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们,大家周末愉快啊,今天的市场很热闹。光伏开始内卷,把A股拉下水,据说有人要拿光伏研究员祭天了哈哈。
中国人打起价格战真的太狠了。通威股份一则价格战的消息,直接把光伏板块吓坏了。千亿光伏巨头天合光能跌超15%;千亿元晶澳科技跌停;超4000亿市值的隆基绿能跌超8%。

背后发生了什么呢?8月17日,华润电力第五批光伏项目光伏组件设备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业入围。通威报价最低为1.942元/瓦,成为了第一候选人。华润电力本次集采规模为3GW,其中双面545W组件2.9GW,单面545W组件100MW。据了解,此次3GW集采将选择一家组件供应商,如无异议,通威将独获华润3GW大单,这也将是通威首次获得业内大单。这意味着通威正式宣布进军组件行业,而且这次的竞标价格,比行业二线公司低了5分钱,比一线隆基还低了8分钱,这还包括了本次招标的1000公里运费。分析称,?公布的组件中标价格发生了较大变化,通威股份价格比二线组件厂还低5分钱,比隆基低8分钱。它大举进军组件并首先打起价格战。因它有硅料的优势所以有底气打,其他一体化组件厂无此优势,而近期走势又含硅料降价让利到下游的预期。

海通电新分析称,今日光伏板块尤其组件企业出现重大调整,信息层面主要是由于昨晚报道,华润五批3GW招标,通威报价最低1.942元/W,比亿晶/隆基报价低5分+;
国内集采本身竞争激烈。国内组件集采量大,并且进入门槛不高,一些没有太多海外品牌影响力的组件都聚焦在国内市场;而通威有意愿加大组件布局,海外的渠道品牌建设需要时间,当前时间量比较小的情况下战略上优先国内市场,是正常选择,而国内价格敏感度高,需要一定的价格策略,并不代表整个竞争格局恶化;组件格局目前来看还会保持稳定。海外组件渠道的布局需要时间,最重要的组件品牌影响力被海外客户接受需要时间,所以通威目前在国内市场取得一定突破,短期看并没有对组件整体格局造成冲击;中长期看,组件由于下游客户分散的特点,本身市场集中度就比上游各个制造环节要低的多,行业第一名的市占率也就在20%左右,而且市占率提升的难度也比较大,因此有新的实力强的企业进入,更多是清扫二三线组件市场份额,也不会对于前4名组件企业产生巨大冲击;当前行业的核心点在于需求增长,竞争是次要矛盾。光伏行业的投资逻辑始终是需求>供给,各个环节每年总有新企业、新技术、新产能进入,重要的还是行业的持续成长性,22-23年行业需求分别为250、350GW,到25年可能达到500-600GW,到30年将达到甚至超过1000GW;当前的扩张都会被长期的成长空间消化,而从增速的角度22-24年又是历史上少有的连续3年高增长时期,不光是组件,各个环节的竞争激烈程度都会比市场担忧的要好。我们认为短期调整提供良好上车机会,持续看多光伏。【天风电新】通威组件低价中标&今日组件龙头大跌点评——短期利空三线企业,长期稳固组件环节格局今日组件板块大跌,主要系通威低价中标华润3GW订单,引发市场对组件行业盈利与格局的担忧,我们对此分析如下:
通威进入组件环节,是市场已有预期的。同时组件先打国内地面电站市场,最后打海外分布式市场,也是市场有认知的。从报价看,通威较三线企业亿晶光电低5分以上,较一线企业隆基低8分,幅度较大。如果按这个幅度持续下去,国内地面电站市场会出现通威份额提升,专业组件厂被迫退出,仅剩一体化企业的情况。但是,全球范围看,国内地面电站是对价格最为敏感的市场,因此也是价格手段最有效的地方;而分布式需要铺设渠道,海外地面电站需要可融资性评级,都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所以这些细分市场的盈利尚不受影响。此前市场对组件环节终局的预期大致是四大龙头占据80%以上份额,其他企业占据不足20%份额,通威的进入或将进一步挤压二三线企业,尤其是主打国内地面电站的小企业。但是,类比隆基进入组件环节后行业格局实现了加速集中,通威的进入实质上是大幅提高了组件企业的壁垒,全一体化的产能与品牌渠道资金需求巨大,新进入者几乎不再可能完成对传统组件企业的冲击(传统组件企业凭借海外和分布式市场可以获取利润,但所有新进入者在国内均要面临通威的价格竞争,难以实现渠道扩张),因此组件环节的最终格局会更具确定性的集中在头部具有品牌渠道、规模优势、先进技术与供应链管理能力的企业手里。


数罪并罚!肖建华获刑13年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22年7月4日对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指控被告单位明天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天控股)、被告人肖建华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违法运用资金罪、单位行贿罪一案进行了公开开庭审理。8月19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依法进行公开宣判,对被告单位明天控股数罪并罚,决定执行罚金人民币550.3亿元;对被告人肖建华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50万元;对被告单位明天控股和被告人肖建华在上述犯罪中的违法所得及其孳息予以追缴,不足部分责令退赔。经审理查明:被告单位明天控股于1999年注册成立,被告人肖建华为明天控股的实际控制人。2004年起,明天控股、肖建华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和监管规定,采用分散股权、层层控股、隐名控股等手段,实际控制新时代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时代信托)、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安财险)、天安(贵州省)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安金交中心)、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包商银行)、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人寿)、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安人寿)、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安财险)等多家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平台。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明天控股、肖建华以实际控制的多家公司作为融资和担保主体,承诺还本付息,操控新时代信托、天安财险、天安金交中心分别发售主动管理类集合资金信托产品、超出发售比例和销售规模销售投资型保险产品、发售个人端及法人端理财产品,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共计人民币3,116亿余元。2012年7月至2017年1月,明天控股、肖建华操控包商银行对明天控股的虚假融资项目不开展实质审核,违反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对银行开展业务的规定,违背银行与客户约定,通过直接或间接购买信托、资管计划的方式将存款、理财资金等银行客户资金及受托财产转移至明天控股支配使用,擅自运用客户资金及受托财产共计人民币1,486亿余元。2013年11月至2017年1月,明天控股、肖建华操控华夏人寿、天安人寿、易安财险对明天控股设立的虚假融资项目不开展实质审核,违反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对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规定,通过直接或间接购买信托计划的方式将保险资金转移至明天控股支配使用,违法运用资金共计人民币1,909亿余元。明天控股将上述犯罪违法所得主要用于收购金融机构、证券交易、海外投资等。案发后,明天控股及肖建华通过变卖资产、境外资金回流等方式,归还了部分违法所得。2001年至2021年,明天控股、肖建华为逃避金融监管及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向多名国家工作人员(另案处理)行贿股份、房产、现金等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6.8亿余元。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单位明天控股、被告人肖建华的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违法运用资金罪、单位行贿罪,依法应当数罪并罚。明天控股、肖建华的犯罪行为严重破坏金融管理秩序,严重危害国家金融安全,严重侵害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应依法严惩。明天控股、肖建华具有自首、认罪认罚、配合追赃挽损等情节,肖建华还具有立功表现,依法可以从宽处罚。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根据被告单位、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依法作出上述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