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玲
近期,市场关注热点再次聚焦金融AI领域,概念股集体大涨。截至4月7日,金融科技概念指数年内涨超36%。
金融科技主题ETF表现亮眼,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7日,市场上3只金融科技主题ETF年内平均收益达到38%。份额方面,博时金融科技ETF年内增长72.94%,而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和华夏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水。
对于该领域的投资价值,中融基金表示,金融业务是AI底层模型商业化落地比较好的场景之一。与之相关的计算机软件、云计算、通信设备、AIGC等板块大多集中在TMT行业。因此,可以关注在金融领域已经沉淀了大量数据或流量的代表企业。“运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系统,可以提升交易数据、客户信息、市场分析、风险控制、投资顾问等复杂数据的处理能力,能够产生较高的商业价值。同时,AI发展也会带动算力、算法、数据、芯片、通信设备等的相关板块的需求。”
中融基金 强调,从行业发展角度看,未来底层大模型开发和垂直行业的应用还将面临很多挑战。此外,人工智能涉及一系列安全问题,如国家安全、社会安全等,以及一些伦理问题和隐私问题,政策上可能会出台一系列的强监管措施。
工银瑞信基金经理盛震山认为,AI技术对行业的影响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从资产价格角度来看,该赛道短期表现突出,但由于交易已十分拥挤,需要保持谨慎。“而且,目前行业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多了一个新技术亮点。要看它长期看是不是值这么多钱。”
九泰基金总裁助理、致远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刘开运表示,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将是很多行业的重要战略。但当前对人工智能的利用仍停留在非常早期的阶段,利用人工智能对现有业务与产品的改良也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当前的投资机会主要还是对相关外延概念的追捧,真正产品级的应用落地还需要时间。在前期预期较高、短期涨幅较大的背景下,需要考虑未来产品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