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29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肖捷报告了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
他表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落实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预算决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效推进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态势。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好于预期,城镇就业平稳增加,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较快增长,质量效益回升。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肖捷称,将继续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全国人大有关决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把握稳和进的关系,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到深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确保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实施好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
不折不扣落实已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措施,及时查处违法违规乱收费、乱摊派行为,增强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抓紧研究建立财政补助事业单位收费目录清单制度。进一步加强地方库款运行监测,督促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更好释放资金和政策效应。拿出更多优质资产,通过PPP模式引入各类投资,回收资金继续用于新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实现良性循环。引导政府投资基金重点投向公共服务、脱贫攻坚、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大对“中国制造2025”的支持力度。
(二)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督促地方加强专项奖补资金分配和使用管理,严格按规定用于职工分流安置工作,确保完成煤炭、粗钢去产能任务。继续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相关工作。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今年年底前实现统一开具高速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发票,支持部分地区开展供应链体系建设、发展冷链物流。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
(三)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继续分领域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研究制定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方案、健全地方税体系改革方案。研究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启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动转移支付设置与财政事权划分相适应。加强预算绩效全过程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扎实推进民生事业建设。
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推进脱贫攻坚,支持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继续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实现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改进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逐步开展门诊统筹,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加强社会救助政策和资源统筹,指导各地科学制定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方案,确保与扶贫标准有效衔接。督促各地用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落实公共租赁住房政策,保障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密切关注基层财政运转情况,统筹运用现有财力渠道,积极支持困难地区做好基本民生兜底工作。
(五)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严格执行预算法和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督促地方强化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加快存量政府债务置换步伐。坚持堵后门、开前门严控增量,坚决堵住违法违规举债的“后门”,地方政府一律采取发行政府债券方式规范举债,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同时,开好合法合规举债的“前门”,适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分地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稳步推进专项债券管理改革。积极稳妥化解累积的债务风险。督促地方落实主体责任,加大问责追责和查处力度,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做到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加快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督促金融机构合规审慎经营,切实加强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