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首批中证A500ETF发行档期敲定 明日正式发售

来源:电子报 2024-09-09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陆慧婧

全市场瞩目的首批中证A500ETF发行时间正式敲定。

9月5日上报、9月6日获批,随即发布招募说明书等文件,首批中证A500ETF发行工作正以史上最快的速度向前推进。

基金发售公告显示,首批10只中证A500ETF将于9月10日同时启动发行,并于9月20日至9月24日陆续结束募集。从募集规模看,10只产品募集上限均为20亿元,这也意味着总计200亿元规模的ETF发行大战即将打响。

合计募集上限200亿元

中证A500ETF即将发行

9月6日晚间,首批10只中证A500ETF同时发布招募说明书、基金发售公告等文件,正式官宣发行档期。

公告显示,10只中证A500ETF定于9月10日正式发行,募集时长则略有不同,招商、华泰柏瑞、富国、嘉实基金旗下中证A500ETF定于9月20日结束募集,泰康、摩根旗下中证A500ETF定于9月23日结束募集,银华、景顺长城、南方、国泰基金则将募集截止日定为9月24日。

从发行安排看,首批中证A500ETF发行大战将正式打响,不排除有ETF选择“闪电战”,提前结束募集。即使按照既定的发售时间,首批中证A500ETF也有望在国庆节之前正式上市。

10只中证A500ETF的募集规模上限均为20亿元,合计募集上限为200亿元。

中证A500ETF延续了此前中证A50ETF的低费率模式,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为0.15%、0.05%,综合费率仅为0.2%。

认购费率方面,低于50万份的认购费率为0.8%,50万份(含)~100万份的认购费率为0.5%,100万份以上的认购费为每笔100元至1000元不等。

从交易结算模式看,泰康、景顺长城、国泰基金旗下中证A500ETF选择银行结算模式,其余7只产品均为券商结算模式。

通常情况下,基金托管人均为基金的主发行人,10只中证A500ETF的托管人覆盖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大型银行以及华泰证券、国泰君安、中信建投等多家券商巨头,叠加券商结算模式助力,此次发行大战将异常激烈。

“含新量”十足的宽基指数

境内外中长期资金的多元化选择

积极布局中证A500ETF的背后,是基金公司看准中证A500指数的优势。

据悉,中证A500指数在编制规则上独具创新视角,从各行业选取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同时,聚焦行业中性的权重配置思路,引入ESG可持续投资理念与互联互通筛选条件,旨在多维度刻画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核心资产的整体表现,也为境内外中长期资金配置A股提供了多元化选择。

华泰柏瑞基金指数投资部副总监谭弘翔表示,一方面,与中证A50指数相比,中证A500指数对A股覆盖面更广,截至9月2日,指数样本总市值约44万亿元,覆盖A股市场57.06%的总市值,占据A股“半壁江山”;另一方面,与沪深300、中证500等主流宽基指数相比,中证A500指数强调样本行业市值分布与样本空间尽可能一致,确保权重均衡分散的同时,11个中证一级行业的权重分布与中证全指之间的平均绝对偏离度仅为0.32%,较主流宽基拥有更低偏离幅度。

在行业构成上,中证A500指数优先纳入三级细分行业新兴龙头,信息技术、工业、材料、医疗保健等新经济产业权重分别为18.43%、18.42%、12.04%、7.69%,占比合计超55%,成份股“专精特新”数量占比高达35.4%,创新含量显著高于可比宽基。

整体来看,截至2024年6月,中证A500指数76.6%的样本净资产收益率或营收增速位居同行业前50%。

富国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苏华清表示,从A50到A500的A系列指数更加突出指数的可投资性,长期投资回报更具优势,也更契合A股市场机构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丰富了内、外资中长期配置A股资产的优选品种。

苏华清表示,一方面,中证A500指数适合寻求长期投资回报并希望分享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红利的投资者,尤其适合将其作为大类资产配置A股的重要部分,可通过定期投资来平滑市场波动;另一方面,对于能把握市场风格轮动和大小盘轮动的投资者来说,中证A500指数是波段操作的便利工具之一。

机构看好后市

A股核心资产或更具吸引力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当前A股市场估值已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在基本面的持续修复与政策端的精准发力下,A股核心资产或是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方向之一。

苏华清表示,从今年以来市场整体走势看,被动资金、保险资金等增量资金或是决定今年市场风格的关键因素,而经济预期变化则是决定市场走向的关键变量。展望未来,从以下四个维度看好A股大盘股的市场表现:

一是从上市公司盈利周期来看,上半年全A整体累计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24%,处于周期相对底部,看好未来核心宽基指数的盈利增速以及向上的弹性空间。短期来看,9月美联储大概率重启降息,或为国内政策打开空间,有利于市场风险偏好修复;长期来看,龙头个股的抗压性、稳健性、稀缺性正慢慢提升,稳定的ROE和分红或是未来最重要的结构性机会。

二是观察市场流动性的变化,增量资金对市场走势与风格常常有着较强的指引,同时,A股回购规模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分红意愿较过去明显抬升。未来需重点关注被动资金、保险资金、外资和公募基金等参与者的增量资金以及美联储降息节奏下全球资金流动边际变化。

三是从估值角度看,当前A股核心资产估值处于历史相对较低水平,沪深300指数市盈率在近十年以来10.76%的分位点,中证500指数市盈率分位数为9.78%。从均值回归角度看,A股市场大盘股未来潜在回报空间较大。

四是从政策角度看,新“国九条”出台以来,证监会多措并举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随着红利持续释放,并购重组已成为上市公司补链强链、做优做强、提升投资价值的重要手段,A股大盘股有望持续受益。

嘉实基金也认为,中国经济强韧的基本面为中国资产提供了强力支撑,伴随新质生产力铸就经济增长新动能,资本市场孕育了更多“长坡厚雪”的投资机会。当前A股整体风险溢价指标接近十年历史高位,投资性价比、长期配置价值凸显,正是低位布局的好时机。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