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已有中资银行跟进下调美元存款利率,新一轮“降息”周期开启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25-09-24 10:49

导读】已有中资银行跟进下调美元存款利率,新一轮“降息”周期开启

中国基金报记者 马嘉昕

美联储于日前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市场对美元资产利率走势越发关注。

9月23日,记者走访上海多家银行网点看到,当前各银行对美元存款及理财产品利率下调节奏有所不同,但多认为新一轮美元存款“降息”周期已经开启。

部分外资银行和城商行反应迅速,已对美元存款利率进行调整,而大型国有银行暂未对美元存款利率进行下调。一位国有大行浦东某支行内部人员对记者透露:“目前还没有接到通知,但应该也就是这几周了,跟随调整是必然的。”

在业内看来,各家银行对美元存款利率调降节奏不同主要与其负债结构、资金成本以及决策机制等差异有关,预计美元存款利率年内仍将继续下调。

已有中资行跟进下调美元存款利率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以国有大行为代表的多数中资银行暂未对美元存款利率进行下调,但部分中小银行已率先行动起来。

南京银行上海某支行网点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该行在几日前对美元存款利率进行了下调,目前起存金额为5万美元的存款,一年期存款利率已降至3.3%,20万美元起存的一年期利率降至3.55%,分别较之前下降了10BP、25BP。

“如果十天前来,还能存到原来利率的美元存款,对应相同条件下,其存款利率分别为3.4%和3.8%,现在已经开始执行新一期的存款利率了。”上述理财经理称。

工商银行上海某支行网点从业人员对记者表示,当前,该行美元存款起存金额为5000美元,利率为1个月2.2%、3个月2.3%、6个月2.5%、1年期和2年期均为2.8%。

“目前还没接到对美元存款利率进行下调的通知,基本上美元存款利率水平和要求与其他几家国有银行是一样的,美元理财利率同样没有调整。”工商银行上述网点从业人员称。

不过,一位国有大行浦东某支行从业人员对记者表示:“虽然暂时没接到通知,但感觉应该很快。毕竟美联储上周刚宣布降息,银行也需要时间,可能下一期产品就会下调了。”

此外,从外资银行视角来看,目前,许多外资银行已对美元存款利率进行下调。

例如,汇丰银行从业人员表示,该行于美联储宣布当日便已对部分期限的新资金美元定存利率进行下调,调整后的利率分别为:2万美元起存的,1个月、3个月、6个月存款利率均为3.5%,12个月为3.05%;5万美元起存的,1个月、6个月存款利率为3.6%。对比之前,两档起存金额对应的利率中,1个月期利率均下调10BP,6个月期利率均下调20BP。

暂未出现“扎堆”抢购现象

记者注意到,尽管银行之间美元存款利率下调节奏不同,但从销售情况来看,市场反应较为理性,暂未出现因美联储降息而对美元存款等产品抢购以锁住收益的现象。

“这几天来咨询美元存款的投资者不多。”上述国有大行浦东某支行从业人员表示,“美元理财最近线上的额度变紧,但更大可能性是与银行在减少或控制此类资产的规模有关。”

南京银行上述理财经理表示,目前投资者对美元存款利率下调的态度是比较理性的。“从投资角度来讲,很少看到将全部资金用来投资美元存款的。”

“虽然美元存款利率相对国内银行存款高一些,但经过近两年的不断调降,其利差优势已有所下降。而且投资者购买美元存款还需要承担一定的汇兑风险。”上述理财经理表示,当前购买美元存款的投资者主要是基于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或对美元有实际使用需求。

“市场上也有其他不错的投资选择,比如黄金积存近两年涨幅不逊于美元存款及理财产品。”上述理财经理表示。

对于当前各家银行对美元存款利率调整节奏差异,业内认为,主要与银行负债结构、资金成本、市场定位和决策机制的差异有关。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指出,外资银行通常更紧密跟踪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尤其是美联储政策的动向,所以反应会更为灵敏。

展望美元存款后期利率走势,业内认为年内还有继续下调的空间。

中信证券预计,美联储将在10月和12月的议息会议上分别再降息25个基点。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若后续美国失业率持续上升,不排除美联储年内再降息75个基点。

对于美元存款的投资建议,王蓬博表示需要关注以下几点:一是汇率波动。若未来人民币升值,可能侵蚀甚至抵消美元存款的利息收益。二是利率下行。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高利率难以长期维持,续存时可能面临利率下调。三是机会成本。应综合比较其他美元理财产品或资产配置的潜在回报,结合外汇持有需求、风险承受能力等综合评估选择。

编辑:杜妍

校对:乔伊

制作:鹿米

审核:许闻

注:本文封面图由AI生成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