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运舟资本周应波: AI带来时代的跃迁 带领资本市场走出迷雾

来源:电子报 2023-11-06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11月1日,由中国基金报主办,信达澳亚基金、泓德基金、橙新闻特别支持的“人工智能驱动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2023中国基金报金融科技论坛”在中国香港举行。百亿私募运舟资本掌门人周应波发表了题为《时代的“跃迁”——人工智能投资机遇和挑战》的主题演讲。

周应波表示,人工智能(AI)技术带来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跃迁。随着算力和数据的爆发,过去几年AI产生了质变。AI与智能化、低碳化一起,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石,构成未来十年非常清晰的人类社会生产力跃迁的基础。与前三次工业革命相比,以AI为代表的工业革命达到了更高的维度,从“人使用机器”进入“机器自主工作”的时代。

站在资本市场的角度,周应波认为,AI基础设施建设会构成重要的投资机遇,多模态开启视觉交互时代,AI应用百花齐放,都会带来投资机会。

他同时指出,AI也将带来很多挑战,有些行业可能会消失,互联网行业的一些商业模式可能遭受冲击。此外,AI助力传统行业大幅度降本增效,运用AI水平的分化也将带来企业竞争力的巨大分化。

以下为周应波演讲详细内容——

AI带来社会经济重大跃迁

站在当前时点,我们来到了AI发展非常关键的时刻。从二级市场投资的角度,该如何看待AI技术?这个技术背后蕴含怎样的产业发展脉络?中国的产业在AI技术浪潮中会有怎样的投资机会?

“跃迁”是很多科幻小说常用的描述,简单来说,假设宇宙是一个平面,飞船在A点,目的地星球在B点,如果从直线距离过去,从A点到B点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如果把这张纸折起来,让A点和B点直接相连,把空间做一个扭曲的话,那么,两点之间的距离就变成了0。用“跃迁”来描述当前时点AI技术的突破以及它对社会经济、产业的影响,我想是比较恰当的。

实际上,无论从算法还是从概念角度看,AI并不完全算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很多年前就可以看到相关神经网络的算法,也可以看到相关的模型,为什么在当前这个时点AI会出现非常重大的变化?

我们简单做了一个坐标系,纵轴是历史上AI模型的数据量(这里只是用了GPT模型的数据量),横轴是过去5年到10年算力的提升情况。在十几年前,我们期待一个超算集群的算力还十分有限,但现在随便一辆车都有200T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的算力。这种算力的快速提升,是建立在过去十几年半导体技术、CPU和GPU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

光有算力还不够,还需要大数据的发展。大数据的发展实际上是建立在过去三四十年人类信息社会大发展、大爆发的基础之上。我们拥有充沛的中文、英文等语言的信息,加上各方面数据的积累,最终在数据和算力爆发的加持之下,通过算法的迭代,产生了过去几年AI的重大质变。

这种质变,到底对整个社会意味着什么?我想可以用几次工业革命的变化来做一个展示。

与前三次工业革命相比,以AI为代表的工业革命达到了更高的维度。我认为,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可以将前三次工业革命理解为第一次,因为从本质上看,无论是原始的蒸汽机还是个人电脑,都是人类使用机器来完成工作,现在大量的应用也是建立在信息时代基础上的比较浅层次的应用。

那么,AI带来的变化是什么?AI时代是机器进入自主工作的时代,而不是人类运行一台机器或一个机器的集群。机器本身去完成一个任务,这意味着机器的增长可以取代人口的增长,取代劳动力、工程师的增长,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这些年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低碳革命。前三次工业革命都是在增加能源消耗,后来我们发现,全世界的能源难以为继,必须低碳化发展,于是,新能源技术在过去十几、二十年有了重大突破。

现在中国面临人口增长的瓶颈,过去三四十年拥有非常好的人口红利,当人口不再增长时,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哪里?当工厂面临劳动力成本提升时,有没有替代的方案?从全球最顶尖公司的动作,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端倪,如特斯拉在研发机器人,以替代生产线上的工人。

我认为,把低碳化和智能化放在一起,就构成未来十年非常清晰的人类社会生产力跃迁的基石。

我们已经看到在一些领域AI带来的效率提升,尽管目前它们所带来的变化还不足以颠覆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但从个别领域来看,AI已经带来了非常惊人的变化。前段时间,我们调研了一些企业,比如在汽车设计领域,通过应用AI技术,同样一款车型的设计时间从24个月降到了18个月,如果能够继续降到12个月,就意味着两年设计一款车型变成一年设计一款,从而使生产效率倍增。

AI带领资本市场走出迷雾

AI将给资本市场带来哪些投资机会和挑战?

首先看AI在算力和应用上的变化。在AI取得突破之前,算力已经在快速增长,我们能够感受到个人电脑、个人手机乃至汽车本身的计算能力,已经处在快速增长的通道上。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之后,我们会看到对于单体算力的需求,可能比过去提升了十倍乃至百倍。

未来,我们可能看到大模型进入每一个工厂、每一台车辆,乃至进入每一个人的手机,届时很多算力会进一步下沉。所以,AI基础设施的建设会构成非常重要的投资机遇。

对于中国来说,还有另外一层更加重要的含义,就是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国产化的替代,完成自主可控的过程。当然,困难和挑战也很多,但过去几个月,国内一些领先科技公司的突破已经给了人们信心。就资本市场而言,经历迷雾本身就是我们到达前方清晰道路的一个过程,也是必经之路。我认为在很多领域已经能够穿透迷雾,看到一些前行的道路了。当这样的道路越来越多的时候,市场也会走出低迷。

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看到国内外的一些进展。例如,大模型从一开始简单的文字交流,一步步地走向图片、视频。最近,深圳的一家公司利用AI技术,用非常逼真的口形,让外国的明星“说”出中文台词,而中国的相声演员也可以用非常流利的英文和逼真的口形“说”英文相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我们以前看英文电影和中文字幕,演员口形和字幕是对不上的,未来可以实现非常平滑的翻译,这仅仅是人工智能领域非常小的一朵浪花。

在算力层面取得突破以后,尽管在AI的原理层、高阶算力层,中国在原创的科技创新方面,可能比领先国家还有些落后,但在应用层面,中国企业或处于领先地位,可能在明后年,当中国的大模型突破了3.5或者4.0,会出现更多非常好的应用。

AI应用不只是在手机或电脑上,将会无处不在。举个简单的例子,在2019年到2021年这轮资本市场的热潮当中,绕不过去的一个行业就是新能源行业。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从3%走到30%,汽车完成了电动化过程。展望未来三到五年,我们会看到智能化将引领整个汽车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我们坐上汽车时,会看到身边有一个智能助理,不仅把你从A点送到B点,而且会使得整个环境更加智能化。

除了汽车,还会有更多智能化硬件出现,例如机器人,不仅有工业流水线上的机器人,还有陪伴在我们身边的机器人。这些场景到来以后,社会生产力还会依赖过去的“人口红利”吗?我们是不是可以拥有机器人的人口红利和工程师红利?这些概念的突破,会给生产力的提升带来无穷的想象空间。

这些场景并不遥远,目前已经看到汽车智能化取得的突破,很快会有人形机器人落地。当我们看到一个产业开始百花齐放的时候,将出现很多资本市场相关的投资机会。

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A股市场利润率的背后,实际上是中国制造业的极度内卷,这也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拥有非常强竞争力的体现。当未来出现增量性机会的时候,A股市场一定会涌现出很多投资机会。最近看到很多手机和PC的发布,还是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AI的出现会不会改变过去这两大传统硬件整体的模式、带来新生?这是值得期待的。

AI对当前业态或商业模式

带来冲击

AI在很多领域会带来机遇,也会带来挑战。有一些行业会诞生,自然就会有一些行业消失。

在过去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中、在电动车取代燃油车的过程中,很多巨头都遇到了发展瓶颈,一些行业甚至消失了,像同声传译这个行业就会被翻译软件慢慢取代,这是过去十年发生的事情,而过去一百年消失的行业就更多了。因此,AI技术对一些互联网行业的商业模式会产生冲击,在未来的投资过程中,我们在发现机会的同时也需要留意其中的风险。

当然,对于大量传统行业来说,AI意味着更多的机会。桥水掌门人瑞·达利欧说,在AI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地留意在生产过程中更好地应用AI的行业,而不一定要去投资AI工具本身。AI对于传统行业的降本增效、拓展商机有很大帮助,像养殖农业等传统行业,已经把AI运用于整个生产过程中,这会带来很多机遇。

最后,简单做一个总结:

第一,AI正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跃迁时间点,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意义非凡,但对于社会来说,也是非常危急的时刻,需要从各个部门到产业全面行动起来,把AI这台新的“蒸汽机”用好。

第二,AI将带来一系列行业的投资机遇,也给资本市场走出迷雾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第三,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留意AI对于一些传统商业模式的冲击,部分传统行业可能被取代。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