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父母是孩子学会情绪控制的最好老师:让孩子的人生flow起来 | 21读书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1-10-05 21:15


每周一本书

让阅读,丰满人生

好的品格优势能伴随孩子一生,是孩子成功路上的阶梯。它不仅能让孩子感知幸福,亲近社会,还能规避伤害行为,减缓压力和创伤事件带来的身心影响,更快复原。

21读书

图 / 图虫

前段时间,闭关专注辅导儿子初生高的表姐突然找我聊天:


原来是孩子马上要进入初三了,表姐一家都拧紧发条开启了高度备战模式,然而,最该紧张的小考生却掉了链子。


儿子开始频频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效率极其差、哪怕晚上睡足了白天看书还是忍不住打瞌睡.......


表姐一家都急坏了,食补、心理医生、甚至让孩子放下学习去老家玩一段时间,但是回来后依旧是学不进去。


再三询问下,儿子终于坦诚了自己的真实状态:妈妈,我知道该努力了,也一直很认真学习,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一拿起来书就开始难受,感觉生活都没什么意思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像表姐这样的面对孩子的骤变的心理状态的父母,有无数个。养育孩子的过程,心理照顾要比身体照顾难的多。


为了更好的引导孩子成长,给予孩子更好的心理照顾,改变思维、找对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01

积极教育其实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结合


图 / 图虫

教育这个话题十分宽泛,它包括了交流、文化、行为、思想等,教育存在于很多专业的不同方面,这里主要是在讲父母对于孩子的积极教育,包括了积极心理学和积极教育的结合运用。


为了避免鸡汤效应,作者一一举例证明到底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他真的不是江湖郎中。


从人类DNA的情绪遗传到西方心理学家的著作论断,从心理学发展史的渊源到基本专业概括,从研究方向的变化到积极心理学正式的提出。


层层递进,打破成见后,就是开门见山的总结。


积极教育,实际是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教育中去,将人类情绪基因里的积极天性和乐观情绪进一步调动进而培养好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


在长达将近一百年的探索和积累,这门2000年才正式诞生的学科仍然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


目的是让家长懂得了解孩子的天性,看到他们独特的特质和天赋,在保护天性的同时,将优势最大化的发展,让孩子拥有向上自信的人格和获得幸福的能力。



02

父母是孩子学会情绪控制的最好老师


图 / 图虫

如何在积极教育中找到情感的本质与规律,要先从教会孩子控制情绪开始。


怎么控制情绪,什么才是正确的发泄情绪,相信软萌jasper 在一档综艺中,站在石阶上,对着爸爸手拿大喇叭喊的那一句“Can you stop angry now”融化了无数粉丝的心。


孩子是最有灵性的,很小的孩子,在还不会表达语言时就能通过身边人的气场感受到情绪的变化,继而做出相对的反应。


所以,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感受到,控制情绪的重要性,父母也要从自身做起。


孩子的成绩不理想,不是马上抄起卷子骂废物,试着先询问最近学习遇到了什么难处。


如果孩子情绪低迷,不要一味的指责“我这么为你付出,你就拿这样的态度回报我”。


可以走上前,一个理解的拥抱,温和的问问:“怎么了,想说的话,我们可以聊聊吗?”


打破心理防线,尤其是青春叛逆期孩子的心门是需要技巧的,而这个技巧正是理解与爱,以及良好的沟通。


正确引导孩子认识什么是情绪后,才能使孩子在爱的环境里化消极为积极,化低沉为活力。


也许孩子只是因为最近成绩的不理想而内疚,或是因为和好朋友产生口角而不知所措。


每个人的青春里,怎么少得了这些令人愁思的故事呢。


“这有什么,妈妈以前也和自己的好姐妹吵架,我们和好的方式是隔天请对方喝汽水,你也可以请她奶茶啊。”


“我知道这段时间,你因为打篮球而而忽略了学习,明天放学和爸爸出去跑跑步,我们下次再接再厉,我相信你一定可以。”



03

抗逆力是修炼武功的重要秘籍


图 / 新华社

如果一个孩子的情绪十分脆弱,建议回到上一个环节,学会认知情绪。


但当一个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那么他就像开发了一定天赋的小超人,可以抵抗外界的逆境和质疑。


在日常观察中,孩子会模仿父母的举止神情,做事方法和思维方式。遇到问题,调动情绪防御机制的正去面思考处理问题,慢慢孩子就会更加自信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会快速提高。


情商、智商、还有人类本质中最重要的天赋,逆商。


面对逆境,才是真正考验的开始。


通过培养强大的逆商,掌握自我效能感和自控力达到自身天赋的超常发挥,表达方式为:我有、我可以、我能行。


不同于直线型的死板,成长型的思维更利于孩子长期的成长与自我肯定。


在人类拥有的24项天赋优势里,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一定优势。



04

不要去控制,相信孩子的决心与力量


图 / 图虫

精准掌控是子女教育的死穴,更是与积极教育的积极二字没半点儿关系。主动引导,相对自由,是最合适的相处模式。


尤其在培养自我效能感和自控力的过程中,比起每天叠加坚持的时间,用“欲情故纵”的方法更适合小猫一样的孩子,三分坚持全靠七分兴趣。


棉花糖测试和注意力的测试很好的体现了,那些能掌握这两项能力的孩子,自身会通过转移注意力和主动坚持达到延迟满足,获得成长的意义。


做为最佳辅助,父母只需要在恰当的时机推正孩子稍稍偏离的航线即可,在支持与鼓励中带给孩子信心,在沟通和了解里告诉孩子情绪不同层面的含义和作用。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积极教育所涵盖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对子女关系的指导建议。是指引不是控制,是沟通不是命令,是利弊皆宜,不是盲目乐观。


所有的一切将要带给下一代的,是快乐成长为一个能够拥有幸福感的优秀的人。


而要想成就这一切,父母必须要先从自身做起,要求孩子的前提是自己已经成为了子女的榜样。



05

写在最后



彭凯平教授在书中,将flow一词翻译为福流。的确,孩子最好的成长状态是健康的流动型,而不是桎梏在条框里毫无个性的流水线产品。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成长中找到自己的特质和优势,保持善良,讨人喜欢,让人快乐。


父母是推动孩子成长的福流,延续着年轻生命的更迭和滔滔不绝。


来源丨作者 顾照芳,21世纪经济报道获中信出版社集团授权发布

编辑丨陈思 实习生彭雅


赠书福利


拥有积极品格的孩子享受探索未知的乐趣,当遇到很大的学习压力时,即便没有外界奖励,他们仍保有挑战高难度的热情和毅力。这样的孩子不仅学习好,对待生活也乐观、不轻言放弃。如何培养出这样的孩子?彭凯平教授和闫伟博士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了答案,值得细读。


《孩子的品格: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   

作者:彭凯平 闫伟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1年7月

现在,21君给大家谋福利啦,免费送书!


如何获得?


在本期周末读书下面留言,获得点赞数前2名(点赞数需不少于50)的读者将获得赠书一本,同时,21君会在前二名以外挑选部分留言走心的读者,也免费赠送《孩子的品格: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一本。


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多的机会,每四期连续赠书的活动中,同一读者只能获奖1次(同一微信ID、手机号、地址均视为同一读者)


我们将在本文留言区公布获奖名单哟~获得赠书的小伙伴记得按照时间留下你的地址,逾时不候喔~


21君

小伙伴们,对于“积极心理学”,你有怎样的看法呢?

来和我们聊聊吧~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