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是“割韭菜”新套路还是互联网终极形态?你对“元宇宙”上头了吗

来源:嘉财万贯 2021-12-15 17:30

提到“元宇宙”,你脑海中想到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是Facebook改名为Meta,还是元宇宙房价超越北上深?是电影《头号玩家》里的“绿洲”,还是最近“横空出世”会捉妖的虚拟美妆达人柳夜熙?你设想的元宇宙又是个什么模样?
01 不被定义的“元宇宙”
1992年,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在其科幻小说《雪崩》中提出了“Metaverse(元宇宙)”这一概念,汉译本将其翻译为“超元域”。书中的人物能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有人在这个“元宇宙”里兜售一种名叫“雪崩”的病毒,这种病毒不仅能使计算机系统崩溃,而且还能损伤现实人类的脑部功能。
目前对于“元宇宙”并不存在标准统一的定义,这一概念仍处在发展与演变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丰富着它,其最终形态仍是未知的。但是,关于“元宇宙”有两个理解误区需要避免。
  • 元宇宙≠电子游戏:目前大部分多人在线游戏的人物与情节都是由开发者提前设定好的,但元宇宙是一个永续在线,不断在被刷新的世界,每个用户都可以开展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你的世界你做主。
  • 元宇宙≠纯虚拟世界:元宇宙是脱胎于现实世界,与现实世界深度联结的,线下的社会生活能够在线上得到高度还原。

想象一下,你在那个虚拟世界里通过打工做任务挣到了一笔钱,用那笔钱在蓝色软件上点了一份你爱吃的麻辣香锅外卖,填饱肚子后又闪现到虚拟世界的牛津街“身临其境”地逛了个街、挑了件衣服,第二天穿着新衣服去上班……

——来自小嘉自己的想象



02 “元宇宙”背后的追求
虚拟现实补偿论认为,人在现实世界中缺失的,会努力在虚拟世界中进行补偿。清华大学《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中提出,现实世界是唯一的,它只能“是其所是”,但虚构世界可以“是其所不是”,从而挖掘出存在的多种可能。因此,虚构一直是人类文明的底层冲动。从古代的文学、绘画、戏剧到近代电影的诞生,再到现代的VR技术,沉浸感、参与感以及补偿感在层层深入与递进。基于上述说法,如果一个文明为了得到补偿创造虚拟世界的冲动是永恒的,那么创造一个虚拟世界或许只是时间的问题。

 

有观点认为,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元宇宙”呈现出超乎想象的爆发力。疫情影响之下,社会虚拟化进程加快,“宅经济”快速发展。线上生活的常态化,让大家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与需求。从供给端看,5G、AI、VR/AR、区块链等相关技术的可实现度和成熟度也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当前互联网产业正面临发展困境,比如流量增长空间有限、流量红利逐步消失。而“元宇宙”可以帮助其打破桎梏,走出“没有发展的增长”、拒绝内卷。


03 “元宇宙”的投资之道

作为一个90后概念,“元宇宙”因为“元宇宙概念第一股”的上市火爆出圈。截至2021年12月14日,万得元宇宙指数今年以来累计涨幅31.41%,同期沪深300为-3.10%,上证综指为5.43%,中证500为15.03%,一定程度上也确实是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热情。“元宇宙”目前依旧处在早期探索阶段,其底层技术与前端设备是不少人投资布局的关注重点。


1

元宇宙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真实、持久且顺畅的交互体验,这种沉浸感与高度仿真就需要仿真交互技术的支持,比如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融合现实)技术、物联网、机器学习、可视化开发等技术。

2

元宇宙需要容纳大规模用户的持续在线,要尽量降低延迟、提高同步,并且要允许用户的自我探索和创造,这就对通信网络、人工智能AI、算力(即数据处理能力)等提出了要求。

3

元宇宙的社会性与经济性需要区块链技术和NFT。区块链技术有五大特征: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开放性(公开透明)、匿名性。这些特征可以为元宇宙提供身份标识和安全认证、保护用户隐私、打通虚拟世界资产与现实世界的通道。而NFT又称为非同质化代币,是一种存储在区块链上的数据单位,是不可分割且独一无二的数字凭证


除了技术与设备,“元宇宙”还需要面对很多来自其他方面的挑战与不确定性。清华大学的研究报告中也指出由于“元宇宙”产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具有新兴产业不成熟、不稳定的特征,未来发展不仅要靠技术创新引领,还需要制度方面的创新。大家在投资的时候,还是尽量远离群体噪声、独立思考、谨慎抉择~





注:本文观点、数据、内容等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回顾==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