贸合作关系。”
二是持续深化内地香港的互联互通。周亮说:“我们要发挥好香港‘超级联系人’的作用,支持内地的保险公司在香港发行巨灾债券,允许内地的保险公司在香港市场发行保险连接证券,助力香港国际风险管理中心的建设。继续推动提升大湾区的金融服务便利化水平,发挥香港在国际贸易、航运、物流、金融服务方面的优势,与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加强探索更多的合作模式。”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还将支持银行保险机构依托香港,为内地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支持香港进一步的增强融资、法律、保险等专业服务的优势。为内地“引进来”和“走出去”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平台。
三是共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周亮表示,内地与香港要加强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领域的合作,充分发挥香港在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优势。强化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国际化的实验窗口作用。支持港资机构深度参与内地的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实践,促进科技产业和金融良性循环。借鉴保险领域香港的先进经验,推动内地养老金融的发展。加强内地与香港在绿色金融业务的合作和规则规制的衔接。为全球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更多的中国范例和经验,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
四是加强监管的合作,防范金融风险。周亮说:“我们要有效的平衡好防风险和促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内地与香港金融监管合作机制和政策框架,防范跨境金融风险,促进两地的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应对外部风险协作机制,加强监管的沟通,坚决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稳定。”
展望“十五五”的新征程,周亮说:“不管外部的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会集中力量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我们坚信,在‘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下,香港必将能将国家战略需求转化为自身发展的新动能,在助力金融强国建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同时,续写国际金融中心的新篇章。”
李明:证监会将推出更多有力度的开放举措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兴。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中国资本市场始终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以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定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数”。

李明指出,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对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中国证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锚定深化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的目标任务,系统谋划推出更多有力度的开放举措。
一是将进一步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大家可能关注到,上周我们正式推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从优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资运作效率、扩大投资范围、丰富服务支持等方面,为各类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制度环境。我们将切实增强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持续加强与国际投资者的常态化沟通,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加快落地见效。
二是将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务实合作。着力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扩大沪深港通标的范围,支持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REITS 等纳入港股通,积极支持香港推出国债期货,丰富香港离岸人民币风险管理工具,坚定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推动形成在岸与离岸协同发展、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三是将进一步加强开放环境下监管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与包括香港证监会在内的跨境监管与执法合作,加强资本跨境流动和风险监测,推动信息共享、政策互商、处置协同,坚决防范风险跨境传染与共振。同时,在IOSCO框架下,共同推进全球资本市场治理改革,推动资本市场更加公平、公正、包容、有韧性。
李明说:“展望‘十五五’,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从资本市场自身看,A股总体保持回稳向好态势。我们热忱欢迎更多国际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李明提出几点倡议:
一是做投资价值的发现者。希望国际机构从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中发现投资价值,抓住机遇投资中国、深耕中国,共享中国发展红利。
二是做改革发展的贡献者。希望国际机构发挥专业优势,分享有益经验,提出宝贵意见。
三是做市场稳定的维护者。希望国际机构在华投资展业,始终坚持以符合法律法规、监管要求为第一准则,坚持长期主义,健全内部风险管控体系,加强与监管部门沟通协作,参与构建多元共治的风险防控体系,共同筑牢资本市场安全网。
编辑:晨曦
校对:王玥
制作:舰长
审核:许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