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8月9日),有消息称电视剧《乡村爱情》中“谢大脚”的扮演者于月仙今日在内蒙古阿拉善拍片时不幸发生车祸,因伤势太重不治去世,终年50岁。
据光明日报,从阿拉善盟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相关负责人获悉,今日凌晨时分阿拉善右旗交警大队接到事故信息,立刻出警。记者刚刚获得的官方通告称,2021年8月9号凌晨3时30分左右,于月仙乘坐的SUV车辆与路上的两只骆驼发生碰撞,事故造成于月仙不幸遇难,司机及其他乘车人受伤,两只骆驼死亡。

警方发布通报
今天下午接近17时,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公安局发布通报称:
2021年8月9日凌晨3时27分,郭某龙驾驶小型客车行驶至S228线443公里500米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境内)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该车乘车人于某某死亡,郭某龙及另两名乘车人受伤。
目前,伤者正在救治之中,无生命危险,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今天下午,电视剧《乡村爱情》官方微博头像变灰,并发微博道:“仙”人已逝,如“月”婵娟……我们敬爱的于月仙老师,亲爱的大脚婶,乡村爱情最亲密的家人,感谢您十几年来的陪伴,愿您安息,一路走好……


著名演员小沈阳发微博悼念:“真是不敢相信,小姨一路走好”。

《乡村爱情》中刘能的饰演者王小利发文:“这样的离开真的接受不了,亲爱的小姨,亲爱的大脚,一路走好。”

此外,章子怡、熊梓淇、孙茜、金燕、辛芷蕾等明星也发文悼念于月仙。章子怡发了和于月仙的聊天记录以示悼念。




就在8月5日,于月仙还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采蘑菇的视频。

在视频中,她戴着粉色的帽子,身着粉色的衬衣,一边采蘑菇一边哼唱着曲儿,状态看上去很不错,没想到4天后,她就因为一场意外离开了人世。
“谢大脚”角色深入人心
于月仙是天津人艺著名演员,毕业于中戏,是德艺双馨的著名演员和导演。
她在《乡村爱情》15部系列电视剧中,因成功扮演了“谢大脚”一角色而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并红遍大江南北。
回顾于月仙经典作品:
于月仙最受关注的角色,莫过于《乡村爱情》中的“谢大脚”。
如今,《乡村爱情》已经拍到了15部,从第1部到第15部,于月仙在剧中塑造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乡村爱情15》于5月在大脚超市开机,刚于上个月杀青。
7月20日,在《乡村爱情15》杀青之际,于月仙还留下了一段动情的感言:
“历经15年一路走来,感谢观众朋友们的陪伴与厚爱,无需多言心中有爱千言万语谢谢支持《乡村爱情》系列的亲们,谢谢您的支持,大人们的陪伴一起慢慢变老,孩子们的陪伴一起茁壮成长!在这个美好时代一起走进剧中我们的乡村生活,细细体味农家的欢乐。”


于月仙1971年4月24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1992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是著名演员。
她从影20余年,曾参演过多部经典影视作品,如《乡村爱情》《水浒传》《理想照耀中国》《青山绿水红日子》等。
她是《乡村爱情》中的谢大脚,是98版《水浒传》中金翠莲,《西游记后传》里的陈五真,是《策马啸西风》里的风四娘,也是《理想照耀中国》中的萨仁……

于月仙也是著名演员、导演赵本山的妻妹。
据她回忆,以前赵本山总觉得自己“形象不错,是个花瓶,吃不了苦,演不了农村戏”,直到有一次看到她在话剧舞台上成功饰演了一个“邋遢的疯女人”,才大为改观。2005年,于月仙在赵本山执导并主演的生活喜剧《马大帅3》中饰演了“范德彪”的房东“刘佩云”;2006年,长篇电视剧《乡村爱情1》与观众见面,她在其中饰演了超市老板娘“谢大脚”。
这个“东北农村大嫂”角色,与于月仙本人的形象气质反差较大。她曾回忆说,曾为这个角色提前到农村去找老百姓聊天,晚上到夜市蹲点观察各色人物。有一天看见一个穿旗袍、戴手套的老大姐深情款款地走来,心里就有灵感了,这就是“谢大脚”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
因于月仙的演绎,很多观众深深喜欢上了这个富有魅力的中年女性角色,2010年,于月仙因此收获了个人演艺生涯的首个专业奖项——第四届华鼎奖乡村题材类“最佳女演员”;2012年,位列第六届华鼎奖“老百姓最喜爱十佳电视明星”。
曾是家中顶梁柱
为弟弟撑起一片天
据扬子晚报综合报道,2019年,于月仙曾与弟弟于英杰合作,耗时5年,创作出名为《爱与热爱,让我们勇往直前》一书。

此书讲述了“姐姐于月仙精心呵护弟弟于英杰,面对人生坎坷,助力弟弟战胜病魔、人生再度起航”的真实励志故事,许多珍贵照片,还是第一次与读者见面。
于月仙共有4姐弟。她是家中老大,另外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年龄最小的弟弟于英杰。
于月仙不仅是家里的“顶梁柱”,还是弟弟的救命恩人。据了解,弟弟于英杰出生于1982年。在他8岁时,突患背部脊柱侧弯的“怪病”。到他18岁时,已经侧弯到了174度。不仅行动不便,肺活量极低,而且危及生命。
为了帮助弟弟于英杰战胜病魔,于月仙和先生著名导演张学松,竭尽所能。带着弟弟全国四处求医。
历经磨难,于英杰最后得以在南京鼓楼医院治愈,18岁重获了新生。
东北风味剧的发展
“乡爱”盲盒受年轻人欢迎
2006年,《乡爱1》登陆央视一套播出。接地气的中国式农村群像、独特的东北风味幽默,不仅让这部乡土剧创下了11%的收视纪录,还斩获了第十届五个一工程优秀电视剧奖,可谓热度、口碑双丰收。

一炮打响后,续集应运而生。《乡爱2、3》陆续推出,并与《乡爱1》一样,都登上了央视一套。
2013年《乡爱6》的卫视联播平台中,出现了江苏卫视的名字,这是东北风味剧《乡爱》系列制作以来,首次登陆南方电视台。《乡爱6》中,赵本山、小沈阳师徒齐上阵,显然也是为了安抚观众,顺利助《乡爱》系列“南下”。遗憾的是,这部来势汹汹的“南下”之作并未收获理想成绩。
生命力旺盛的《乡爱》并未就此停下脚步,而是再接再厉,在“网化”后,打开了新局面。
2015年推出的《乡爱8》上线腾讯视频,创下34.3亿网络播放量。一项令人意外的数据是,该剧主力观看人群是年轻人,其中10%的观众为17岁以下的年轻人。
跟年轻观众打成一片,《乡爱》系列开了中国乡土剧的先河。成功背后,离不开年轻观众的大力支持。
3月5日,拍了13季的《乡爱》宣布推出盲盒周边。作为《乡爱》系列的首款盲盒,这款手办以剧中5位人气角色刘能、谢广坤、赵四、谢大脚、宋晓锋为原型,单组预售价236元,一放出来就被抢购一空。

在官方旗舰店上查询可以发现,这款预售款盲盒从预付定金到发货,中间要等大约半年,时间成本如此之高,却丝毫不影响《乡爱》粉的消费热情,首售即一抢而空。
来 源丨光明日报、南方都市报、封面新闻、成都商报、扬子晚报、新剧观察(明月帆)、澎湃新闻、公开资料

本期编辑 阿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