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6日,比亚迪收盘上涨9.24%,并引领新能源车相关产业链个股大涨, 藏格控股、亿纬锂能、赣锋锂业、西藏珠峰、天齐锂业等表现强劲。
事实上,上周五,比亚迪收盘下跌4.83%,技术走势一度有破位的危险,如今比亚迪强势反攻,可能意味着机构资金对其看法发生了重大改变。
促成这一改变的是,周末,比亚迪发布了8月销售成绩单,挽回了机构的心。

8月成绩单靓丽
比亚迪9月3日晚间公告称,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14万辆,上年同期为1.53万辆,同比增长301.8%。本年累计销量为26.65万辆,同比增长192.64%。
整个8月,比亚迪销量高达6.7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卖出了6.1万辆,实现新能源车销量连续5个月增长。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新能源车的日销量已经达到1981台,相当于只需要3天,比亚迪就能超过蔚来一个月的总交付量(5880台)。DM车型8月销售了3.01万辆。尽管被消费者吐槽“交付难”、“订金不给退”等情况,但DM-i车型依旧处于“一车难求”的情况。
海内外投行上调盈利预测
花旗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基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强劲需求和LT成本结构的优势,将其H股目标价由410港元,上调30.7%至536港元,A股目标价亦由352元调升30.97%至461元。
国内的券商见到8月成绩单后也纷纷上调盈利预测,上调目标价,华创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比亚迪.“强推”评级,上调21-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9/104/170亿元(原预测47/101/161亿元),对应增速+15%/+113%/+64%,EPS1.7元/3.63/5.93元,维持目标价360.7元,对应22年PS3.3倍。
海内外分析师纷纷上调比亚迪目标价,意味着机构对其投资价值发生了重大变化,单日大涨9%则是一种交易上的确认。有市场人士评价说,机构开始将其对标特斯拉的估值。
事实上,比亚迪半年报并未让机构满意,这也是此前一段时间,比亚迪横盘调整的原因之一。
比亚迪公布的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取得营业收入908.9亿元,同比增长50.2%,而归母净利润为11.7亿元,同比下降29.4%,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这其中的原因是,比亚迪除了汽车相关业务,还有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业务,以及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其中电池业务的毛利率或有显著降低。有分析称,今年以来锂电上游原材料涨价幅度较大,其中如六氟、碳酸锂都有翻倍的涨幅,电池厂商的毛利率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北上资金已经连续加仓
截至9月5日收盘,比亚迪A股总市值元,是中国市值最大的汽车公司,行业相比,上汽集团仅有2330亿元,长城汽车5718亿元。
今年上半年,早有机构将比亚迪的总市值看到1万亿以上,但半年报的增收不增利,让机构放慢了配置的脚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一哥,北上资金对其配置却明显偏少。截至9月3日,北向资金持仓总市值仅有143.8亿元,位列北向持仓市值排行的第34名。
Wind统计,北向资金2021年开始,加快了对比亚迪的增仓,从2月初的113万股,上升到如今的1600万股,提升了13倍还多。
编辑:JUNT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