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德勤发布全球IPO半年排行榜:纽约领跑 沪深港紧跟

来源: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2017-06-27 20:28

证券时报记者     吕锦明


27日,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德勤(中国)在深圳发布了《中国大陆及相关新股市场2017年上半年回顾与展望》的报告,指出受到中国内地监管机关对新股发行的支持,以新股融资额计算,2017年前6个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领先于香港交易所,但尚未能够超越纽约证券交易所。


德勤表示,虽然申请赴港上市名单数量充裕,预期今年余下时间香港新股市场将会持续活跃,而且通常最后一季度为新股上市的高峰期,但是由于预料大型新股数量减少,而未来新股融资额普遍较小,香港的排名很可能仍将会排名在纽约之后。


2


德勤中国管理层合影(从左到右依次为:李渭华、欧振兴、黄玥)


创业板撑起香港新股市场半壁江山


德勤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预料香港会录得69只新股,融资总额大约为53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9只新股融资额436亿港元分别增长77%和23%。德勤表示,尽管今年上半年只有3只大型新股上市,然而中小型新股在市场非常活跃,数量较去年显著增长。


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联席领导合伙人欧振兴指出,香港中小型企业热衷于在港股创业板上市,“这一点从上半年创业板新股数量和申请上市宗数均超越主板的数字中可见一斑。这也是创业板自1999年成立以来上市宗数的半年新高。”他分析称,从目前港股上市申请的情况来看,这种势头很可能会持续至下半年。“与此同时,受到美国加息、欧元区多国选举以及发展不确定性影响,特别是与英国脱欧谈判有关,都令到前6个月市场上鲜见大型新股的身影。”


A股新股“堰塞湖”压力大大缓解


至于内地A股市场方面,德清估计截至2017年6月30日,新股数量和融资金额均预计会由去年同期的61只新股融资288亿元人民币增加三倍,至今年上半年的252只新股融资1276亿元人民币。截至目前来看,上海主板仍然为最活跃的市场,深圳创业板紧随其后,这也是今年第一季度以来的趋势。


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A股资本市场华南区领导合伙人李渭华表示,“A股市场新股发行得到监管机构的大力支持。今年首6个月的新股数量很大机会超越2016年全年,这也将会是自2011年同期以来,新股表现最出色的一年。”她指出,虽然6月份录得较少新股发行,然而等候审批上市的申请企业数量已经大幅下跌至550多家。李渭华对这些申请上市企业未来最快12-14个月内可以全数完成上市表示乐观。


德勤预计,2017年全年A股市场将有约420到480只新股,融资额至少达到2600亿元人民币,这也意味着下半年A股IPO发行数量将会稍为放缓,但是同时融资金额会受惠于2至3只大型地产和金融服务新股而增长。中小规模的制造和科技行业仍会在发行数量上处于领先。


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A股资本市场华南区合伙人黄玥认为, A股纳入MSCI指数要到明年6月才正式运作,长期有助于再进一步将A股和H股的估值差距拉近。


“一带一路”有助吸引东南亚企业来港上市


就全球新股市场来看,今年上半年纽约证券交易所完成了包括Snap在内的3宗超大型新股的融资,同时也受惠于今年初特朗普总统就职上任利好美国股票市场。而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均双双以新股发行数量推高融资金额取胜香港。


德勤预计2017年全年,香港大约有140到150只新股上市,融资额约达1500亿港元。主要是预计有2至3只超大型中资金融服务和科网企业新股上市,并由超过140宗上市申请企业的名单支持,此外香港新股市场的发展也有赖于美联储、欧元区经济政策和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政策支持。


欧振兴指出,香港股市因强大的国际投资基础和高估值,对一些东南亚企业来说,尤其是那些将会受惠于“一带一路”政策,以及在本土股票市场估值较低的企业具有吸引力,预计这些企业大部分是来自基建和消费零售行业。他强调,香港要能够维持作为亚太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共同市场,关键是要加强为来自不同行业、规模和司法权区的企业的融资能力,以及提供创新产品服务。当中包括需要为目前无法从现有的2个板块市场申请上市的高潜力、高成长公司打造全新上市融资机制。“这将会是吸引更多不同类型的资金,尤其是国际基金继续进驻市场的其中一个要素。香港并需要抓紧粤港澳大湾区通力协作发展的契机,借此机遇引入更多资金投放市场。从长远来说,整体规划会有利更多大型新股在香港上市。”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