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即时配送龙头顺丰同城(09699.HK)迎来了上市以来的首份年报。
3月30日,该公司公布的年报显示,全年业绩的收入持续攀升,毛利及毛利率首次录得正数。
“我们很高兴公司今年录得令人鼓舞的全年业绩,继去年底成功上市后,亮眼的全年业绩是顺丰同城业务发展的又一个卓越里程碑。”顺丰同城在年报中表达了对去年业绩的肯定。
在分析机构看来,即时配送是一条大有可为的细分赛道。据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报告,2021年,我国即时配送服务行业订单规模为279.0亿单。未来伴随即时配送服务价值进一步凸显,预计2026年,即时配送服务行业订单规模将接近千亿量级,达到957.8亿单,2021年-2026年年复合增速为28.0%,行业整体仍处于快速发展路线上。
而申万宏源经测算后指出,即时配送有望在十年内订单量翻8-10倍,达到1500-2000亿单,以单均收入5-6元推算,将支撑起万亿左右的行业收入规模。
而随着国内消费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本地消费市场的快速转型,即时配送服务场景正不断延伸,需求持续增长。
事实上,作为国内规模居前的第三方实时配送服务供应商,顺丰同城上市后便受到行业关注。得益于对千亿即时配送市场的持续深耕,该公司去年在第三方实时配送企业中收入位列第一(数据来源:艾瑞咨询),交出了一份堪称靓丽的成绩单。
拐点——毛利率转正,收入第一
顺丰同城的前身是顺丰旗下负责同城即时配送的业务部门,成立于2016年,并于2019年独立运营。
起步虽晚,但独立运营之后的顺丰同城旋即受到了资本的关注。2019年至2021年3月,其先后完成了三轮融资,投前估值一度达到90亿元。
资本的加持叠加行业需求的提振,顺丰同城的经营规模驶入快车道。
2018年至2020年,顺丰同城的营业收入从9.93亿元增长至48.4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20.8%。2021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再创新高——报告期内,顺丰同城收入为81.74亿元,同比增长68.8%,收入在第三方实时配送企业中排名第一,超过在美股上市的达达。
顺丰同城营收创新高的背后,受益于其近些年来订单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市占率长居第三方行业第一(数据来源:艾瑞咨询)。相较于专注做餐饮外卖的集中式平台,顺丰同城选择四大场景发力,覆盖由餐饮外卖构成的成熟场景和同城零售、近场电商、近场服务等增量场景,为公司业务快速扩大,收入高速拉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顺丰同城的服务网络已从一线及二线城市扩大至客户需求和骑手资源均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下沉市县,下沉市县收入同比增长89%至16.74亿元。截至期末,顺丰同城服务覆盖市县达1900个,而去年这个数据仅为1000左右,扩张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与收入增长一样,顺丰同城的利润表现也相当出彩。近些年来,顺丰同城的毛利率不断转好——2018年到2020年,该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3.3%、-16%、-3.9%,而2021年毛利率已实现转正1.2%,对应的毛利润为0.95亿元。
净利润方面,经调整净亏损为6.67亿元,而去年同期为净亏损6.04亿元。也就是说,顺丰同城2021年净亏损仅比2021年多增加0.6亿元,而这部分增加主要因为上市费用和因上市配套增加的成本。同时,公司净亏损率从2020年的15.6%收窄至2021年度的11%,经调整净亏损率从2020年的12.5%收窄至2021年度的8.2%,利润率改善亦颇为显著。
正如CEO孙海金在今日业绩发布会上所言,从行业来看,顺丰同城处于较佳的增速,从收入规模看,公司为第三方实时配送行业收入第一,无论毛利及净利表现均优于同业。
此外,CFO曾海林指出,“明年公司报表上不再有上市费用相关支出,同时随着规模效应加大以及财务收入等良好表现,净亏损将进一步减少。”
顺丰同城全体管理层对公司不久后在净利润上转正相当有信心,“通过业务优化、精细化运营提高效率及更深层次的市场渗透,我们相信未来将实现更大的规模经济及网络效应,实现盈利,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美银和华泰证券均于研报中指出,顺丰同城有望在2023年实现净利润的转正,并对其给出“买入”评级。
未来——BC端同步发力,“质”“量”双增
从财报可知,顺丰同城营业收入由三部分组成: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同城配送、为物流公司提供最后一公里配送,以及其他服务(丰食)。其中同城配送服务收入同比增加58.1%至50.89亿元,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同比收入增加89.3%至30.7亿元,而其他收入为0.14亿元。
而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同城零售、近场电商、近场服务等非餐场景均是顺丰同城业务发展的一大亮点。据财报显示,非餐场景收入增速为105%,其中来自医药、服装、数码3C行业的商家配送收入同比增长165%,面向消费者的同城配送收入更是连续三年超过150%,均高于公司整体收入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顺丰同城还坐拥微信这一用户私域流量聚集这个重要的流量渠道。2021年的6月,针对微信生态,顺丰同城接入了两种服务模式――“微信物流服务API接口模式”和“微信物流服务组件模式”,生鲜、商超等多品类商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顺丰同城服务。
今年3月,顺丰同城还与微信支付建立合作,深度嵌入微信“收款小账本”,满足了中小微商家简单操作就能快速发起同城即配的服务需求,为商家在线化小店延伸服务边界,减少疫情带来的冲击。据悉,顺丰同城服务的微信收款小账本商家已覆盖500多个城市。
来自微信的流量优势,将成为顺丰同城未来达成预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不断扩展业务场景的有力佐证。
新消费时代的全面袭来,加速来行业变革,B端和C端客户都对即时配送物流赛道催生了新的需求,促进了供给侧的升级换代,更多配送服务场景的延伸促使即配企业在B端、C端同时发力,也有利于激发盈利能力步入上行通道。
财报显示,顺丰同城的To B业务活跃商家数量按年增加54.5%至25.8万家以上,To C业务消费者规模年内实现翻倍,活跃消费者人数从2020年约510万人增加至2021年约1060万人。
B、C客户规模的扩大为顺丰同城营收进一步拉升奠定了基础。不妨设想,从公司现有发展速度和业务表现来看,2022年营收超百亿将成大概率事件,而毛利和净利在此基础上必定同步攀升。
有观点认为,随着顺丰同城B、C端业务的同步发力,不久的将来,有望在现有基础上多造一个顺丰同城。
顺丰同城在财报中展示了对未来的宏愿:“将致力于通过探索配送服务场景及扩大地理覆盖范围及客户群,抓住消费者不断变化及多样化的需求以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及技术支持服务提升客户忠诚度,提供完善的雇员及骑手管理及支持以保留吸引多样性人才,来保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高速增长。”从公司表现看,顺丰同城大概率将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