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姚波
.
持续高息环境对估值的重构正在冲击美股巨头,即使年内贡献了巨大涨幅,盈利稍有问题即遭抛售。三季度财报显示,电动车领头羊、AI巨头纷纷中枪。
特斯拉三季度财报相当糟糕,不仅营收增幅低于预期,毛利率也创出新低;而受云业务增长缓慢影响,谷歌母公司三季度业绩跌至有记录以来的第二差水平。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今年表现最好的美股巨头股价向下,将在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估值锚定的涟漪效应。
需求或下滑
作为全球市场份额最高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的三季报未能让投资者满意,当季总营收233.5亿美元,同比增长9%、环比减少6%;净利润18.53亿美元,同比下降44%,环比下降31%。
今年年初,特斯拉开始大幅降价以稳定需求,此举相当于向市场发出供求关系的预警信号。降价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价格战,很多电动汽车制造商纷纷效仿,削弱了整个电动车行业的盈利能力,同时加剧了初创企业的亏损幅度。
市场人士认为,特斯拉面临的环境复杂而严峻,高利率、昂贵的汽车贷款、充电桩的不一致以及相对较少的电动车型等问题交织,特斯拉将面临严重的需求疲软。
有分析师表示,对定价有最终的决定权的是消费者,如果需求已经开始疲软,那么从现在起,电动车产业链的利润空间将会变得越来越狭窄。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年初以来电动车厂商就开始打起价格战,但需求仍然疲软,导致市场认为,敢于尝鲜的先行消费者群体已经没有继续挖掘的空间。
同时,被市场寄予厚望的谷歌云业务也在竞争中展现出疲态。由于在线广告销售的强劲增长,谷歌三季度收入超过预期。然而,市场期待的谷歌云业务却遭遇滑铁卢,成为带动股价大跌的元凶。
受客户预算缩减、AI竞争不敌微软、服务理念落后等因素影响,三季度,谷歌云计算业务实现营收84.1亿美元,较市场预期少了2000多万美元。云营收同比增速不仅比去年同期降低了15.1个百分点,也比市场预期值低了2.5个百分点。
股票交易反映了市场对这些公司前景的担忧。
10月18日发布业绩报告以后,特斯拉的股价下跌了18%,谷歌的股价则在近3个交易日急挫12%。尽管两只股票年内仍保有88%和39%的涨幅,但股价已远低于2021年疫情大放水时所触及的历史最高点。
产业链重估
相对于竞争激烈、不进则退的云业务,市场更担心近年快速发展的电动车行业乃至整个产业链都可能面临增速放缓的挑战。
大多数电动汽车股票的估值都假设行业将会迅速扩张。但如果高增速未能实现,这些公司的股价很可能回落,尤其许多初创企业将无法依靠资本市场,为其无利可图的项目寻找资金支持。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将责任归咎于高利率,而其他人则指出主要是市场需求问题。
由于电动汽车销售速度低于预期,通用汽车表示正在重新考虑经营目标。本田也搁置了与通用汽车合作开发经济型电动车的计划。奔驰则称,电动车价格战“残酷”且不可持续,赫兹租车表示由于高昂的维修费用,将减缓购买电动车的速度。
与此同时,华尔街分析师下调了与电动汽车相关公司的评级,对锂供应商和充电站运营商的调降幅度更大。
这一转变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警示,很多人意识到之前对电动车行业的估值过于激进,但现在市场不仅面临价格的重估,也有从基本面回归到现实的必要。
估值环境转变
当前,固定收益的压力和宏观的不确定性交织在一起——美债需求不振推高收益率创多年新高,而债券的供应还在不断增加,无风险利率飙升在压低市场估值的同时,也给高估值公司带来危险,一旦出现势弱迹象,就会迅速遭到资金的抛售。
更为关键的是,由于高估值公司此前股价的上涨更多是由估值推动的,而市场资金对这种估值的变动非常敏感。随着高收益美债不断吸引资金回流债市,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前瞻市盈率在三个月内已经从27倍降到22倍左右。
依赖远期收入折现的科技股指数下跌更为明显,纳斯达克100指数在过去8个交易日中有4天的跌幅超过1%,距离7月的峰值已经回撤了10%以上。
但这一轮下跌仍然没有令估值回到合理的水平。2023年7月以来,纳斯达克100指数估值尽管有所下降,但其市盈率并不便宜。当前指数估值约为30倍,相当于今年3月时的水平,而2022年估值最低约24倍。
股票估值下滑
然而,特斯拉仍是标普500指数中最昂贵的股票之一,目前市值高达6600亿美元,估值61倍。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的估值几乎没有容错空间。随着电动汽车需求的放缓,其自动驾驶软件变现盈利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特斯拉能否真正实现汽车自动驾驶,变得尤为关键。
与此同时,不盈利的初创企业Rivian、Lucid和最新的市场宠儿越南电动车VinFast的市值仍然高企,甚至高过美国一些航空公司,市场认为这些股票还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
市场预期,对于较小的电动车制造商来说,一切将取决于是否能够实现现金流的正向转变。对于没有盈利的公司来说,由于运营杠杆的存在,比高成长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下环境中努力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