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金

创金合信基金2023策略会港股及海外专场举行 投研团队共话大消费、医药、互联网等行业投资机会

2023-02-06 14:51

1月30日至2月6日,每晚八点,创金合信基金2023不一样的新年投资策略会”,以全网直播的方式在线举行本次策略会分为8个专场,包括宏观、权益主题、权益行业、固收、港股及海外、指数量化、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创金合信基金投研团队联袂四大券商首席、财经KOL(关键意见领袖)与投资者代表一起,回顾2022年市场展望2023年宏观经济形势挖掘投资机会

23日晚8点到9点举行的港股及海外专场,创金合信基金首席量化投资官兼量化指数与国际部总监董梁、创金合信港股通成长基金经理李志武、创金合信大健康混合基金经理毛丁丁、创金合信港股互联网3个月持有基金经理助理郑剑以及创金合信港股通大消费基金经理刘洋,回顾2022年的港股市场,讨论2023年港股市场走势,分析消费、医药、互联网等行业的投资机会。五位专家回答了投资者代表的相关问题。会议由刘洋主持。

图片1.png 

董梁:此轮港股反弹或尚未到顶

刘洋2022年港股市场表现如何?

董梁:我先介绍一下港股市场与其他市场的不同之处。投资人构成方面,国际资本在港股占比60%-70%,而A股、美股等以国内投资人为主。地缘政治、国际市场金融政策变化会对国际资本产生较大影响,从这个角度看,港股是一个缺乏稳定器、缺少锚的市场。

回顾2022年,港股整体走出了过山车行情。2022年10月,港股遭受十年未见的大幅抛售,恒生指数一度下探到14,000多点,跌回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低位,不过在极端负面的情绪得到宣泄之后,港股在去年11月初展开了一波非常强劲的反弹,到2023年初,恒生指数涨幅达40%,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60%。

进入2023年,随着美联储升息缩表边际减缓、乌克兰危机日趋可控、疫情防控优化、内地与香港全面通关,再加上政府对于稳经济稳增长的决心,中国经济有望温和反弹,港股或呈现震荡上行的行情。

投资人问我持有的港股基金被套了30%,港股反弹之后,是应该赶紧赎回还是继续等待? 

董梁:港股本身是一个缺少稳定器的市场,所以在往上或往下的趋势性行情中,有时候会出现极端情况。自去年11月以来的反弹幅度较大,且没有出现大的回调,这两年入场的大多数港股投资者,除了去年低位入场的以外,绝大多数投资者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反弹之后,投资者确实面临选择——阶段性地落袋为安还是继续持有?

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在2023年有望温和反弹,而绝大多数在港股上市的权重股,其主营业务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因此港股的基本面今年大概率会有所好转。

再看投资人的仓位情况。去年10月,不少国际投资人清仓式抛售港股,在此后的市场反弹中,确实有一些资金回流,但国际主动投资者对于港股,包括对在美国上市的ADR大中华概念股,还没有出现大幅建仓的行动,也就是说,其仓位偏空。因此较有可能的情形是,港股若出现一定回调,踏空的资金可能会回来补仓。从这个角度看,未来一段时间即使港股出现回调,预计回调的幅度不会太大,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结合宏观基本面投资人仓位情况,此轮港股反弹或尚未见顶,不急需使用资金的投资者或可以继续观察后再决定

图片2.png 

上图为创金合信基金2023新年策略会港股及海外专场现场。

李志武2023年港股投资可沿基本面复苏找机会

刘洋展望2023年的行情,复苏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关键词,请问复苏将呈现什么样的节奏,大概率会在哪些行业展开?

李志武:一个典型的熊牛转换周期,大概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由熊市往上走,在政策等外围因素的影响下,估值率先得到修复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由基本面改善引发的,经济面的好转带动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第三个阶段更有可能是经济进一步加速,叠加估值进一步上升的戴维斯双击,一个走向全面牛市的阶段。

虽然去年港股创下阶段性的估值新低,从去年10月底以来,恒生指数反弹了大概40%,但各个行业、一些重要公司的反弹幅度和节奏,与指数不同步,其中的结构性差异特别大。

第一个阶段——估值修复在去年开始,已经阶段性实现,甚至或接近尾声。恒生指数在去年3月达到低点,其后缓慢复苏五月,又于三季度出现大幅探底,四季度反弹,但是以创新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公司,见底时间早于大盘。去年5月,一些创新药龙头已经见底,从2022年5月到至今,部分创新药龙头公司股价涨幅已超过2倍,甚至3倍,所以说第一波复苏在生物医药行业已经率先开始。此后,地产政策的放松,导致地产股出现大幅上涨;互联网在去年四季度带领大盘及权重股的上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对消费股的拉动。

2023年市场最希望看到的是基本面复苏。从公司的盈利角度来看,是不是能出现比较好的拐点或者增长,还是值得期待的。今年的政策以稳增长为主,我认为可以关注几个方面,第一个是传统的顺周期行业。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的背景下,一些传统顺周期行业可能会迎来典型复苏走势,如金融地产、基建、建材等。第二个是结构上的一些亮点,有些行业之前调整较多,在结构性的刺激下,可能会出现加速上涨,如工程机械、火电产业链等。第三个主要是一些消费类公司,尤其线下消费,今年可能会出现比较好的增长。概括说,今年从投资和消费这两个角度,寻找一些复苏的机会,投资成功的概率更大。

投资者问:基于中长期的视角,您更看好哪些行业的发展?

李志武:做投资需要着眼于长期,要看未来,所以寻找符合国家政策发展趋势的行业和公司,是投资的重要目标。

从中长期看,未来港股有几个方向值得特别关注。第一个是以创新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类公司。随着国家政策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一批具有成长性的公司和代表性的产品相继出现,这些公司无论是在技术实力、产品管线推进的力度,还是在国际化方面,都做得很好。未来这些公司是中国生物医药类行业发展的领头军,而且当下市值规模都比较小,相比海外的生物创新药龙头公司,成长空间大。

第二个是与国家转型升级战略相适应的方向,会细分为很多行业,如信创、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第三个是以国家安全为代表的投资机会,如与能源安全、信息安全、必要的战略物质安全相关的领域,这些都是未来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我国需要补足的行业、板块、技术方向。

刘洋:可选消费或在2023年港股大消费复苏周期中弹性较大

刘洋:关于2023年港股市场的复苏节奏,我从大消费的角度谈谈看法。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消费领域大概率会逐步复苏。疫后复苏预计会呈现较为明显的节奏,一开始是压抑了最久的需求最先复苏、比如餐饮、啤酒、航空、旅游、博彩。这些领域的复苏是消费场景恢复带来的,预计复苏最明显、弹性最大,持续时间或也更长。然后是与收入预期有关的需求复苏,经济开始复苏后,收入的预期变好,会带来一系列生活消费水平的提升,比如家具家电、体育服饰、健康食品、游戏外卖、文娱媒体等。最后是一些必选消费品类的复苏,因为相对于可选消费,必选消费疫情期间受到的影响较少,所以复苏周期的弹性会小一些。不过,随着整体经济复苏,大宗商品的成本下行,必选消费的相关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大概率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当前大消费板块估值从底部反弹不少,投资者会担心行情持续性问题,我认为消费板块疫后复苏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估值修复可能已经基本接近尾声;第二阶段主要看基本面,这个阶段通常持续的时间较长,且空间较大,也最考验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当前市场或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切换期,基本面复苏仍需要时间才可以看到,所以投资时需要更有耐心;第三阶段,全球经济复苏节奏不同,中国作为最先复苏的经济体,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港股或会迎来全球资金流入带来的流动性进一步修复。

投资者问:请问A股也有消费板块,我们为什么要去投资港股?

刘洋:在消费领域,A股与港股涉及的细分板块不一样。白酒、医美、免税、家电等是A股消费中比较重要的板块。港股中没有白酒,但是涉及的消费行业更加丰富和多元,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费都有。衣,有体育服饰;食,有连锁餐饮、茶饮、酒馆;住,有连锁酒店;行,有新能源汽车等基本消费,有让生活更美好的行业,如外卖、文化媒体、游戏、盲盒等各种可选消费,还有让身体变得更健康的创新药、连锁医院、辅助生殖、CXO及其他生物制药公司。

预计2023年消费行业大概率呈现复苏态势,对于港股的消费板块,尤其是可选消费,或是复苏周期中弹性比较大的。

        毛丁丁:行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更看好科技属性强的医药细分领域

刘洋疫情影响减弱,预计会给医药行业带来短期机遇和长期复苏,在这里我替所有医药持有人问一个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医药基金什么时候能够回本?

毛丁丁:估计大多数持有人买的是主要投资于A股的医药基金,首先对A股的医药行业做一个简单的复盘,过去十几年,医药行业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2018年以前,当时A股的医药行业并不具备清晰的产业逻辑。2018年以前,医药行业不缺牛股,但都以消费品为主,没有自己的产业逻辑。医药应该是由技术驱动、具有科技属性的行业,但是2018年之前的市场没有体现其科技属性,当时医药产业配置效率较低。

第二个阶段是2018-2022年,这五年国内的医药行业经历了非常剧烈的变革,政策在给医药行业立规矩——让那些能真正解决临床问题的企业,获得政策、产业、资本的支持,从而行业有了较为明晰的产业逻辑。2018年港股的18A板块启动,正是对标了美国的纳斯达克生物指数。

2019-2021年的医药牛市或者说特殊产业红利期,市场给予医药行业整体较高的估值。不过从2021年2月到2022年的9月,医药板块剧烈下行,开始了去泡沫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但我认为医药板块调整的主要矛盾是产业政策周期。

站在当前时点,对于A股和港股的医药板块,首先,经过五六年的政策梳理,产业发展逻辑较为清晰,这个阶段负面的冲击基本上已反映在股价中。在这样的产业环境中,具备竞争力的医药公司会发展壮大,并得到市场认可,获得比较高的市值,驱动整个医药板块,不管是A股还是港股,上一个新台阶。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医药基金什么时候回本,我很难给出一个绝对的结论,但是我认为站在这个时点,行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很多优质公司有望逐步成长,带动板块上行,所以长期看,投资者可以有更高的期待。

问:考虑2023年的经济环境,您在全球范围内最看好哪些医药领域的细分机会?

毛丁丁: 第一个非常看好的,不管是港股还是美股、尤其是美股,一些中小市值的、科技属性强的生物医药公司(美股中市值大的医药公司股价有些创了新高,但2022年中小市值公司跌幅较多,且没有反弹)。经过一轮流动性和疫情的洗礼,在美股较为成熟的生物产业背景下,新技术会催生非常多的新公司,这些公司在流动性回归的时候,其市值弹性、新的产品管线的推进,有望为投资者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

这里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数是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该指数成分股以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为主,可以作为一个观测指标。具体到领域,在中枢神经、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SH)、基因疗法等领域,均会有很多突破性的进展,可以关注。

第二个是医疗消费品,过去几年,不管是消费场景还是消费信心,都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随着全球的人员、物资、技术、流动性的恢复,消费场景和消费信心会得到恢复,美股中那些让大家更美、看得更清楚的领域反弹较少,相对有不错的投资机会,包括医美、眼科、牙科等。

郑剑:看好互联网公司中渗透率比较低的细分行业

刘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请问,互联网公司的业绩,大概会在什么时间表现得比较好?

郑剑:先回顾近三年互联网公司业绩的走势,可以看到行业增速在2021年的2月份见顶以来,至2022年底一路下滑。从数据看,互联网公司业绩的底部在2022年的年中。

2021年的2月开始,互联网行业面临着各种政策监管的压力,包括反垄断、对平台经济资本无序扩张的限制,教育双减,国家数据的安全等,这些政策深刻影响相关公司业务的开展。再叠加疫情的影响,互联网公司业绩表现不太好。

另外,从估值端来看,美联储加息、地缘冲突等,导致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风险偏好的下降,互联网企业估值收缩。所以,在业绩下行和估值压缩的过程中,互联网公司的股价,跟随业绩增速一起,一路下跌到2022年年中。

什么时候互联网业绩会变好?当前,无论是业绩层面,还是估值层面,都能够看到在好转,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美国的加息节奏等比较充分地反映在当前的估值中。2023年,互联网公司经营活动有望回到常态,同时业绩回归常态,至于未来是否能够重回高增长,还需要时间继续观察。

互联网涉及很多细分板块,您最看好哪些板块?

郑剑:从产业的角度来讲,我比较看好渗透率比较低、渗透空间比较大的行业,如本地生活、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出行,还有像金融科技等互联网垂直领域内的细分方向。这些方向属于比较传统的互联网投资模式,商业模式较成熟,行业渗透率还不高,用户与商户的渗透空间较大,成长性较好。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一些比较成熟的行业,比如游戏、电商、社交等,成长性会差一些,但优势在于估值较低,现金流较好,这几年受一系列对行业发展不利的因素影响之后,其ROE(净资产收益率)仍处于改善的过程当中。其中估值低、ROE处于改善过程中的公司,有不错的投资价值。

微信公众号

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一个全新媒体平台,覆盖报纸、网络、广播电视和社交媒体渠道, 辐射近3亿人群,海内外400多家财富机构正在关注。独家、深度的财富资讯,尽在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机会宝

扫描二维码添加《机会宝》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基金报》旗下平台,资本市场的约会神器,让上市公司和机构零距离.给上市公司带来更多机会,让机构提前感知投资风向.

英华理财微信号

英华理财微信号

您赚钱,我高兴!中国基金报旗下专注理财的理财君,每天为您提供第一手理财资讯,为您采访各位投资大佬,为您统计整理实用数据.关注我,一起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