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曹雯璟
2023年11月初,《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资本新规)发布。一年来,市场参与各方积极应对,资本新规平稳落地。
商业银行是基金公司最大的机构客户之一,银行的新要求对基金行业有直接影响。数据显示,资本新规实施后,银行持有基金的平均风险权重提升了17.8个百分点。同时,商业银行对底层资产透明的债券指数基金的配置意愿提升,过去一年被动债券基金规模不断提升,三季度末突破1万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资本新规之下,商业银行面临更高的资本达标要求,为基金公司打开了与之合作的空间,开辟了为银行提供差异化服务的新赛道。
基金公司积极应对
2023年11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
为推动公募基金配合落实资本新规,确保资本新规平稳落地,去年底,监管部门发布《严守合规风控底线 平稳落实资本新规》的机构监管情况通报,对公募基金管理人提出三项重要要求:一、公募基金管理人可以适用第三方计量的穿透法;二、公募基金管理人应当严守监管法律法规;三、公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切实做好风险防控。
商业银行是基金公司最大的机构客户之一,资本新规对基金行业有直接影响,涉及产品设计、基础设施、人员结构、考核制度等多个方面。
“资本新规的穿透原则给公募基金带来一定挑战,需要升级审计、IT系统,提高产品设计、考核管理水平。新规为公募基金实施穿透法计量提供便利,推动基金公司变革风险管理机制。在基金公司进行产品设计时,应该考虑其投资的资产类别、产品策略、风险与收益的配比,根据资本新规相关要求计算所占用银行资本的比例。”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和基金产品本身风险管理的要求之下,资本新规向基金行业传导的风险管理变革是全方位的。
上述人士还介绍,一些基金公司从去年开始推进基金会计系统改造,支持独立报送风险权重系数,便于审计机构与银行方面采纳。
另外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资本新规对于不同资产的风险权重进行了调整。对于公募基金来说,受冲击较大的是非指数债基和货币基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对该类产品的配置意愿。
北京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过去一年,基金公司在实际工作中加强了固收产品线的差异化和精细化布局,特别是被动类固收产品,包括指数型债基、定向资管计划以及偏向利率债的产品,以适应银行的风险权重计算和资本消耗要求;在季报等定期报告中细化各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区间,减少信息不对称;与银行保持积极沟通,根据需求灵活安排产品信息披露与资产配置。
对中长期纯债、债券指数基金
配置意愿正在提升
一年来,资本新规对银行自营资金投资公募基金的影响逐渐显现,尤其对中长期纯债基金、债券指数基金的配置意愿不断提升,与此同时,部分银行开始逐季压降货币基金的配置比例。
沪上一位公募人士透露,资本新规实施后,银行持有基金的平均风险权重提升了17.8个百分点,其中,债券基金提升了18.6个百分点。
“资本新规实施后,银行更倾向于投资能够体现自身投资意愿的基金,尤其是中长期纯债基金,这类产品以政金债为主要底层资产,风险权重相对较低。此外,部分银行开始逐季压降货币基金的配置力度。”他说。
北京一位公募人士表示,商业银行适用新规以后,对底层资产透明的债券指数基金的配置意愿和需求提升。“资本新规对商业银行配置资管产品提出了更为规范的约束政策,对资管产品风险加权资产计量的规定更加严格,根据商业银行能够获得底层资产信息的程度,分别规定了穿透法、授权基础法、1250%的风险权重或综合法等不同要求。”他介绍道。
深圳一位基金公司人士指出,对于难以获得较为完整的底层资产信息的主动型公募基金来说,资本新规实施后,银行持有该类基金的风险资本消耗将会提升;而指数基金更为透明化的特征,为商业银行选择计提方法提供了更多空间,尤其对于面临资本充足率压力的商业银行来说,债券指数基金具有更强的吸引力。而过去一年被动债基规模的显著提升,或许可以从侧面印证这一点。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被动债基存量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连续六个季度环比上升。
未来银基合作空间大
多位受访公募人士表示,未来基金公司与银行合作有较大潜力。
对于双方合作的基础,上海一位公募人士表示,首先,商业银行自身相对有限的投研能力短期需要外部专业力量予以辅助;其次,负债成本刚性,商业银行需要提高资产端投资收益以对冲息差下行的压力;最后,区域性银行对异地信用债的直接投资受到限制,配置基金产品可以分散区域集中度和投资风险。
北京一位公募人士也指出,资本新规之下,商业银行更高的资本达标要求,为基金公司合作打开了空间,开辟了为银行提供差异化服务的新赛道。
“首先,根据新规要求,一些较难使用穿透法计量的产品配置意愿减弱,需要有相应的替代产品。基金公司可与银行合作定制相关产品,如发行债券指数型基金等透明、易穿透底层资产的产品。银行可以利用其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帮助基金公司评估和管理投资风险。同时,基金公司可以利用其在资本市场的经验和资源,为银行提供信用增进服务,帮助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此外,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银行和基金公司可以共同探索智能投顾服务,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资产配置建议。”他谈道。
深圳一位公募人士表示,对于资本补充压力较大的银行,信息披露更全面、更偏向利率债的产品会帮助他们节约更多成本,相应地,银行会更加侧重对这类产品的配置和布局。信息披露方面,在保证公平性的前提下,提升产品信息披露的丰富度和时效性,比如在季报中细化各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区间,减少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尽量满足商业银行的数据报送要求,以及季末时点的资本充足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