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莫琳
三季度,券商系权益类基金(股票+混合)保有规模逼近第三方基金代销机构。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基金销售市场将呈现银行、券商和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三足鼎立”的格局,机构化趋势将为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基金销售市场将“三足鼎立”
三季度数据显示,券商系的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直逼近年来异军突起的第三方机构。招商证券金融产品部相关负责人认为,未来,银行、券商和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将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商业银行以客户群体和销售渠道优势占据主导地位,第三方机构凭借互联网平台和机制灵活优势成为生力军,券商在行业研究、投资管理方面明显强于其他渠道机构。
在安信证券金融产品部相关负责人看来,券商财富管理1.0时代是以股票经纪及少量的收益凭证与资管计划为主;在2.0阶段引入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托计划及一些结构化产品,产品类型快速丰富,但更多停留在单个产品的销售推介;到了3.0阶段,产品进一步丰富,为投资者提供更专业的资产配置服务是券商的制胜之道。
机构化趋势带来重大机遇
平安证券相关业务负责人认为,国内公募基金市场近几年正在发生的变化和海外市场类似,一方面,主动超额收益的获取难度在逐步加大;另一方面,机构化进程加速,财富管理市场加速转型。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国内公募市场主动基金仍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但被动基金的市场份额会逐步增加,场内ETF凭借其相对优势,增速会快于非ETF指数基金,但指数基金整体在资产配置中的占比也会提升。
国信证券在研报中也指出,机构化趋势为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带来重大机遇。2019年以来,注册制落地,在稳健的货币政策、资管新规与“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下,A股机构化深度发展,居民对配置基金类资产的偏好明显提升,券商的财富管理业务迎来发展良机。
招商证券基于此布局了四个新的业务形态:
一是面向客户买方投顾,主要业态包括面向高净值客户群体开展私行定制服务和基金投顾服务;二是面向机构渠道财管,以财富管理业务的产品代销牌照为基石,整合代销、投研等核心能力,向机构客户提供包含产品获取、投研配置、结算清算和风险管理等一体化产品配置服务;三是面向产品ETF生态圈,创新布局代销产品,包括筛选符合客户需求的资产组合策略和产品;四是提供多资产、多种服务方式,包括跨境理财、家族信托资产传承类、养老金养老规划等。
券商需“内外兼修”
随着财富管理业务向更高阶的资产配置方向转型,对于券商专业投顾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券商仍需“内外兼修”,对外,着力解决增量客户问题;对内,加强公司内部的资源整合。
广发证券相关负责人指出,与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相比,证券公司在客户规模、平台流量、账户功能、中高端客户积累及服务体系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虽然券商买方投顾业务空间巨大,但由于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仍处于持续发展完善的阶段,投资者对基金投顾的了解也相对有限,因此买方投顾业务的增量客户获取在现阶段仍是问题。
他认为,应增强券商集团内部的资源整合协同能力。首先,证券公司配有较强的卖方研究所资源,宏观、行业、股票研究能力突出,可以为财富管理的研究和资产配置赋能,也可以为广大财富管理个人客户提供专业研究服务。其次,证券公司投行业务积累了大量上市公司优质高净值客户资源,这些客户除了投融资需求外,个人及家族财富都需要专业机构打理。此外,财富管理业务的多元化产品体系需要券商和内部的资管机构有更好的协调沟通机制。因此,为了做好财富管理业务,券商内部的资源整合和协同服务能力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