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全球经济环境不明朗,“黑天鹅”事件随时发生,新技术所描绘的蓝图美好却也令人心生疑虑……身处时刻变化的当下,我们如何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对企业与品牌而言,未来更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既有者害怕被随时取代,新兴势力竭力突围。众多品牌忙着追逐年轻化、追逐流量,但跟随浪潮真的能拥有未来吗?
新一轮科技革命下,科创的浪潮早已如星火燎原般渗透到各行各业。但科创并非一日之功,今日的中国企业“科创力”究竟几何?新技术还将催生出哪些新的经济形态?
今年上映的科幻电影《沙丘》,再次引发人们对未来的好奇。如果太遥远的未来难以预测,那么近未来呢?明天的人类是否在可想象范围里?
遥望未来,投射在那一片未知当中的,有热望,有进取之心,也有浪漫的幻想。未来从不听由你我的掌控,但伸出手尝试去触碰它,却是不会被禁止的本能。
12月10日,2021南方周末年度盛典圆满落幕。在深圳这座备受瞩目的城市,品牌峰会、科创大会及N-TALK“文学之夜”科幻专场三大重磅活动接连举行。一场与未来的邂逅,留下无尽回想。

#01
探寻品牌新机遇,破浪·向未来
10日下午,2021南方周末年度盛典品牌峰会以“破浪·向未来”为主题展开。来自经济学界、企业、研究智库及传媒业界等各方菁英齐聚现场,透视年度品牌营销大势,亦凝望新发展格局下的新趋势、新路径。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社长、副总编辑,南方周末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王巍在致辞中表示,2021年对于品牌而言,既是优胜劣汰的搏杀之年,也是柳暗花明的开拓之年。实力品牌乘风破浪,国潮品牌方兴未艾,品牌营销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将公共议题与个性发展创新融合,在商业传播中展现了更多人性光辉和创新精神。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双循环经济”正逐步形成,规模庞大的内需市场,蕴含着企业及品牌发展的巨大潜能。在此背景下,本届品牌峰会以“中国力量与品牌新机”作为年度关注主题,通过多元观点,发掘品牌发展的可能性。
“中国屹立于世界,需要有一大批世界级品牌,目前还有差距,但差距就是增长空间。”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在演讲中提出,新发展格局下,能够涌现出更多影响全国、影响世界的品牌,本身就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重大贡献。

新的消费背景下,中国品牌应如何抓住黄金发展期?易观联合创始人、总裁、COO刘怡从研究视角出发提出建议。她认为,新锐品牌即使是诞生于规模一般的消费副中心,最终也要占领主流消费中心,才能成为基业长青的世界级品牌。

除了前沿理论与观察,品牌峰会现场还有众多源自市场一线的实践心声。
当天,视源股份未来教育集团副总裁黄逸涛结合相关案例,解析如何将公益理念贯彻于实践中,并同步实现品牌价值塑造。他表示,公益不等于品牌营销,需要源自于品牌的基因、核心的内驱力,也是对用户、对社会的一种承诺。

橙意机构创始人兼总经理曾炜提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品牌从来没有年轻化,只有淡化和弱化”,由此他建议品牌应不断地迭代和不断地进化。三顿半内容中心负责人田威则在分享中建议品牌应该加强与创作者的合作,因为好内容的价值可能远超想象。品牌与创作者彼此给出空间,来共同寻找创新。
作为年度盛典品牌峰会的重要环节,奖项评选及颁发历来备受关注。本届峰会沿袭往届传统,面向各大领域及行业,甄选年度具代表性的人物、品牌及案例实践,见证品牌发展,汇聚先锋力量。
在本年度评选中,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科兴控股董事长兼CEO尹卫东、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因各自带领企业所实现的行业效应,获评“年度影响力人物”。
“年度先锋人物”则授予T3出行CEO崔大勇、贝豪集团CEO梁宏丽、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徐立。在现场的主题分享中,梁宏丽表示,国货品牌可通过找准细分赛道、打造产品口碑优势、赋予品牌中国文化底蕴及高颜值设计,实现品牌出圈。

除了人物类奖项,本届品牌峰会还特别开设“年度品牌力量奖”及“年度品牌案例奖”两大单元,从不同维度对品牌及实践案例进行盘点,以此鼓励积极创新的前沿力量。峰会当天,各大奖项悉数揭晓,共计25个品牌及18项案例摘得殊荣。

此外,本届品牌峰会还首次设立年度品牌金羽奖,表彰年度最佳服务声誉的品牌营销代理公司或执行团队。
附:2021南方周末年度盛典品牌峰会获奖名单


#02
以时间为尺度,给科创以坐标
作为本届南方周末年度盛典的启幕活动,首届科创大会受到业界广泛期待,多位学界、企业界标杆代表先后登台,针对科创领域的发展趋势展开前沿探讨。

大会现场,南方周末正式发布《中国企业科创力研究报告》,并揭晓“中国企业科创力100强排行榜(2021)”。南方周末总经理、南方周末研究院院长姚伟新在致辞表示,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基于全国六千家企业样本进行研究,目的是给予科创一个可以量化的坐标,让中国企业的科创能力,能够看得见、讲得出、听得懂。

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主任黄金萍对《中国企业科创力研究报告》的研究过程及结果进行详细解读。她提出,随着中国科创体系日趋完善,接下来会有更多新企业脱颖而出,并认为未来一家企业的体量和权重,将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它在产业链、产业生态中的独特价值和贡献大小,取决于企业科创力。

今年年初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科技创新确立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提出到2035年我国在“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性国家前列”的宏伟目标。
而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如何让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亦是社会面临的课题。在科创大会现场,与会嘉宾结合从各自领域出发,带来多元洞见。
深圳市社科院研究员陈少兵以《深圳科技创新:经验背后的本质》为题进行演讲。他表示,深圳的创新源泉来自以产业化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一切从市场出发,一切科技活动围绕产业化展开。

如何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孙福全从多个方面提出建议。他指出,支持企业创新,要引导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动出台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的税收优惠政策,要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数字辉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世渝表示,产业数字化将会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主要企业和产业形态。基于数字智能的产业数字化价值投资模式D12,将开创产业数字化价值投资新时代。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推进,除了资金与人才的汇聚,还有什么值得期待?阿里云中国区副总裁张涛分享中认为,数字化技术可以让政府治理、公共服务、产业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做到全面融合。

在大会现场,围绕“科创要素,如何从‘聚合’到‘聚变’?”这一议题,麻省理工学院上海校友董事会主席、健垣科技CEO董增军,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高质量发展与新结构研究院执行院长、科技成果转化办主任李昕,碧桂园创投管理合伙人牛若磊及创大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许洪波展开圆桌对话,从不同视角对科创领域的创新发展提出建议。

基于《中国企业科创力研究报告》,大会现场发布了“中国企业科创力100强排行榜(2021)”,并正式揭晓“年度杰出科创企业”奖项,共有30家企业摘得奖项。

“以时间为尺度,给科创以坐标”,未来南方周末将持续以科创大会为平台,致力从更系统、更悠长的视角,捕捉并感知新兴产业的脉动,探寻科技与创新在不同行业、企业的发展脉络,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03
畅想“明天的人类”
在科创大会及品牌峰会先后落下帷幕后,南方周末N-TALK“文学之夜”科幻专场于当晚接力上演,以“明天的人类”为主题,携手科幻作家王晋康、韩松、谭楷、江波、夏笳,立足当下,畅想未来。

五位科幻作家各自讲述了对“明天的人类”的理解。江波从机器人类、基因编辑和元宇宙三个角度,对未来人类作出了技术预测。《科幻世界》前总编谭楷回忆了1997年美俄宇航员到访成都的往事,强调了未来人类共同的道德底线。
滑动查看嘉宾演讲金句
夏笳和王晋康从自己的创作出发,介绍了这些科幻小说中想象的未来。韩松梳理了科幻文学对现实的巨大影响,人们比历史上更加关注未来,“由于科幻的存在,我们在事实上已经成了‘明天的人类’,活在一个未来的世界里。”
滑动查看嘉宾演讲金句
科幻,一种关注人类命运的现代神话。无论人类的未来将会如何,科幻文学创造了超出常规的想象和思维,对当下的现实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分享热爱、理性解读,正是N-TALK“文学之夜”的魅力所在。
更多N-TALK“文学之夜”科幻专场的精彩内容还将在南方周末新媒体陆续发布,敬请关注。感谢书单、未来局科幻办、八光分文化对本次活动的参与和支持。

自2016年创立以来,南方周末年度盛典秉承“分享·创新·探索”的宗旨,致力搭建开放、前沿的交流平台,传递有智慧、有价值的思想。
未来,南方周末将持续携手各界同仁,感触时代发展脉络,共同探寻面向未来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