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琶洲指数重磅发布!一图读懂《琶洲数字经济指数研究报告202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1-12-03 21:30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作 者丨吴立洋

编 辑丨张雅婷 施展华

设 计丨陈珊


12月3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总部和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合主办、《21世纪经济报道》承办的2021南方财经国际论坛在广州正式召开。当天,琶洲智库于2021琶洲指数年度发布会正式发布首期《琶洲数字经济指数研究报告》,对琶洲及北京、上海等省市和全国的数字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分析与解读。


一图读懂《琶洲数字经济指数研究报告2021》:



琶洲指数立足琶洲,面向全国,通过经济基础水平、产业数字化水平等六个维度,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定位各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此,可以对比得到琶洲目前的发展优势与未来发展方向。


在琶洲数字经济指数主指数外,为进一步发挥琶洲特色企业与总部经济的数据优势,结合更为直观的产业视角透视广州、广东乃至全国的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琶洲智库还选取了五家琶洲代表性数字经济企业,分别编制了5款琶洲特色行业指数,作为数字经济主指数的补充。这五款特色行业指数分别是琶洲·唯品会特卖指数、琶洲·树根互联工程机械指数、琶洲·逸仙电商美妆指数、琶洲·药师帮医药流通B2B指数、琶洲·致景科技织布机指数。


五个企业均为琶洲试验区内数字产业化龙头企业或高效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产业链的代表性企业,其所提供的具体行业数据是对琶洲数字经济指数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琶洲数字经济水平稳步提升



当前,万物互联的智能化时代急速来临,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融入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通过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链升级。但另一方面,当前学界与业界对于数字经济统计方式和计算标准仍存在一定分歧,地方政府在对数字经济发展进行统筹与研判时,往往缺乏与区域数字经济直接相关且稳定可靠的客观材料作为参考,也难以在原始数据基础上形成对发展趋势的预测能力。


在此背景下,为准确评估琶洲数字经济发展态势,明确自身特色与努力方向,琶洲智库连同北师大、北邮教授团队,研究编制“琶洲数字经济指数”。


琶洲数字经济指数(Pazhou Digital Economy Index, 简称PDEI)是集合了琶洲数字经济指数、琶洲营商环境指数、琶洲企业景气指数等指数成果的琶洲指数(Pazhou Index, 简称PI)系列之一。本次年度发布会所发布的琶洲数字经济指数,是系列指数的首期成果,该指数通过构建一套合理的指标体系,经过科学的计算,最终得到一个合成的指标数据结果,旨在监测和综合反映琶洲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发展变化规律。


从指标来看,琶洲数字经济指数主要包含了经济基础水平、数字基础设施、科研创新水平、产业数字化水平、企业数字化水平、数字化治理水平六个维度的具体评价内容。


从研究对象看,该指数立足琶洲,面向全国,横向比较了琶洲与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四个地区以及全国平均水平,在数字经济发展上的总体差异以及在六个维度上的各自差别。


从PDEI整体发展趋势而言,北京、上海由于基础较早,基础设施水平较高等优势条件,数字经济发展较为成熟,PDEI领先于各地区,琶洲数字经济发展则呈现出稳步提升的态势,并在最近两年增速不断提升。

图一:琶洲数字经济指数序列图

从各地区的发展速度来看,2015年至2018年各地的PDEI处于温和增长态势,但从2019年开始,各地区的PDEI的增速开始处于加速增长态势,这也与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政策形势相合。2019年以来,随着多家数字经济总部型企业陆续落户琶洲,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关键节点,琶洲数字经济发展速率持续上升,展现出充足的发展后劲。


据悉,琶洲已集聚3万多家企业,预计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将突破1500亿元。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区域产业链条渐趋成熟,琶洲有望进一步缩小与北京上海之间的差距,成为大湾区内数字经济发展标的。



经济、科创基础雄厚



作为推进广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琶洲汇聚了制造业大省广东省的诸多优势企业,并通过区域带动效应孵化一批极具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深入到具体PDEI指标中,这种优势被体现得更为明显。


从经济基础水平来看 ,以全国作为参照,上海经济基础较为领先,琶洲整体水平大致与北京持平,但近两年已逐渐开始超过北京,整体高于广东和浙江。从各地区经济基础水平的发展速度来看,上海和琶洲的增长趋势最为明显,北京受疫情影响,在2020年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下降后上升的波动,广东和浙江的增速相对较慢但仍明显高于全国水平。

图二:琶洲数字经济指数一级指标经济基础水平序列图

从科研创新水平来看,各地区科研创新水平的排名以全国作为参照,北京和琶洲的整体水平较高、广东和上海的整体水平接近。其次,从最近三年各地区科研创新发展速度来看,各地区分化较大,其中琶洲近三年科研创新发展增速最快,其次是广东、浙江、上海和北京。

图三:琶洲数字经济指数一级指标科研创新水平序列图

由此可见,在近年来全国各地均加紧数字经济建设,争相提升经济基础与科研能力的大背景下,琶洲的发展速度依旧领先全国,为产业框架搭建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并在区域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强化自身特色,形成区内数字经济产业的集聚效应与发展优势。



产业数字化发展渐趋成熟

数字化治理能力增长迅速



产业数字化水平是衡量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升级,不仅有利于优化产业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效率,更有助于发挥区域协同作用,引导更多产业链条上的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带动整体数字经济发展。


从产业数字化水平来看,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数字经济总量连续全国四年全国领先,其产业数字化水平也在各地区中保持领先,琶洲产业数字化水平与北京相当,高于上海、浙江。从增速来看,琶洲、广东、北京三者增速相当,都呈较快增长态势,浙江增速排第二,上海产业数字化水平增长则较为缓慢。

图四:琶洲数字经济指数一级指标产业数字化水平序列图

数字经济的发展除了需要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积极适应发展需求,调整管理与服务思路,为数字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行政基础。从政府数字化治理指标近三年的结果来看,上海数字化治理水平较高,北京、琶洲紧随其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疫情之前各地区政府数字化治理发展整体上都处于非常缓慢的增长态势;新冠疫情发生后,各地加快了数字化治理能力建设,该项指标值增长迅速,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图五:琶洲数字经济指数一级指标政府数字化治理序列图

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与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琶洲代表着政府建设规划与经济引导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前沿探索。琶洲数字经济指数显示,琶洲的数字化发展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与产业链条的补足,琶洲有望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将自身建设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为广东省、大湾区乃至全国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琶洲智慧与琶洲力量。



数字化技术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本次公布的五款特色行业指数中,琶洲·唯品会特卖指数、琶洲·逸仙电商美妆指数与琶洲·药师帮医药流通B2B指数分别代表了电商特卖、国货美妆与医药流通B2B行业的发展情况与数字化水平,通过综合分析企业数据与行业数据,反映行业景气程度与其数字化发展情况。

图六:琶洲·唯品会特卖指数序列图

从指数结果看,琶洲·唯品会特卖指数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季节性较为明显。从增速来看,琶洲·唯品会特卖指数从2018年到2020年,年均增长率高达46.98%,比PDEI的同期年均增长率(28.40%)高出近19个百分点,增长势头迅猛。

图七:琶洲·逸仙电商美妆指数序列图

从指数结果来看,总体上琶洲·逸仙电商美妆指数呈现指数波动快速增长态势,数字化工具及渠道的有效运用使得国货美妆品牌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从增速来看,琶洲·逸仙电商美妆指数从2018年到2020年,年均增长率高达288.25%,是PDEI的同期年均增长率(28.40%)的近10倍,增长势头非常迅猛。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国内美妆市场增长有所放缓,特别是彩妆消费意愿下降。此外,中国成为国际美妆品牌增长的关键市场及必争之地,国际品牌纷纷加码布局数字电商,国货美妆内外部将持续承压。

图八:琶洲·药师帮医药流通B2B指数序列图

总体而言,琶洲·药师帮医药流通B2B指数呈现指数快速增长态势,医药流通行业数字化水平不断加深。从增速来看,琶洲·药师帮医药流通B2B指数从2018年到2020年,年均增长率高达193.21%,是PDEI的同期年均增长率(28.40%)的9倍,增长势头非常迅猛。


近年来,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和严峻的抗疫态势考验着中国经济的韧性,进一步发挥数据资源利用能力,提升生产效率成为发展的迫切需求。在此过程各种中诞生了一批联通上下游数据资源,搭建数据开发利用与流通平台,赋能产业链转型升级的数字产业化企业。坐落于琶洲的树根互联和致景科技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图九:琶洲·树根互联工程机械指数序列图

指数结果显示,工程机械使用情况未受疫情影响,整体保持平稳运行,中国经济展现出发展韧性与活力。另外,结合具体机械数据发现,在最近的三个月里,挖掘机单月平均开工时长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意味着新一轮投资建设需求正在释放。

图十:琶洲·致景科技织布机指数序列图

从指数结果来看,琶洲·致景科技织布机指数的春节效应明显,且指数今年的整体水平要高于去年,表明纺织行业受到疫情的影响正在消退,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


据悉,因为本次琶洲特色行业指数合作企业多为产业链条内的关键节点型企业,其基础数据覆盖相关领域的全国数据,因此可以借此观察和深入理解全国维度的数字经济发展态势,并凸显琶洲产业特色与全国贡献,为相关政府部门对行业与企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实时动态感知工具。


更多内容,请点击专题:



本期编辑 黎雨桐 实习生 王绮彤

百万读者都在看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