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觉间,2021年进入尾声,今年以来股市跌宕起伏,沪指横盘整理,机构抱团从大盘蓝筹切换至小票,新能源和周期股各领风骚,元宇宙异军突起,中证1000、中证500走出向上的独立行情,上证50和沪深300等大票权重指数走势惨不忍睹。
还有一个月,就要进入2022年了,各大券商此前发布了2022年年度策略,预测了明年的A股走势。总体而言,各大券商对2022年市场走势整体保持谨慎乐观态度,市场仍是结构性行情,需要关注和把握结构性机遇,消费和高景气赛道成为券商布局明年的共识。
在解析券商2022年策略之前,让我们验证一下券商2021年度策略与2021年实际情况的出入几何。
2021年度券商策略复盘:压中新能源,看错消费和大金融
2021年是典型的结构性行情,沪指横盘整理,主要行情集中在新能源和周期股上,风格从消费、科技、医药三大板块迅速转换至新能源和周期股。
从大盘点数看,各家券商中最乐观的东北证券喊出4800点的沪指最高位,粤开证券预期沪指能冲上4300点,显然,这种过于乐观的预测是没有实现的。
但是,相对冷静的招商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申万宏源和广发证券判断2021年是慢牛中的震荡期,是A股的小年,预期回报率会显著低于2020年和2019年,这种冷静的预期在今年得到了验证。
从投资赛道上看,今年大涨的新能源赛道被多家券商预判到,比如西南证券认为科技是主线,提出2021年A股关注高端制造、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科技基建;国泰君安判断重点在新能源和电子;中金公司看好景气程度改善的先进制造等。
但是,除了新能源外,券商更为看好的赛道是消费和大金融。但是这两个板块今年表现均不尽人意。
由今年初截至2020年12月1日,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净值下跌18.30%,沪深300回调严重,消费个股萎靡不振,完全不像券商策略会研判的高歌猛进。
东兴证券建议把金融股作为底仓配置,重点关注银行和保险。但大金融板块也未见起色,特别是保险板块,年度表现十分弱势。
总体而言,券商2021年策略整体点位预期得到验证。分赛道看,压中新能源赛道,但却对消费和大金融看走眼。
2022年度策略:谨慎乐观,消费和高景气赛道成共识
各大券商对2022年市场走势整体保持谨慎乐观态度,市场仍是结构性行情,需要关注和把握结构性机遇,消费和高景气赛道成为券商布局明年的共识。

从各大券商的研判上看,对于A股整体走势呈谨慎乐观态度。中金公司对未来12个月市场持中性偏积极看法,重在依据市场主要矛盾变化把握阶段性和结构性的机遇,年底到明年一季度将是政策重要的观察窗口期。
中信证券则认为2022年A股运行将分为两个阶段,上半年A股整体向好,机会较多;下半年则转为稳健,市场表现平淡。光大证券则比中信证券再悲观一点,认为2022年盈利增长将显著下行,预计2022年指数将跟随政策波动,前高后低。
华安证券则判断,2022年A股将延续宽幅震荡格局,震荡中枢有望小幅抬升,认为市场并无显著向下的风险,但也不存在趋势向上机会。
招商证券判断则与中信证券和光大证券相反,认为2022年市场总体将呈现前稳后升的台式,三季度将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
而从赛道来看,机构最看好的还是消费复苏和高景气赛道的延续。
首先,多家机构判断消费股价调整已相对充分,消费行情重新回归可期。中金公司建议关注中下游股价调整相对充分、中长期前景依然明朗的偏消费类的领域,如农林牧渔、医药、食品饮料、互联网与娱乐、汽车及零部件、家电、轻工家居等。中信证券也同样看好大消费赛道,建议关注经过调整估值回归合理区间或其下的长期优质赛道,如消费、医药和港股互联网龙头。
消费赛道被看好的主要逻辑在于国货日渐崛起,疫情稳定后重新对外开放均可为消费品带来增量。就必选消费而言,当成本回落后,价格稳住,就会出现盈利修复的机会;下沉式消费方面,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背景下,三四线人均收入水平提升,是个利好;而在农林牧渔方面,明年“猪周期”有望在二季度开始上行周期。
其次,新能源产业链相关仍被机构持续看好。华安证券将“绿色+科技”列为2022年投资主线,包括清洁能源(光伏、风电、储能)、低碳交通(新能源车)、新型电力系统、半导体制造环节。
中信建投、华泰证券、兴业证券、方正证券、招商证券等多家券商也将新能源作为主推行业。
最后,新信息革命这一概念也被多次提及,今年下半年异军突起的元宇宙成为部分券商推荐的重点之一。
总而言之,通过对2021年券商策略的验证,可以看出券商对市场市场大势和行业投资机会的把握还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2022年各大券商的对大势的判断有细微出入,但都保持谨慎乐观态度,在赛道选择方面,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新能源相关赛道,部分券商看好消费和新信息革命。
编辑:JUNT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