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晚间,古井贡酒(000596)拟启动89亿智能化技改项目(下称“智能园项目”)的消息引发业界震动。
根据公告,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6.66万吨原酒、28.4万吨基酒储存、13万吨成品灌装能力的现化智能园区。
投资89亿加码智能化技改项目
可行性研究研究报告显示,智能园项目用地面积12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04.8万平方米,总投资89.24亿元,预计建设期为5年,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
记者关注到,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货币资金为37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亿元。知名财务专家方烈告诉记者,古井贡酒现金流充足,成长性高,且资金成本较低,再加上项目投资周期较长,本项目的资金来源应不成问题。
智能园分为浓香酿造原粮及制曲区、浓香酿造一区、浓香酿造二区、陶坛储酒区及不锈钢酒库勾调区、包装物流区及动力能源、污水配套区、辅助配套区等七大区域。其中,浓香酿造原粮及制曲区与浓香酿造一区占地面积最大,分别为20万平方米、35万平方米。
公司表示,智能园项目旨在实现白酒“智能制造”,通过全流程的自动化作业和智能化控制,实现智能配料、自动上甑、自动摘酒等工序运行自动化、控制数字化、生产现场基本无人化;与此同时,园区建成后,将加大“酒文化、酒生态、酒旅游”品牌宣传,增加绿色、生态、智能等景点资源与文化承载体。
据介绍,项目盈利指标良好。在经济效益计算期内,经营期年平均收入148亿元,年均利润总额为38.6亿元,年均净利润为28.9亿元,总投资收益率为43.23%,净利润率为 19.54%,全部投资回 收期为 8.54 年(含建设期)。项目可吸纳直接就业人数为680 人,间接就业人数千人,能部分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中国白酒理性消费时代的到来,名优白酒深受青睐。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优势产区集聚效应不断放大,未来白酒进入到“品牌”竞争和“规模”竞争的时代,行业 “马太效应” 愈加凸显。
作为中国老八大名酒企业,古井贡酒在中国白酒二线品牌排名靠前,且雄踞安徽白酒龙头多年。公司于2016年收购湖北白酒品牌黄鹤楼酒业有限公司,并在2018年完成集团百亿目标后开启“双品牌双百亿”目标,深入推进战略5.0落地实施。
专家称对拉动当地GDP作用较大
记者关注到,近年来白酒企业推出技改项目的案例不在少数。
2017年12月,贵州茅台决定投资建设“十三五”中华片区茅台酒技改工程及其配套设施项目。项目总投资估算约35.59亿元,计划建设制酒生产房23栋及其配套设施,建成投产后将新增5152吨/年茅台酒基酒生产能力;酒库20栋及其配套设施,建成后将新增26000吨基酒贮酒能力;制曲厂房8栋及其配套设施,建成投产后可配套7168吨茅台酒制酒的用曲需求量。
2016年,泸州老窖开始投资实施酿酒工程技改项目,计划 2025 年完成二期工程全部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预计约74亿元。
2017年10月,五粮液启动10万吨酿酒生产技改项目一期工程及30万吨陶坛陈酿酒库一期工程项目,确保“十三五”末五粮液的市场投放量达3万吨,并且未来将实现原酒储存三年后再包装投放市场,充分释放白酒的时间价值。
方烈告诉记者,白酒企业多为国有控股,且资金实力雄厚,上马技改项目在提升自身产能和智能化水平的同时,更大程度上可能是为了拉动当地GDP。本次古井贡酒的技改项目投资金额较大,短期内可能会消耗公司大量资金,增加财务成本,投资者需警惕后期是否会影响分红比例。
方烈表示,目前白酒企业品牌阵营已基本成型,未来我国白酒行业的市场份额将继续向优势品牌企业集中。相比于技改项目,白酒企业更须在品牌营销、治理结构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