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羽
又一名武大90后博士生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
此前,记者刚报道过,武大94年博士生江奎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这是武汉大学首次有学生入选。而后,武汉大学迅速官宣:另一位国家网络安全学院2018级博士生周满也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
据了解,“天才少年”计划由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于2019年发起,旨在吸引顶尖人才。三年来华为招募的“天才少年”不足20人。“天才少年”的工资按年度工资制度发放,共有三档,最高年薪达201万元。
又一名武大90后入选华为天才少年
9月底,武汉大学官宣:国家网络安全学院2018级博士生周满也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
华为“天才少年”项目是任正非发起的用顶级挑战和顶级薪酬去吸引顶尖人才的项目。任正非曾在华为EMT(经营管理团队)内部讲话中提及,将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少年”。据悉,“天才少年”的工资均按年度工资制度发放,最高年薪达201万。
华为“天才少年”的招聘标准非常严格,一般需要经历7轮左右流程:简历筛选、笔试、初面、主管面试、若干部长面试、总裁面试、HR面试。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表现不佳都有可能失败,难度非常大。
2012年,周满被武汉大学信息安全专业录取,从此在珞珈与网安结下不解之缘。当被问到为什么会选择信息安全专业时,他说,“想为更好保障我们生活中的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贡献一点力量。”
读周满的科研履历,就像在看“人生重开模拟器”里开挂的人生。大二时,周满就凭借卓越的能力进入王骞教授团队开展学术研究。本科阶段,周满首次在国际无线网络顶级会议ACM MobiCom 2016发表论文,刷新了武汉大学在该顶级会议零的记录。2016年,他硕博连读,研究方向是无线系统安全和智能系统安全。他在各类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发表10篇论文,申请了7项发明专利,作为队长连续两年获“全国研究生移动端应用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将数项奖学金收入囊中。博士刚毕业,他就获邀参加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的面试,历经7轮面试,他以优异表现成功入选。
牺牲娱乐时间做科研
“做科研没有捷径”
课业繁忙,时间有限,如何平衡科研与学业呢?周满的态度是,“肯定是有冲突的,关键看怎么取舍,当你热爱科研时,就情愿牺牲一些娱乐时间。”
当我们提起“天才”时,总习惯把注意力放在那1%的灵感上,但在周满看来,做科研没有捷径,不像考试可以通过最后冲刺大幅提升成绩,只能靠平时持续不断地努力钻研。初心如磐,热爱不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才是他成果累出的“秘方”。
当然,科研路上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面对科研进展不顺的巨大压力,周满一方面会和老师一起积极查阅资料尝试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问题实在难以解决时,他提到了要学会放下,“科研是允许试错的”,要学会给自己减压。
在一次次科研试验中,他磨练出了严谨细致的态度,持之以恒的努力探索精神,永远强烈的好奇心和社会责任感。“当你能够为促进人类科技进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不断地克服各种困难解决问题时,你会觉得你所做的研究非常有意义”,周满这样说道。
从大二开始至今,科研已经成为周满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当被问到对未来的期待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做自己喜欢的科研,为改善人们生活品质贡献一点力量。”对于学弟学妹们,他建议尽早对自己未来三五年做好规划,“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从始至终,初心不改,热爱常在,未来可期,他要在科研路上走得更远!

此前武大94年博士已入选
此前,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01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江奎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

“天才少年”如何养成?在校期间,江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湖北省技术创新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6个项目的研究,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国际和国内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文章14篇(SCI 中科院一区论文8篇,IEEE 汇刊6篇),申报发明专利8项,授权两项。
曾获AIM (ICCV Workshop) 2019极端视频超分辨率挑战赛亚军;IEEE NTIRE(CVPR Workshop)2019视频超分辨率挑战赛Track1 (Clean)第五名,Track2 (blur)第三名;旷视2020人工智能开源大赛第三名(3/108);获评CVPR2021杰出审稿人;2019、2020年连续两次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被评为武汉大学2019-2020学年度优秀研究生标兵。
同在一个实验室的易鹏博士眼中的江奎性格开朗,学习上,他总是积极地与导师交流沟通。生活中十分热心肠,平时他不仅专注于自我的提升,还会给其他研究方向的同学提供一些学业上的帮助。
江奎经常会和实验室的好友相约打篮球,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他认为,拥有健康的体魄是能够坚持科研、焚膏继晷的前提。热爱生活的他,平时也会记录点滴生活细节,比如吃了一顿丰盛美食,看了一场口碑佳片,他总能从平淡的生活当中发现一些简单的美好。
江奎博士生活照
科研需要长期的热爱和坚持,难免也会遇到荆棘与波折。他的女朋友是他科研路上最坚实的后盾。“我很感谢她,科研之路并不平顺,当我精心撰写的论文被拒稿时,当我熬夜赶工感到十分痛苦时,当我代码调不通情绪不稳定时,我的女朋友总会默默地陪伴在我身边,支持鼓励我,给予我心理上的疏导,情感上的慰藉。”
学霸日程表披露
科研学习、练腹肌、华为面试等一样不落
不仅如此,江奎的日程表也在报道中披露。据悉,他能做到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事情的秘诀就在于:多任务并行。
做科研,投入大量的时间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方法。“我在完成一篇论文的时候,已经在写下一篇论文了,同时还在做下下篇论文idea的验证。这样时间是连续的,形成一个闭环,中间不会有空窗期。而且还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互补优化。”
在其他人苦恼于写论文与做项目之间的时间冲突时,江奎开始着手把所有需要完成的事情按照重要程度排序,细分到每一天的早、中、晚,合理分配在自己的时间记录表里。每天晚上,他会对照时间表进行总结,查找遗留问题,并记录一些自己的想法。“要好好利用老师没有给你布置任务的时间,你有完全自由的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这个对研究生生活实在太重要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学习。”
江奎博士的每日任务清单
江奎的导师王中元教授这样评价他:“他很努力,很勤奋,能坐得住,动手能力很强,并且有一套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此次入选‘天才少年’,他的辛苦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这也是他人生当中一个新的起点,希望他继续脚踏实地,做出工作实绩,成为行业领军人物,为学校和学院争光。”
江奎博士的一周计划表
再往前,据华中科技大学率先披露,7月,华中科技大学电信学院2017级博士生廖明辉,及计算机学院本科毕业生武敏颜,二人一起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
其中,廖明辉斩获最高档年薪201万元!而本科应届生武敏颜年薪也超百万元。
廖明辉:坚持把研究方向做透
保持对领域发展的清晰认识
(廖明辉)


目前已累计招募19人
仅5人拿到最高档年薪201万
加上2021年华为第三批“天才少年”名单中上述率先被披露的3名,截至最新,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华为“天才少年”自2019年以来共累计招募19人,其中,全球仅5人拿到华为“天才少年”最高一档年薪201万元,分别是:
钟钊(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秦通(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方向)、
左鹏飞(本科和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
张霁(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
廖明辉(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信学院)。
任正非:国内坚持舀到最上层的那瓢油,
加大了海外留学生的招聘力度
近日,华为心声社区公开了两则任正非的讲话。
一则是9月28日,华为心声社区发布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在2022年优秀人才&“高鼻子”获取工作汇报会上做了题为《敞开胸怀,解放思想,敢于吸收全世界最优秀人才》的讲话。
任正非强调,公司处在战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敞开胸怀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不仅要引进来,还要激发好,更要能干出成绩。我们要主动拥抱不同国别、不同种族的优秀人才,加强对跨专业、交叉学科人才的获取与使用,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他表示,这几年我们的招聘一直在进步,在国内坚持舀到最上层的那瓢油,这个没有变;近两年加大了海外留学生的招聘力度,现在要关注“高鼻子”人才的获取,给予海外研究所更多的预算。
一则在华为中央研究院创新先锋座谈会上与部分科学家、专家、实习生的讲话。
任正非强调,我们要敞开胸怀,解放思想,敢于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其中,有人提出:对90后、95后的人才来说,兴趣带来的内在驱动力超过外在激励的驱动力。我最近在想,能不能在工作当中给他们更多自主权,让他们基于自己的兴趣发挥出更多的创造力,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创新和价值?
任正非表示:第一,这点在华为是尤其能发挥的,因为华为有充足的经费支撑你们做一些基于兴趣的研究和探索。第二,华为既要有集约机制,又要有创新动力。第三,现在年轻人大多数都摆脱了温饱问题,把兴趣爱好作为第一位。不像当年的我们那么有饥饿感,升个官、涨个级、多点奖金,我们就干。现在年轻人很多是为了爱好而工作,你在追寻事业的过程中,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如果是为了兴趣爱好,就别把物质激励看得那么重。年轻人有新生的活泼力量,我们就不拘一格降人才。

据观察者网报道,9月28日,艾伦在领英写道:“你好,华为,很高兴今天能加入这家全球科技公司担任执行主编。在经历了20年漫长的中国之旅后,感觉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我学过中国历史,目前正在断断续续地学习普通话,我的大女儿在广西出生。现在,作为一家世界级的信息技术公司的一员,我感到非常自豪。华为是真正重视合作和创新的公司,这是一种永远的创造力。现在我没有借口不提高自己的普通话了...”

加文·艾伦领英截图 下同
艾伦的领英简历显示,他2004年起加入BBC到2021年9月离职,共有17年的BBC工作经历。在这期间,艾伦担任过多档BBC新闻节目的负责人。
他在简介中说,作为新闻委员会的核心成员和泛BBC高级执行集团的成员,他在BBC高层任职了6年。
观察者网注意到,硕士毕业于剑桥大学历史系的艾伦于2020年完成了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学习项目。
在艾伦加入华为之前,9月1日,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Institut des Hautes études Scientifiques,简称 IHES)在官网上宣布,法国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洛朗?拉福格 (Laurent Lafforgue) 正式加入华为技术法国公司。
作为一家大型跨国企业,华为一直重视对全世界范围内基础科学人才的培养和招募。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