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莫琳
2025 年 8 月 8 日,备受瞩目的 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幕。
本届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汇聚全球 200 余家顶尖机器人企业,展示超 1500 件前沿展品,百余项重磅新品集中首发,全面呈现人形机器人迈向“量产元年”的技术图谱与产业趋势。
在这场机器人领域的全球盛会上,首程控股(0697.HK)多家被投机器人企业集中亮相。
公开资料显示,首程控股重点关注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方向,于2024年参与设立并管理“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规模总计100亿元人民币。在机器人相关领域,已投资的宇树科技、银河通用、松延动力、星海图、加速进化等头部企业均在本次大会上亮相。
首程控股机器人领域投资人告诉记者,今年参展企业的整体心态,可以用“从概念导向转向工程导向、从炫技展示走向场景真实”来概括。这一心态的变化,反映出人形机器人产业正经历一场从“验证期”走向“交付期”的系统性跃迁。
该投资人进一步指出,从近期各个头部机器人官宣量产订单的动作来看,企业心态的变化不仅是对短期展会策略的调整,更是整个产业范式转型的缩影——从“能不能做”到“能否落地”,从“解决问题”走向“重塑场景”,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真正意义上的交付起点。
例如松延动力(Noetix Robotics)自研的N2平台,兼具高能效驱动与复杂地形适应能力,正在向家庭与服务场景拓展;其“小诺”机器人则集成实时面部表情识别与自然语言交互,探索情感陪伴与康养辅助等高频需求场景。
此外,具身智能系统也正从展会演示走向“千场景百方案”的行业验证。云深处科技(DEEP Robotics)的绝影 X30 机器人,已在电力换流站实现千小时以上的稳定巡检运行,验证了产品的工程可用性;银河通用(Galbot)则在北京实现智慧零售机器人全年值守运营,以一“人”完成万人取货任务,成为从模型验证走向商业闭环的范式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机器人企业正在从主机厂孤立突破走向上下游协同创新。上述投资人指出,机器人企业不再单打独斗,而是与感知、算法、驱控、传感器等供应链企业形成联合体。例如墨现科技以高精度柔性传感器赋能人形机器人“手指感知”能力,成为人机交互底层能力的关键一环。多家主机厂也在积极构建开发者生态,以标准化接口推动模块复用与生态共建。
在这一转型过程中,首程控股(0697.HK)也在不断调整其投资与产业赋能策略,以期更好地帮助机器人企业尽早实现技术落地。以被投企业万勋科技为例,首程不仅在资本层面持续支持其从自动驾驶延展至机器人自动充电场景,还协同城市资产和运营资源,助其在成都ICD落地全国首个面向公众的“机器人+停车”自动充电体验站,实现了机器人从“场景验证”到“服务运营”的重要跃迁。这种“资金+场景+产业链”的全周期赋能模式,正是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加速落地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