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电子报

2022年券商十大新闻

2022-12-26 07:30  电子报

“看天吃饭”收成欠佳

财富管理转型持续深入

作为证券公司各项业务中的基本盘和老本行,2022年证券经纪业务表现欠佳。

中证协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14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42.42亿元,同比下降16.95%;其中,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交易单元席位租赁)877.11亿元,同比下降12.36%。虽然好于整体营收降幅,但经纪业务在各业务条线中降幅排第二位(首位为自营)。

开户方面,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证券行业为客户开立A股资金账户数达3.2亿个,较上年末增长7.78%。前三季度,证券公司代理客户证券交易额558.19万亿元,同比增长10.51%,其中,代理机构客户证券交易额占比为38.1%,同比提高7.3个百分点。

在“看天吃饭”的经纪业务收入下降之际,财富管理成为券商业务转型的关键抓手。中证协披露的2022年前三季度业务数据中,首次出现“代理销售金融产品保有量”,为2.74万亿元。公募基金代销方面,根据中基协公布的2022年三季度末的公募基金保有量规模前100名单,券商入围数量升至53家,市占率亦有提升。

个人养老金业务上线,也为券商财富管理转型提供了新的契机。上月,证监会公布《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录》,37家机构入围,其中券商有14家。近期,各家券商已陆续上线个人养老金频道,提供养老规划、产品选购、策略定投、市场解读等服务,在开拓新业务的同时提升客户黏性。 (闫晶滢)

股债承销超11.5万亿

监管强化投行质量管理

作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券商投行业务在2022年风生水起。据中证协公布的2022年前三季度业务数据,140家券商合计实现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446.03亿元,同比增长7.22%。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年内A股股权融资规模已达1.5万亿元,其中,IPO首发家数有411家,首发募集资金超5200亿元。债券承销方面,年内券商总承销金额突破10万亿元。合并计算,年内券商完成股债承销金额已超11.5万亿元。

光大证券非银团队指出,投行业务是券商优质资产的核心流量入口,以投行业务为切入点,综合拓展资本市场业务是投行业务的重要发展方向。展望未来,全面注册制的推广有助于投行业务实现发行数量和发行质量的双重提升。

另外,中证协在2022年首度开启券商投行业务质量评价,评价项目覆盖2021年审结的全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首发和再融资项目。参评的77家券商中,共有12家被评为A类。

2022年监管对投行内控管理的强化管理力度空前。证监会强调,全面合规、有效运行的投行内控机制是投行执业质量的基础。证监会将常态化开展投行内控现场检查,重点检查投行内控制度是否健全、运行是否有效、人员及保障是否到位等,促进保荐机构真正发挥“看门人”功能,为注册制行稳致远夯实基础。 (闫晶滢)

受益政策松绑

券商资管加速公募化

今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证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专业资产管理机构依法申请公募基金牌照,从事公募基金管理业务。5月,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表示在继续坚持基金管理公司“一参一控”政策前提下,将放宽公募持牌数量限制。

政策利好之下,券商资管加速公募化。6月,华安证券公告称,拟设立资管子公司。同月,证监会对中金资管子公司设立申请提出反馈意见。7月,长城证券公告称,拟出资10亿元设立资管子公司。同月,国金证券资产管理子公司获得证监会核准批复。10月中旬,国泰君安成功拿下华安基金控股权,成为“公募新规”后业内首家“一控一牌”证券公司。11月初,申万宏源证券获批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

目前,仍在排队申请资管子公司的券商还有10家,分别为万联证券、国海证券、中金公司、华创证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东兴证券、国联证券、国信证券和华安证券。作为早期获批设立和首家获得公募基金业务资格的东证资管和财通资管旗下的公募规模,分别超过2000亿元和1500亿元,华泰资管的公募规模也超过800亿元。

产品方面,今年券商公募化改造按下“加速键”。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6日,按基金转型生效日,今年以来,包括券商和券商资管在内的35家机构已完成近90只(不同份额分开统计)产品改造。由于现金管理类产品过渡期设置为2022年底,因此,各券商及资管子公司的“保证金”类的产品改造正在加速推进中。今年以来券商资管旗下新成立的货币基金达40只,绝大多数为保证金产品改造而来。此外,除了券商保证金业务,债基改造也成为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的重点,今年以来全市场已完成22只债基的改造。

随着各家券商加速入局公募行业,公募化已成为未来券商资管行业转型的大方向。多家券商资管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产品改造、吸纳人才、打造投研体系,还是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方面,券商资管公募化改造成效显著。 (曹雯璟)

股票期权做市商扩容

券商重视做市业务

此前略显小众的做市业务,2022年频繁“上新”。10月中旬,证监会分两批公布14家科创板做市商名单。10月底,科创板做市业务正式开闸,首批做市商对44只科创板个股开展做市业务。截至12月16日,科创板做市标的增至77只,规模持续提升。

科创板市场之外,后续北交所也将推出做市制度。11月18日,北交所发布相关做市制度文件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将根据意见反馈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则,履行有关程序后发布实施。

政策不断加持之下,做市业务被更多券商所重视,有望成为自营“去方向化”的重要抓手。在首批科创板做市商获批后,近期更多券商开始谋求做市资格。10月底,国联证券宣布申请股票期权做市业务资格以及上市证券做市交易业务资格。11月中旬,财通证券亦称,其董事会审议通过开展上市证券、股票期权做市业务的议案。

天风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夏昌盛提出,从海外经验来看,做市商机制是竞价交易的有力补充,可提升市场流动性、促进价格发现及稳定市场,长期看将有效盘活券商自营资产,增厚业绩并改善业绩稳定性,以及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闫晶滢)

抢人大战继续

监管严控分析师言论

2022年,中小券商研究所“高举高打”的情形仍未改变,招兵买马、四处挖角仍在持续。

年初,中泰证券原副所长、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苏晨加入国金证券,担任研究所所长;申万宏源证券原石油化工首席分析师谢建斌出任东海证券研究所所长,西南证券研究所原副所长周励谦出任华福证券首席战略官兼研究所所长。6月,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原院长黄付生加入中邮证券,任分管研究业务的高管,兼任首席经济学家和研究所所长。近期,华西证券研究所前副所长、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孙远峰加盟华金证券,出任总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长。

明星分析师“转会”也相当频繁。例如,浙商证券研究所今年就招到方正证券原科技行业分析师陈杭、海通证券原有色首席施毅、宝盈基金原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高宇、申万宏源原电新高级分析师张雷、招商证券原零售首席宁浮洁等多人加入。多家大型券商研究所遭挖角,不得不迅速从市场上引进分析师,以维持研究所人员规模平衡。

另一方面,卖方研究的“卷”也愈加具象化,一个“拆”字形象地展示了行业研究从书本走向工厂的过程:从拆比亚迪到拆特斯拉、拆激光雷达,近期又有卖方团队携人形机器人进行路演,并通过个人社交平台进行多方传播,可以说是什么火做什么、什么火拆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屡有分析师因不当言论而被迫“走红”。中证协屡次向各证券公司发布加强证券分析师管理有关事项通报,要求各公司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拟发布研究报告质量控制和合规审核,加强分析师发表言论管理,督促分析师廉洁从业。 (闫晶滢)

IPO候场队伍持续加长

中小券商勇闯A股

在马太效应不断加剧的生存现状下,中小券商以IPO上市扩充资本实力的需求持续升温。今年以来,多家中小券商也开启了上市之旅。

今年以来,东莞证券、信达证券、首创证券先后通过了IPO发审会。其中,首创证券于12月22日正式登陆上交所,成为第42家上市券商;信达证券也已拿到发行批文;东莞证券于2月24日过会,已等待超9个月,尚未获得监管批文。

目前IPO排队的券商还有华宝证券、开源证券、财信证券、渤海证券等。其中,财信证券和渤海证券已预先披露更新;华宝证券、开源证券的状态为已反馈。此外,万联证券已经终止审查。辅导备案方面,东海证券、申港证券、华金证券、国开证券等多家券商均处于辅导状态。另外,近期华龙证券IPO已完成辅导验收,即将加入IPO排队大军。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券商在业务结构、收入构成、盈利模式等方面比较接近,业务同质化较为严重。在头部券商集中度越来越高的趋势下,中小券商抢滩IPO,扩充资本实力打造差异化、特色化业务,势在必行。 (曹雯璟)

券商股估值处历史低位

上市券商频“补血”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券商股也跌幅不小。在大幅下挫之后,券商股的估值已经到了历史底部区间。截至12月16日,今年以来上证指数跌幅12.97%,证券行业指数下跌了25.35%,在125个申万二级行业中涨幅排第107位,属于跌幅靠前的板块。

由于基础市场疲弱,券商自营、经纪等主要业务受到较大影响,券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普遍出现下滑,盈利甚至出现腰斩。券商股也不受市场待见,出现较大跌幅。目前券商板块整体估值位居历史底部区域,申万二级行业证券板块的市净率最新为1.2倍,位于历史估值的10%分位以下。

上市券商再融资方面,今年以来已有中信证券、东方证券、兴业证券、财通证券完成配股,合计募资约572.97亿元;国金证券、长城证券实施定向增发,合计134.33亿元;银河证券、浙商证券完成可转债发行,合计规模为148亿元。另外,中原证券、中金公司、国联证券、国海证券等多家公司的再融资方案仍在推进当中。 (刘明)

多家券商股权变更

国资成为部分公司新股东

2022年券商股权变动频频,国资成了多家券商的新股东。

9月底,天风证券公告,宏泰集团将直接持有天风证券11.99亿股股份,占天风证券总股本的13.84%。宏泰集团成为天风证券新晋第一大股东,并且是唯一持股比例超过10%的股东。宏泰集团是湖北省委国资国企改革后唯一一家省级金融服务类企业,以金融投资为主责主业。

同时,天风证券公告,拟向北京华融综合投资有限公司转让持有的恒泰证券2.49亿股股份(9.58%)。该转让完成后,金融街集团与其控股子公司将合计持有恒泰证券股权比例29.99%,取代天风证券成为恒泰证券的第一大股东。

国盛证券的间接控股股东也成了江西省国资。7月,国盛证券的母公司国盛金控公告,其50.43%的股权将由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等5家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斥资88.79亿元受让。

3月,指南针公告对网信证券进行重整,公司投入15亿元用于网信证券债务清偿,并取得重整后网信证券100%股权。8月,华融证券正式更名为国新证券,国新资本获得其71.99%的股权。12月,九鼎集团转让九州证券72.5%股权获得证监会批复,武汉市国资旗下多家企业入主。 (刘明)

部分券商将帅双换

人事调整仍在继续

2022年,多家券商迎来换帅或换将。Wind数据显示,年内已有20位上市券商的董事长或总裁发生变动。

具体来看,年内新上任的券商董事长包括国元证券沈和付、申万宏源刘健、红塔证券景峰、银河证券陈亮、财通证券章启诚、光大证券赵陵、国联证券葛小波、中银证券宁敏、长江证券金才玖、东兴证券李娟、国盛金控章启诚、恒泰证券祝艳辉等,新上任的总经理有招商证券吴宗敏、东方证券鲁伟铭、湘财证券周乐峰、中原证券李昭欣、国盛金控陆箴侃、中泰证券冯艺东、东吴证券薛臻等。

部分券商实现将帅双换,例如,中泰证券近期迎来新任董事长王洪和总经理冯艺东,原总经理毕玉国任副董事长,原董事长李峰已履新山东省财政厅党组书记。

由总经理升任董事长的情况也有多例。4月,中银证券原董事长林景臻离职,总经理宁敏成为新任董事长。与此类似,本月国元证券原董事长俞仕新到龄退休,总经理沈和付成功实现“一肩挑”,同时担任董事长及总经理。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陆续有券商因董事长或总经理长期空缺而遭到监管点名。7月,因副董事长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的时间已超过6个月,恒泰证券被内蒙古证监局出具警示函;11月底,北京证监局对国新证券开出警示函,因其总经理一职空缺超过22个月。 (闫晶滢)

外资独资券商持续增加

“走出去”步伐加快

“引进来”加上“走出去”,证券行业的国际交流在2022年持续深入。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持续对外开放,外资券商队伍逐渐开始增加,谋求全资控股地位的外资机构不在少数。继高盛高华、摩根大通之后,瑞信证券预计成为第三家外资全资券商。瑞信方面表示,将在获得对证券合资公司全资控股的基础上在中国提供财富管理服务,预计启动时间不晚于明年第一季度。

除了外资券商数量增加外,花旗证券、法巴证券、意才证券、渣打证券等多家外资控股券商、合资券商的申请也在推进当中。年内法巴证券、意才证券的设立申请已获证监会第一次意见反馈。

在“走出去”方面,7月,中瑞证券市场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开通,开启两国资本市场合作的崭新篇章。据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11月初透露,证监会将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安排,进一步便利境内外投资者跨境投资,更好支持企业跨境融资发展;健全GDR、CDR发行等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推动企业境外上市制度改革落地实施,支持各类企业依法依规赴境外上市。

此后,头部券商不断传出打通海外业务的消息。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头部券商海外子公司,均完成沪深交易所互联互通GDR对德国、英国、瑞士三国的跨境转换机构备案。

欧洲之外,亦有大型券商将视线放至东盟市场。10月底,银河证券牵头带领5家公募基金代表赶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三国开展业务交流。相关机构与银河证券旗下银河国际、银河-联昌共同签署备忘录,约定将在东盟和中国市场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共同拓展国际业务发展空间。 (闫晶滢)

微信公众号

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一个全新媒体平台,覆盖报纸、网络、广播电视和社交媒体渠道, 辐射近3亿人群,海内外400多家财富机构正在关注。独家、深度的财富资讯,尽在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机会宝

扫描二维码添加《机会宝》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基金报》旗下平台,资本市场的约会神器,让上市公司和机构零距离.给上市公司带来更多机会,让机构提前感知投资风向.

英华理财微信号

英华理财微信号

您赚钱,我高兴!中国基金报旗下专注理财的理财君,每天为您提供第一手理财资讯,为您采访各位投资大佬,为您统计整理实用数据.关注我,一起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