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张燕北 张玲
在经济验证期、季报期和“对等关税”冲击下,上市公司2025年一季报业绩受到市场各方关注。数据显示,目前已披露业绩快报的公司中,超九成业绩预喜。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市场短期受到关税风波扰动,但中长期看A股仍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科技成长和高股息红利板块有望继续获得政策、资金和市场环境的支撑。
超九成上市公司业绩预喜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共有168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162家业绩预喜(含预增、续盈、略增、扭亏),占比达96.43%,近80家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的倍数增长。
行业分布上,业绩增长较多的公司主要分布在半导体、化工、食品饮料、硬件设备等领域。
金鹰基金权益研究部金达莱表示,受益于政策刺激和贸易摩擦下的“抢出口”效应,内需消费和出口链相关的制造行业一季度业绩出现改善。
不过,她也提到,政策以及外围贸易摩擦两个主导积极因素均在4月份出现一定的变化,资本市场对一季报的定价可能更趋向于是否超预期向好或者恶化,对后市的指引意义可能不强。
金达莱指出,近日,关税风波导致市场发生剧烈波动,特朗普主导的关税政策未来的可预见性不强,虽然可能来回摇摆,但不排除仍会对市场造成较大波动,二季度贸易摩擦依然是核心宏观变量。
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表示,海外扰动因素超出市场预期,对投资情绪形成压制。短期美国关税政策对市场情绪和部分企业业绩产生冲击,但从长期来看,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难以替代,并且企业的积极应对举措将逐渐显效。经过此番调整后,市场整体估值具备吸引力,中长期表现值得期待。
该基金公司称,配置上可能需要以稳为主,适度加大对防御性资产的配置,泛科技板块表现短期或将受到风险偏好压制,内部关注低位景气改善或具备国产替代逻辑的品种,同时阶段性寻求“避风港”,寻找红利资产中具备成长性的方向。
国联基金表示,当前市场由避险交易主导,在A股布局政策受益的消费、基建板块较为稳妥;港股受外需敞口与流动性主导,短期应注重避险。当前阶段,整体应关注海外贸易政策变化及国内外不确定性事件可能带来的衍生风险。
“在检验一季报业绩成色时,我们需要区分盈利高增长是低基数的数字游戏,还是真的出现环比改善。”金达莱称,部分上市公司的海外收入依赖于美国,美国敞口的订单可能在当前中美关税大幅增加的背景下骤减。
国产替代科技板块业绩改善
红利资产行情有望持续
结合业绩表现来看,对于科技成长板块,受访公募更看好国产替代细分方向。作为另一大投资主线,高股息红利板块的配置价值依然受到认可。
上述北京大型基金公司认为,多家科技公司一季度业绩预告出现大幅增长。实际上,部分科技公司暂未进入盈利兑现期,市场担心其短期业绩与估值错配;叠加关税政策窗口,风险偏好下降,科技板块出现短期回调在所难免。
该公司强调,科技成长板块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当前AI行业还处于从硬件创新向软件应用过渡的阶段,机器人、智能汽车等领域的硬件创新已经取得突破,创新兑现的速度较快,而软件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需要更长时间,这将是未来的主线机遇。
对于红利板块,受访公募及人士均明确看好。
国联基金表示,在关税冲击下,市场避险情绪上升,红利板块作为优质的防御性资产,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收益,或将持续走强。“国家队”出手,以公用事业、银行为代表的核心红利资产及因自供给不受关税影响的煤炭、电力板块值得关注。随着资本市场改革强化分红导向,近年来市场对红利策略的关注度持续提升,红利行情或将阶段性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