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牛市警钟 券商股红旗还能扛多久?

2014-12-10 08:57

  昨日,在连续上涨中亢奋不已的大盘经历惊魂一刻。午前保持上行态势的沪指午后突然跳水,从3091.12点直泻而下。尾盘多只券商股由涨停或接近涨停变为跌停。最终,沪指大跌5.43%,深成指大跌4.15%,两市合计成交12665亿元,刷新单日成交历史记录。

  不同于以往的上涨行情,本轮牛市的高杠杆操作特征明显,这也容易导致指数及龙头个股的快涨快跌。此前投资者在指数毫不停歇的上涨脚步中受益颇丰,昨日则体会到了本轮行情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快速调整。此次暴跌,无疑对投资者敲响了风险控制的警钟。

  不过,多家券商仍在昨日大跌后看好后市表现。申万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就认为,无风险利率下行和改革预期等本轮牛市的基本逻辑并未改变,市场有望在充分调整后寻找新的改革亮点作为继续带领指数上行的新龙头。

  融资盘风险悄然积聚

  事实上,早在昨日A股开盘前,诱发本轮调整的利空因素已在积聚。12月8日晚间,中国结算发布《关于加强企业债券回购风险管理相关措施的通知》,大量企业债面临无法新增杠杆甚至降杠杆。此举直接冲击债市,同时对券商融资业务的资金供给带来间接影响。

  华泰证券就认为,《通知》逼迫债市去杠杆,固收类产品面临大额赎回压力,直接效应是流动性较好的资产面临变现压力。由于单边预期强烈,债市流动性可能枯竭,流动性更好的股票资产可能被变现。

  某大型券商信用交易部人士表示,券商为信用交易部门提供的自有资金中,除现金外相当部分来自于自营持有债券资产通过质押回购融得的资金。在中国结算此举之后,券商该部分资产的融资能力将下降,从而间接影响两融业务资金供给增速。据上市券商半年报数据,两市上市券商自营债券在净资产中的占比达62%。

  即使不考虑中国结算上述举动,作为本轮行情的重要参与力量,两市融资余额的增长正在加速接近阶段性瓶颈。周一两市余额达9079亿元。当日融资买入1953亿元,两市成交总额占比逼近20%。无论是规模还是在总成交中的占比均创历史新高。而根据券商测算,按照目前券商净资本水平,能够支撑的两市融资余额将在一万亿出现瓶颈。

  随着券商两融“弹药”出现匮乏,持续流入市场的融资资金增速将放慢。同时,前期融资持仓的投资者可能因无法获得展期而需要卖出股票降杠杆。由此来看,增量杠杆资金对行情的支持力度正在逐渐减弱。

  进场与离场 股市并非提款机

  在此前大盘及券商股屡创新高的过程中,外资资金和产业资金正在逐渐降低仓位。11月份以来,在港上市的A股ETF几乎全线出现资金持续流出,其中最大的合成A股ETF安硕A50自11月24日开始出现赎回以来,至上周五,基金规模减少10.08亿份,累计净流出资金超过100亿港元。山西证券、方正证券、海通证券等也在近期屡遭大股东大幅减持。

  与此同时,中小投资者却在加速进场,新开户数及交易活跃度不断上行。

  中登公司最新周报显示,上周(12月1日至5日),两市新增股票账户59.83万户,创2009年8月来新高。在前一周两市新增开户数创2011年4月新高之后,上周新增开户数再度环比大增62%。此外,上周两市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为2433.63万户,占期末A股总账户数的13.58%,占比较前一周11.35%的比例再度放大。

  有券商投顾表示,外资和产业资本有追求绝对收益的内在需求,累积相当幅度浮盈后暂时离场无可厚非。中小投资者看好牛市前景进场,也不必在意指数的一时波动。但对于因为近期股市出现财富效应而跟风进场的新股民来说,应当时刻牢记股市并非提款机,没有只涨不跌的神话。以免在大盘深度调整中进退失据,成为在牛市中亏钱的悲情一族。

  券商看好调整后行情

  尽管昨日大盘大跌,但券商分析机构仍对牛市抱有信心。申万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就认为,支持本轮行情的基础主要有两点。一是无风险利率下行带来全社会范围内的资产再配置,最近央行降息强化了这一现象,因此直接触发行情提速。二是社会各界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抱有充分信心。

  李慧勇认为,上述两点经过前一段时间的行情演绎,已得到市场各方的充分认同。目前上述两大牛市基石并未改变,牛市前景值得持续看好。

  李慧勇同时表示,在改革预期中的牛市应当围绕改革红利展开。前期行情资金集中在金融板块,对“一带一路”、公共事业改革、国企改革、盘活土地等改革主题尚未充分挖掘。在大盘完成调整后,上述板块有望涌现出新的领涨龙头。

  昨日,大盘行情风云突变,上证指数盘中最高涨至2.35%后转身大幅跳水,收盘跌幅达到5.43%,3000点也在一日之间得而复失。

  急跌的市道,令所有板块均承受重压。昨日,两市无一板块收盘报红。作为本轮行情领头羊的券商板块也难以幸免,而且其作为风向标最受投资者关注。

  半日火焰半日海水

  券商股昨日的表现可谓“半日火焰、半日海水”。早盘,整个板块表现依然延续近期强势格局,西南证券、宏源证券、招商证券、西部证券、长江证券、方正证券、中信证券等半数券商股均有封上涨停的记录。不过,午盘之后券商板块整体走弱,多只个股大幅杀跌。截至收盘,仅有西南证券守住涨停,宏源证券、海通证券、中信证券分别报涨8.73%、7.35%、4.08%,其余15只个股均跌3%以上,东北证券、国元证券、国海证券、山西证券4股则以跌停报收。

  早盘和午盘泾渭分明的表现,也令券商板块当日出现较大的振幅。除海通证券、西南证券、宏源证券外,其余16股的振幅均超出15%,西部证券、长江证券、方正证券、广发证券等振幅甚至在20%之上。

  较大的振幅也撬动了券商股的筹码,当日不少个股的换手率明显放大,如太平洋的换手率达到23.14%,远超近5日的平均水平,显示获利筹码或解套盘明显在松动。

  获利盘兑现引发杀跌潮

  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券商股再牛也逃不过此命数。综合分析,多数分析人士认为券商股这波杀跌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作用所致:

  一、获利盘和解套盘规模套现。就大盘而言,沪指上涨到3100点附近后,已进入一个大的密集成交区。这也是2011年4月的高点区,市场整体承压显而易见,券商板块也不例外。另外,券商股作为本轮行情的“旗手”,连日受到增量资金的追捧,而随着多股股价的短期翻番,获利资金开始有强烈的变现需求。因此,市场风向稍变,获利盘容易踩踏出场,导致券商股量增价跌。

  二、机构资金大量离场。券商股总股本大多在30亿股以上,没有机构资金入场作为推手,券商股很难风生水起。反过来说,机构资金一旦釜底抽薪,券商股行情也难免潮落。

  沪深交易所昨日盘后公布的成交公开信息显示,多只上榜券商股的卖出端均出现机构资金的身影,宏源证券、长江证券、东北证券、国海证券、国元证券、海通证券、西南证券等均有机构席位大手笔抛筹。部分个股甚至遭遇机构的联手出货,如当天收跌5.83%的长江证券,该股遭3个机构席位分别抛出3.7亿元、0.9亿元、0.8亿元,合计占成交总额6%;西南证券、海通证券等也遭到机构联合抛售。

  三、融资盘“多杀多”。19只券商股均为融资融券标的,在当前融券操作实用性不强的情况下,融资买入便成为投资者介入券商股的主要手段。从近期的融资融券数据来看,券商股的融资买入额均有倍数增长,可以说加杠杆是导致券商股持续高举高打的原因之一。而当市场分歧开始出现时,杠杆因素也容易诱发多杀多,造成券商股跌速加快、跌幅扩大。

  四、股东减持跑得快。随着年度业绩窗口临近,多数券商股股东趁券商股股价大涨之时套现离场,目的或为增厚业绩或为扭亏等。比如,随着海通证券股价节节攀高,作为公司股东之一的兰生股份开始接连减持套现,在今年累计的四次减持中,兰生股份共减持海通证券2000万股,预计获得利润超过公司2013年度净利润400%以上。广发证券股东之一的华茂股份、国海证券股东之一的中恒集团等均与兰生股份有着类似的减持行为。可以说,这种大小非减持手法也是抑制券商股持续高涨的一道障碍。

  后市行情还有料

  虽然券商股昨日遭遇了本轮行情中的第一次较大打压,但不少市场人士仍然看好券商股的后市。

  申银万国分析师何宗炎认为,券商股中长线仍有100%~200%的上涨空间,主要理由是增量资金猛增(开户数、银行理财资金政策放松)与大股票轮动的良性循环。

  整体上看,A股交投趋向活跃,两市成交量大增成为新常态,最受益的板块当属券商板块,无论市场涨跌,成交量扩大明显有利于提高券商的经纪业务业绩。加上融资融券以及未来的期权等创新业务带来的明显收入,券商股长期看好的投资逻辑仍未发生变化。根据相关数据统计,11月24日以来可公开阅读的56份证券行业研究报告中,多数机构均唱多券商股。

  不过,未来券商股可能会出现分化。目前,券商股被普遍认为开始步入“稍息”行情,投资者可耐心等待机会出现。(综合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