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阅尽世间美景后,19世纪的人们是如何描绘他们所见的世界的?丨 21读书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1-08-29 18:23


每周一本书

让阅读,丰满人生

那个“醉心于地图和雕版”的孩子在看什么?在他眼中“灯光掩映下”显得如此宽广的世界又是怎样的?


波德莱尔的《旅行》中的这几句诗反映出19世纪地图和版画中的内容。我们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灯火通明的室内,一个孩子俯身凝视着桌上那幅勾勒出大千世界的图画,梦想着成为一名旅行者、学者或是画家。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们不妨引用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早期的一句话,当他列举“可能激发自然科学研究的诸多原因”时,首先描述的是“当从地图上认出国家或海洋的轮廓时感受到的孩子般的快乐”。……

21读书

图 / 图虫

在那个年代,想把自然界的所有元素整合到一页纸上的想法尽管虚无缥缈,却因为实在太令人印象深刻而得以顽强地开花结果。19世纪风靡一时的地图集就是明证。


要满足这种“汇编全世界”的渴望,全世界大部分的陆地和海洋都必须被探索完毕。这项工作早在18 世纪就已基本完成。在欧美地图集出版业兴起的初期,收集和比较地理数据的热情无比高涨,使得整个行业突飞猛进。


陆地虽然已被发现,但仍然充满未知,这就催生了很多虚构的景观描绘:


一张图纸上可能汇集了天南海北的地理信息,比例尺不统一,绘图手法可能重技巧而轻写实——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实际测量数值始终是一个可用于规范的框架,山的海拔和河流的长度都是其重要指标。


……这些资料就像是切实可依的数据土壤,滋养了当时大为流行的地理信息对比热、信息对比视觉化,进而引发了地理一览图的诞生。这其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驱动因素:探索世界的热情,盛极一时的实证主义哲学的启发,每个孩子童年时期都有的对“尽收眼底”的渴望。确实,拿起一张一览图的既有学者也有愚人,图纸背后既有儿童的好奇也有商人的利益,种种关联错综复杂。


19世纪地图集中常见的一览图正是建立在这些关系的基础上。在这些一览图上,我们既能看到遥远的未知土地,也能看到熟悉的人类城市空间。这些图画中也历历记载着那些充满事业心的出版商、好眼力又有耐心的绘图者,还有他们之间完美的合作。

《苏格兰主要河流长度的比较视图》

有些人认为,这些一览图可能全是直观的数字、名称和图表,应该能够暂时缓解这个时代对知识的狂热渴求。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些一览图向我们展示的是由艺术想象构造的乌托邦,遥远的土地被重新设计为小小的模型,或是图形化的列表。其中的确有一些可以被归入图解的范畴,但这些图解侧重的仍然不是科学的客观事实,而是视觉享受——如何迎合人们对未知土地的幻想。


有些一览图需要制作者展开想象,将来自不同大陆的地形数据整合在一起,更强化了这种幻想的力量。只有极少数图画局限于较小的地理区域,例如《苏格兰主要河流长度的比较视图》,这幅图令人惊叹:几条河流像群众游行一样平行排列,流向装点着帆船的海。这幅图很不寻常,它采用统一的比例,将山峰和河流结合成为一处完整的风景。而一般情况下,把山峰和河流安排在同一版面上时,仍应依据其在单幅图中的比例,即各自按照不同的比例呈现。


……

《苏格兰主要河流长度的比较视图》

尽管山脉被组合在一起产生了奇特的效果,但山体本身还是十分写实的,重峦叠嶂,光影交织,整个山谷和褶皱的景观跃然纸上。有时山体被涂上非现实的奇异色彩,或被描绘成一堆纯粹抽象的尖锥体(虽说锥体在自然界、尤其是火山中很常见),这种在现实和想象之间的来回切换令人十分愉悦。圆锥形风格的山峰也会出现在带有浪漫主义风格但更写实的画面上,埃特纳火山(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冒烟的柱子矗立在喜马拉雅山脉前,山脉由一系列锥形的白色山峰组成,比派拉蒙电影公司标志上的还要尖。


无论被呈现为何种造型,重重山峰排列起来总是有点像风琴键盘上的阶梯,仿佛大自然是一个高妙的风琴手。河流则更多的以系列标本的形式出场,换句话说,像一整组收藏品一般集体亮相。只有一幅画比较特殊,作者将世界上的河流组织成一个围绕内海的圆圈,试图将这些河流样本重新组合成一张地图,这纯粹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虽然采用这种构图便于更忠实地描绘各条河的流经路线,但也产生了几组相当奇妙的毗邻关系:拉普拉塔河旁边就是幼发拉底河,伏尔加河则成了波托马克河的邻居。


将河流进行悬空呈现似乎已成了一条流行的标准,河流在一页纸上排列得满满当当,组成了一种斜边幕布,线的长度与每条河流的实际长短相匹配。这种设计反复出现,有时是竖直的,有时是水平的。竖直时则更令人惊叹,每条河流看起来都像是战利品一样在杆上高悬,河流和溪流以直线或波浪线表示,用细小的变形来表现弯曲和支流。水平排列所有河流可以更直观地比较它们的长度,除了一些河流的名称,一切地理参考信息都被抹去。


……


这些测量数据衍生出的画作有一种纯净而朴素的美感,有着探险传奇的流风余韵。这种美与严格意义上的风景画是很不一样的。正如我们将在本书的很多插图中看到的那样,究其根本就只有山、水以及它们蕴含的巨大能量。一面是矿山巍然屹立,一面是湖水粼粼、大海滔滔,即使我们仍然身陷数值量化这种西方特有的窠臼中,画面上的反差仍然直指人心。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体验到的是山水互动间的张力,这与远东的学者、画家推动的与地理相关的社会思潮不谋而合。


正如17—18世纪中国风景画家石涛在他对绘画的评论中所解释的那样,“山川万物之具体,……此生活之大端也。”我们翻开一册地图集,从一览图中看到的首先是这“大端”,而不是各项数值的比较或五花八门的设计。大量的一览图体现出的正是石涛的理念:山的巍峨守势与水的横无际涯。


……

《约翰逊的非洲、亚洲、欧洲、南北美洲山峰相对高度和河流长度图表》

直到现在,这些活页纸上的奇观仍在向我们轻声诉说着外面世界的故事。有些图没有配文字,有些把文字挤到页边空白处,还有一些则直接写在山峰和河流图上。每个对地图感兴趣的读者都知道,地名是有魔力的。在这些比较图中,这些小小的名字不仅只是被谨慎地排列好,而且还体现出锦上添花的加工,采用斜体字,加上装饰性边框,还会附上许多可参考的数据以及精美图案。


……诺瓦利斯(Novalis)提出“万物有言”的理念,可以说,一览图就相当于这个理念的图画版。例如,在1874 年纽约出版的有阿尔文·J. 约翰逊(Alvin J.Johnson)签名的版画上,陆地被画得像月球表面一样,山峰的名字从山上升起,又像是一场语言的日出。这些图画的真实意图就是创造一个阅读和遐想的空间,让今日的我们能够坐在台灯下,思绪万千,迸发出无限的灵感。


来源丨《斯坦福大学奇幻地理:科学、艺术与想象》让-克里斯托夫·拜伊等 著,21世纪经济报道获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授权发布。

编辑丨陈思 实习生彭雅


赠书福利


《斯坦福大学奇幻地理:科学、艺术与想象》作为一部讲述地图绘制和探索历史的艺术作品,收录了19世纪的著名图表,例如描绘世界上最高山脉的山高图,以及对后世影响巨大的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绘图等。这些精美的版画收藏于斯坦福大学大卫·拉姆西地图研究中心。除了这些引人入胜的图片,书里还包含了对它们的研究和解读。


《斯坦福大学奇幻地理:科学、艺术与想象》

作者::[法] 让-克里斯托夫·拜伊等 著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8月

现在,21君给大家谋福利啦,免费送书!


如何获得?


在本期周末读书下面留言,获得点赞数前2名(点赞数需不少于100)的读者将获得赠书一本,同时,21君会在前二名以外挑选部分留言走心的读者,也免费赠送《斯坦福大学奇幻地理:科学、艺术与想象》一本。


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多的机会,每四期连续赠书的活动中,同一读者只能获奖1次(同一微信ID、手机号、地址均视为同一读者)


我们将在本文留言区公布获奖名单哟~获得赠书的小伙伴记得按照时间留下你的地址,逾时不候喔~


21君

小伙伴们,对于“地理与艺术”,你有怎样的看法呢?

来和我们聊聊吧~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