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白杨
2014年,谢欣受邀加入字节跳动担任HRVP,从熟悉的技术领域跨界到了人力管理。入职前,他心里一直打鼓:自己写程序在行,管人到底行不行?
入职当天,对技术十分敏感的谢欣就发现,字节跳动还在用相对落后的方式做人事信息管理。后来,谢欣先后尝试过多款人力资源管理工具,比如Zoho、workday等,但公司内部的使用反馈都不够理想,于是,自研一套管理工具的工作也被提上日程。
2016年,谢欣开始分管字节跳动企业服务(Enterprise Service)部门,主要负责内部工具、系统创新及服务效率提升等业务,这也让他重操旧业。而People,成为谢欣在字节跳动所负责开发的第一个产品。
经过半年的开发,2017年底,People正式上线并在字节跳动内部开始使用。People从设计阶段,就融入了字节跳动的管理理念,这也使它在过去5年,成为推动字节跳动内部管理效率不断提升的重要工具。
现如今,字节跳动的People已经囊括OKR、人事、招聘、绩效等多个人力模块,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5月25日,飞书正式发布飞书People,将这套以人事管理为核心的解决方案对外开放。

飞书CEO谢欣表示,飞书People以“人才”为业务流程核心,实现从投递简历开始,包含招聘、评价、激励、培养的全周期管理,“我们希望,从今天开始,飞书 People 能让管理者真正拥有人才管理的全景视角”。
此外,针对中小企业,飞书当天还推出了一项“领飞计划”。首先,飞书将向中小企业免费开放飞书People标准版,这样一来,结合飞书Office 标准版,中小企业就可以免费用上飞书的完整功能。
同时,领飞计划还将开放10000个名额,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培训、产品配置等服务。疫情当下,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需要更多关注,而免费的数字化工具,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组织提效,从而提升抗风险能力。
为何要从Office到People?
此次发布的飞书People,是一个围绕组织里“人”的全周期解决方案。
单看产品,飞书People旗下的飞书人事、飞书招聘、飞书绩效、飞书OKR等,其实都是以前多少点到过一些的产品,但是,在用“飞书People”将它们实现串联后,飞书为客户提供的将是一个完整解决方案,而不是零散功能的拼盘。
对飞书而言,这也是产品体系的一次完善。如今,飞书面向企业客户主要有两大产品体系,分别是飞书Office和飞书People。具体而言,前者是以事为中心,聚焦组织协同,后者则是以人为中心,强调组织管理。
如果将一个组织进行拆解,会发现任何组织都是由两个最小单元所构成,分别是人和事。企业是由一个个人构成,而企业的运作则可看作是处理一个又一个事。
2020年,飞书正式对外发布,其最先解决的是帮助企业如何把事做好。从飞书文档、飞书会议到飞书百科、飞书妙记、飞书审批等,飞书构建的Office产品体系,让企业实现了协作办公,这不仅提高了办公效率,更是激发了团队的创新力。
得到App 创始人罗振宇曾表示,公司不应该是一组业务的集合,而是一连串的事件集合。飞书文档的出现使“事儿”有了具象的载体和“肉身”,有了飞书文档之后,不是文档围着人来转,而是人围绕文档来转,通过文档推动“事儿”往前进。
而飞书People,是要从人的角度,帮助企业管理者打开人才管理的全局视角,把用人的难度最小化,同时也把人才的价值最大化。
因此,从Office到People,可以看作是飞书能力的又一次进化。据悉,飞书 People 也将与飞书 Office 打通,实现“人事合一”,并通过在管理中互相促进,共同构成组织发展的双循环。
了解企业人才状况
飞书People只需1秒
在企业管理领域,已经达成的一个业界共识是,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如果说企业的短期成功可以靠抓住机会,那长期成功则必须依靠用好人才。
可是,如何用好人才,也是当下让很多企业困扰的重要问题。
一个普遍的现象是,CEO虽然掌控着公司的大权,但若真让他去培养一个人才,往往会无从下手。绝大多数CEO需要找HR给方案,或者是让中层管理者层层推荐,很多时候,即便CEO自己发现了某个员工的闪光瞬间,但因为缺少更全面的信息支撑判断,还是需要让HR介入,结果很可能是CEO忙于其他事情错过了这个人才。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人才信息质量不佳。这里包括多个层面,有可能是企业对人才信息不够重视,收集和储备的就不全面,也有可能是企业的人才信息很全面,但管理者无法直接掌握。
实际上,信息质量直接决定了决策质量。这几年热议的数字化转型,本质上也是探讨企业如何优化信息采集、流转、聚合及分析的全过程,而关于组织和人才管理的一切,也都值得用数字化重做一遍。因为更好的人力管理系统,能够支持管理者更快、更好地做出团队决策。

人才信息质量不佳的苦恼,字节跳动早期也经历过,但飞书People改变了这一切。几年前,飞书总裁张楠正在物色一个新业务负责人,一次会议中,他看到一位数据分析师提出了很深入的思考,于是就通过飞书People的人事系统打开了他的资料,发现这个人专业很契合,进入公司后的绩效也很好,于是就把他提拔了起来。现在,这个人管理着上百人的团队。
所以,人才可能就藏在团队中间,考验的是CEO发现人才的能力。曾有一位企业CEO向谢欣抱怨,在竞争对手做出了一款很厉害的产品后,他突然发现这个产品的负责人原来是从自己公司跳槽过去的,他很懊恼,自己为什么没有发现和用好这样的人才。
这也说明,如果一个公司不能正确理解人才的话,这个人才并不会被该公司所拥有。所以才会出现,一个人在这家公司表现并没有很好,但去别的公司或者创业却能取得巨大成功。这其中很大的一个责任,在于公司没有用好人才。
至于CEO如何才能发现人才,那就需要借助工具的能力。如果员工信息都存储在专业的人事管理系统中,只有HR能够看到,管理者就很难去了解员工情况;而基于飞书People的人事系统,管理者可以随时全面掌握每一个员工的个人信息、履历信息、绩效信息等。
过去,管理者看到一个员工名字想要了解他的全部工作相关信息,通过层层的信息流转,可能需要三天,但现在,通过飞书People只需要一秒钟。这种获取信息效率的提升,对于人才的挖掘,将带来质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企业正把“人”搬上飞书
2021年下半年,禾赛科技开始使用飞书People的招聘系统。禾赛科技给出的反馈是,在把面试与IM、日历进行高度协同后,极大改善了HR团队的协作效率,之前需要在多个软件之间来回跳转的场景,现在通过飞书People一个入口就全部搞定。
这使得原本需要堆人才能解决的招聘问题,现在靠工具就能做到提效。在今年的校招工作中,禾赛科技在没有增加一位HR的情况下,效率较去年提升了260%,而以前要做到这一点,至少需要扩招2-3名HR。
而笑果文化也是在飞书People的帮助下,告别了用Excel梳理人才的方法,并建立起系统性的人才库。笑果文化方面表示,他们已经找到了一个异地招聘与人才挖掘的高效解决方案,目前,笑果文化40%人才沟通都通过飞书People在线上完成,这让全国各地的段子手或专业人才都能通过线上面试进入行业。
作为飞书的深度共创合作伙伴之一,理想汽车对于飞书People也有着深度应用。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曾感慨道,“飞书招聘的面试体验太好了”。除此之外,理想汽车通过将飞书People的绩效系统与OKR系统深度结合,让员工摆脱了对绩效考核的“总结噩梦”。

据悉,每当绩效季启动后,理想汽车的员工都会在飞书的对话窗口中收到提醒,点击进入后,绩效系统会直接调用OKR系统,员工只要按时完成OKR复盘,就无需再重新填写周期内的工作总结。
在元气森林,过去每个部门都只设立和关注自己部门的目标,而现在,元气森林通过飞书People拆除了部门间的隔阂,公司内部的所有人都可看到其他人的日历、日报以及OKR,包括元气森林创始人唐彬森的OKR,也对所有人可见。
这样一来,元气森林的顶层规划,也能够在OKR系统中得到一步步拆解,员工发起的OKR也与公司战略产生联动。如今,“目标对齐”已经成为元气森林内部的一句口头禅。
除了上文提到的几个企业,包括小米、蔚来汽车、安克创新、三一重工、得到等在内的很多企业都成为了飞书的早期客户。而在过去半年,传音、银泰、正邦、泡泡玛特、民生保险、虎头局等企业也都选择了飞书。
可以看出,飞书的客户要么是引领行业的龙头,要么是各领域的创新先锋。这也说明,越是领先行业、越是有创新意识的客户,越是倾向于选择飞书。
在飞书,不仅是飞书People的产品全部打通,飞书People和飞书Office的产品也可以相互嵌入。这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企业通过飞书一个产品,就能实现过去要用很多独立产品才能实现的功能,产品打开率也会大大提升。
比如OKR,如果是独立系统,员工可能一个月才打开一次,那OKR就沦为了一个纯粹的向上汇报工具,而在飞书,员工每天在工作交流中就能看到OKR,目标也变得更深入人心。
当下,随着市场的增量红利逐渐消失,企业也都在努力寻找更多的增长突破口。但实际上,组织管理中的增长红利往往被忽视,如果能把人才管理好,可能激发出来的潜力将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