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券商

中信建投证券2022年度中期资本市场峰会成功举办!超50万人“线上云端”参会

2022-06-10 16:48

6月8日至17日,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证券”)举办2022年度中期资本市场峰会。本届峰会主题是“洞见价值?赋能新生”,分成主会场、精品专题分会场及上市公司交流三部分,为期10天,共20场主题论坛,逾80位重磅专家,约500家上市公司齐聚交流。通过线上直播和深圳线下会场形式,共同把脉2022下半场,共同探讨2022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大势与中国证券市场投资机会。

本届峰会主会场面向全网视频直播,逾50万境内外投资者在线观看。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36 个研究团队首席全阵容集体亮相,重磅发布 2022 年度下半年投资策略展望深度报告。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兼国际业务部行政负责人、TMT首席分析师武超则担任大会主持人。

中信建投证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格平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联席负责人、宏观首席分析师黄文涛,中信建投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陈果表主题演讲。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智库研究室主任冯煦明及中信建投投资董事长徐炯炜担任“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的新发展论坛”圆桌嘉宾,与主持人武超则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中信建投证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格平发表开幕致辞。他表示,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在新冠疫情反复和市场形势多变的背景下,我们风雨同舟,守望相助。在各位新老朋友的鼎力支持下,中信建投各项业务取得了喜人的进步,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客户的信任与褒奖。投资银行、债券承销等业务多年稳居三甲,资产管理、固定收益、经纪业务、托管等业务名列前茅。自2010年起中信建投证券连续12年被中国证监会评为目前行业最高级别的A类AA级证券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建投研究业务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发展迅速,成绩喜人。近年来,在全国社保、保险公司及保险资产公司、公募基金等传统客户服务上不断进步。2021年,公司公募基金佣金分仓收入10.3亿元,位列行业第四。在全国社保和一些重要的保险公司排名第一,在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中排名进入前五。同时,公司对银行等战略客户和私募基金、产业基金和企业等新兴客户的拓展与服务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赢得了广泛赞誉。目前研究业务条线近300人,对36个行业深度全覆盖,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大香港本地研究的布局,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英文报告体系,提升海外市场服务能力。未来中信建投研究团队将以更长远、更全面、更专业的战略眼光,以更加完善的研究体系、投资逻辑和综合服务回报客户对中信建投的厚爱。

李格平表示,今年以来,在俄乌冲突、全球滞胀压力加剧的国际大环境中,中国经济也受到扰动和冲击。艰难方显勇毅,磨砺使得玉成。目前上海和北京正在逐渐有序地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我们已经看到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正在迎来隧道里的一束光。

主题演讲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中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认为,从目前的国际背景来看,美联储加息为的是遏制通胀,这无疑是联储改变政策的导因之一。但是,联储表示称加息和缩表为的是使货币政策“回归正常”,这一政策取向更值得关注。这里强调了一个人们不太关注的事实:利率和货币供给作为经济运行最基本的价格和数量变量,构成经济运行的基本条件,作为经济恢复正常的必要条件,利率和货币供给必须回归正常。所以,联储加息不宜简单地被当成美国经济衰退的表征,似乎更应当视为“回归”正常的必要代价和必经途径。

国内方面,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李扬表示,经济下行在消费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债务负担重、疫情反复,消费需求难以承担重任,投资增速全面下降;地产在4月份负增长,亦凸显消费疲软。中国经济中的“预期转弱” 已非一日。

第二重压力是消费需求难以承担重任。2021年以来,疫情反复、灾情、险情频发,若干领域调控政策频出,导致消费复苏进展严重受挫。新冠疫情后,我国并未出现“补偿式消费”,反而呈缓慢下行趋势。数据现实,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从2019年第4季度的70.1%降至2021年第3季度的68%,两年下降2.1个百分点。城镇储户2021年三季度选择更多消费占比为24.1%,比2019年四季度下降3.9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和社团消费构成我国消费总体。从总体占比来看,社会集团零售消费占比约为一半,2015-2017还高于居民消费,2018年之后占比明显下降,可能因为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以及“过紧日子”要求逐步落实。可以预计,随着“过紧日子”的格局延续,社团消费将长期处于萎缩状态。

同时,房地产金融将迎来一个风险集中爆发的时期。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市场的问题将连带引致中小城市投融资平台违约,乃至大量城商行与农商行经营困难。

对此,李扬认为宏观调控应当出重拳,财政政策应当走到前台,金融由于出现了资产负债表冲击,已经宣告金融政策不可能产生直接的积极的作用,这时候需要财政出去,财政就需要有赤字,需要有债务,然后需要有公共基础设施投资。

整体来看中国经济运行仍然是有韧性的,中国财政的状况应当说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最好也是最好的之一。基于这样一个很健康的财政状况和金融的状况,我们有更多的事可做。总之,情况虽然说是复杂,但是中国的国运还是没过去,只要稍做运作就能够渡过这个难关。

主题演讲二: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大国博弈及对我国影响》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分别从竞争的对象、竞争内容、竞争的策略以及竞争的趋势分析了大国博弈及对我国影响。

他认为, 大国博弈中,竞争的对象决定了国际关系的格局。从大国实力结构来看,中美是唯二竞争者,形成两极格局。大格局下,中美之间的实力差距大,美国视中国为头号竞争者,中国视美国为主要斗争对象。大国博弈本质上是权力之争,体现在资源控制权的竞争,国际主导权的竞争,规则制定权的竞争。自古以来,大国战略竞争是在自然空间,在数字时代,竞争领域发生了改变,竞争在自然空间和网络空间同时进行,其结果不是自然空间的竞争决定胜负。中美战略竞争现在也是一样,是地缘战略和网络战略两者同时进行。中美竞争的重点不是在地缘上,而是在数字领域。在数字时代下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所采取的策略与决定胜负的要素与历史不一样,核心在于数字技术创新的优势。

阎学通提到,美国的竞争策略采取在外交上“搞小圈子”,而中国采取的是自力更生,搞自己独立的产业链系统,扩大自己的统一市场,增强国内消费。数字经济的核心靠的是市场和消费,没有消费增长,就不能解决当下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如何将全世界的聪明才智用来竞争,是中美博弈的大策略问题。

美国采取俱乐部战略作为主要竞争手段,与发达国家搞“小俱乐部”,并把中国排斥在外,这种战略的结果造成逆全球化趋势。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中国的双循环战略并不能有效再次推动全球化趋势。逆全球化大趋势使得国际要素对中国整个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实力增长、影响力呈现下降的趋势,它不仅仅表现在我们跟全世界在经济合作上的趋势的影响越来越小,我们的整个社会跟外部的联系也会越来越少。

同时,阎学通表示,逆全球化已经成为国际主流,脱钩、制裁成为今后常见现象,经济合作趋势和外部的联系均在不断减少。从今以后,更多推动逆全球化的因素和事件会发生,而不是促进全球化发展的事件会发生。

圆桌讨论发言: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智库研究室主任冯煦明《平台经济发展新阶段与常态化监管》

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智库研究室主任冯煦明表示,虽然数字经济或者平台经济的发展是渐进性的,但其实有一些历史的时间节点可能会带来一些里程碑式的突变。冯煦明认为,这一次的政治局会议上的一些公开的政策宣布,实际上标志着平台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个新的阶段有三个基本特征:

1、常态化监管。什么叫常态化监管呢?如果把数字经济,中国高速发展的时间起点大致放在2000年,一直从2000年到2017年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面,监管总体上是滞后于创新和发展的,这也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任何事物刚刚起步的阶段,一定是创新和发展快,而监管需要学习、需要摸索,最后两者达到平衡。而从2017年开始的这几年时间,尤其是从2019年、2020年、2021年这三年左右时间,监管实际上是在补课。这次政治局会议标志着这一轮的监管补课告一段落,原话是专项整改要基本完成,进入常态化监管阶段。

2、更加追求高质量发展。如果说在前17年时间里面更多的是追求商业利益、追求快速的增长、追求市值的攀升的话,那么在接下来的新的发展阶段要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当然对于高质量发展不同的学者、不同机构有不同的解读。引用中央的解读,高质量发展是5+1。什么叫高质量发展呢?第一是创新;第二是协调;第三是绿色;第四是开放;第五是共享,+1是统筹发展与安全。所以平台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之后要朝着这5+1为目标,或者说以它们为都想去谋求自己平稳健康发展。

3、平台经济除了市场的属性之外,在新的发展阶段会带有越来越多的公共属性和公益属性在里面。处于上面三个基本特征的变化,冯煦明认为在新的发展阶段,平台经济的发展,应该特别处理好三组关系,一个是速度和质量的关系,一个是发展和监管或者说发展和治理的关系,第三个是市场属性和公共属性的关系。

主题演讲: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联席负责人、宏观首席分析师黄文涛《向阳而生——2022年宏观经济走势与投资展望》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联席负责人、宏观首席分析师黄文涛:中央经济会议和两会后,国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无论是国际环境、国内经济、经济周期以及资产配置都值得投资者重新思考与探讨。总体来看,中国经济下半年会逐渐地走出目前的至暗时刻,下半年会逐步走向复苏的通道,这个是我们下半年做投资一个最主要的基本面。

从国际关系来看,美国今年一直通过多种手段对中国方面施压。俄乌冲突加剧西方国家的战略焦虑,美欧同盟进一步强化,可能长期与俄陷入对立。与此同时,拜登在访日期间宣布与亚太13国共同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PEF)”,试图拉拢构建遏华“小圈子”。

虽然国际情势不容乐观,但是国内经济正在稳步复苏。今年开年以来,中国经济数据体现内生动力较好,但进入3、4月因奥密克戎传播风险加大,上海以外的多个地区防控措施也明显升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尤其4月工业生产、服务业运行指标转向负增长,5月随着疫情势头缓和,经济运行逐步向常态化水平靠拢,但复苏进程偏慢,上海进入6月才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总体上二季度因新一轮疫情拖累,GDP增速将成为全年低点,预计2%左右。

整体来看,下半年经济基本回归正常化,稳增长政策传导渠道将更加通畅,GDP增速预计回升至6%以上。需求结构上,今年政策积极推动全力扩大内需,疫后消费恢复节奏有望快于2020年,基建投资高增长确定性强,地产投资前景有望好转,制造业投资仍有韧性,出口则因全球需求放缓大势难以扭转,增速预计逐步回落。通胀温和可控,不会制约稳增长政策。

从细分赛道来看,能源行业一枝独秀,下半年基本面依然保持强势。数据显示 1-4月我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0.5%;预计在政策全力保障下,2022年下半年我国煤炭产量和增速仍将保持高位,煤炭行业景气的基本面情况短期不会改变。同时,消费和设备制造业的边际改善也值得关注。

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A股调整明显,市场情绪低迷,沪深300指数较去年底高点下跌近20%。四月开始国内疫情反复,深圳、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防控要求升级下,生产和消费无奈出现短期的下滑,出口拉动也有衰减信号。

谈到具体的投资策略,黄文涛指出下半年主线可以按照三步走:短期超跌反弹、中期稳增长发力、长期消费复苏。同时,他总结了七大核心结论:一、中国经济今年的矛盾是中长期目标与短期稳增长之间的平衡问题。二、由于美国收紧货币政策和中国长期目标的坚守,中国政策空间受到抑制。财政政策是主攻,货币政策是助攻。三、疫情增加了稳经济的难度。疫情后,政策撬动经济增长。四、重要年份,稳增长是第一要务,经济前低后高。五、各国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全球各类资产需重新定价,由流动性驱动向基本面驱动转变, 应降低各类资产回报预期。二三季度是美股美债压力最大时刻。六、A股市场外部冲击是美国收紧货币政策、俄乌冲突的大国博弈,内部是Q2盈利增速下行 及政策宽松不及预期。各因素正边际改善,A股正在筑底酝酿回升,下半年更加乐观。七、国债收益率还有上行空间。至暗时刻,需要耐心等待。

主题演讲:中信建投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陈果《低位布局,成长领军——2022年A股策略投资展望》

中信建投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陈果表示,对于低位布局,成长领军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在4月底的时候,市场底部团队提出这个“黄金坑”,这个判断已经被验证。展望下半年,陈果认为这样一个底部很容易出现,或者说市场不会再创新低。第二个,在这个位置往后看, 2900左右是一个“黄金坑”,基本上从2800点开始一路上行,已经上涨了400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位置上,不宜过于激进。今年下半年看,是震荡行情持续。

2022年是前路波折,稳字当先。市场经过了三轮调整,4月26号是今年这个市场底部到了。在这个背景下,陈果分别对短期、中期、长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从中期来讲的话,中国经济调整的压力巨大,虽然有一部分稳增长的政策托底,但是一个很大的变局在于人口,这个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对于房地产的周期,后续缺乏支撑,这个不仅仅是一些短期政策可以扭转的,包括劳动力人口的占比,包括消费,因为最具消费力的人群总量占比很大。其实经济在总量层面来讲的话正面临着一个潜在下行的压力。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新的增长点和产业升级,包括新能源,装备的升级,信息技术等,中国的这些行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上升,这个是总量增速未来相对有挑战或者低迷中的一个亮点,在某一个层面就会达到一个新旧动能转换新的平台,这种结构优化可能带来市场整体ROI的上升。但是在此之前,大家可能需要接受经济的转型过渡,对市场来说,它暂时缺乏整体牛市的逻辑,策略上聚焦结构牛市。

对于A股市场来看的话,它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底部,它总体来说还是中枢上行的,所以陈果不太认同A股市场从中期来看没有投资价值或者是过山车,实际上底部中期来看是不断上行的。陈果认为这个背后反映的是,流动性是一个领先指标,最终它会体现在经济上,市场看到流动性宽松的时候,一方面认为市场价格是有支撑,也是符合2008年底、2012年底市场底部的特征,中信建投策略还有一个领先风险溢价的底部的情绪指标,市场的底部“黄金坑”,并且目前他依然认为这应该是市场的一个底部。即使未来有一些挑战,但是市场不会再创一个新低。

具体谈到资产配置,陈果团队有一套行业配置的打分体系,通过考虑盈利增速边界的变化,预期差从而考虑中期成长前景和估值的体系,同时也会考虑机构拥挤的配置度,包括智能量化策略组有专门有一个独家拥挤度的模型。综合这个角度,陈果团队去动态地打分来评估,这个打分评估的结果,就是目前来看的话,成长里面相对看好军工、CXO和光伏。

此外,除了成长类之外,一部分的周期消费还是会有些机会的。目前消费的整体逻辑也是偏弱,但是结构性有一些行业自身的周期和政策的鼓励推动,所以陈果重点强调了汽车,2022年汽车行业非常像2012年的地产,是稳增长的一个主力,就是这种稳增长最后能够兑现到业绩上,因此在消费里面他认为首选还是汽车。在主题投资方面,科创板与数字经济产业链值得重点关注。

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新发展论坛

本次会议组织了“资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新发展论坛”。由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兼国际业务部行政负责人武超则担任圆桌主持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智库研究室主任冯煦明以及中信建投投资董事长徐炯炜三位嘉宾参与讨论。在圆桌论坛中,三位嘉宾围绕围绕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的新发展展开多方面讨论,并且都非常看好平台经济未来的发展。

欧阳日辉深层解读了数字经济的含义。他认为数字经济可以把它进行分层。

1、基础层,基础层就是基础设施,包括物理的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和数字化的基础设施,云网端,这是几个基础层,这个基础层也可以产生很多商机,而且现在很多大厂在做的很多事情就是在这个基础层里面在赚钱。

2、数据层,数据层它其实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算在基础层里面,之所以单独把它作为一个层来看,是因为数据这个要素非常重要。

3、集成,这个集成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有些数字技术本身就是要集成的,比如区块链,区块链是一个集成创新,元宇宙也需要一个集成,所以技术的集成和包括经济领域里面一些集成。

4、融合,至少包括两个大的融合,一个融合是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融合,第二个融合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

5、在最高的层面是一个创新层,有了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才能把现在的二元经济变为一元经济,二元经济就是相当于工业时代的经济体,有数字时代的经营形态,属于二元经济的一个时代,再往后的发展就是一元体,就数字经济这么一个形态。

谈到全球的互联网和科技企业在不同的阶段都要面临反垄断之间的关系,欧阳日辉表示,从我们国家的角度来讲的话,应该要坚持三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市场化在法学界和经济学界有不同的看法,经济学界肯定更多的是讲究效率,效率里面有个市场化的问题,市场化在我们平台经济里面发展有跟很明显的趋势,叫数一数二,排名第三第四就无法发展,这是互联网一个基本的规律。

法治化,任何的监管都必须要依法来监管,才让从业者和平台和企业有预期,中国和美国一个比较大的区别,美国的反垄断剑高高悬起,但是就不落下,一个垄断案件从立案到结案少则两三年,长则五年十年,中国两三个月就搞定,这就是法治化的问题。

国际化方面,数字经济是未来主流的经济形态,平台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

谈到数字化领域与平台经济的重点投资方向,徐炯炜坦言,目前相对成型的平台公司还没有跟国内的资本市场进行有效的对接,徐炯炜表示,有生之年最大的理想就是把这些大的平台公司带回A股市场。

“我觉得应该有机会看到,因为我们大概在十几年前就比较早看TMT嘛,今天为止,比较遗憾的是这些大的平台公司还没有机会和A股市场去做对接,我相信未来随着它逐步规范化和它日益渗透到赋能化的过程里面,它们应该会具有更好的基础能够回到市场上来。”徐炯炜说。

平台公司数量有限,是否意味着平台公司就没有其他的机会?对此,徐炯炜表示,国资委很多做产业链,其实就是考虑了产业链投资,所以他更愿意站在平台的角度上去把各个产业链去做好,可能未来几个大的方向,一个是跟数字化相关的算力、算法、存储、传输,其实所有谈的数字化最后都离不开这几件事。算力是最明显的,从1960年十亿算力要187亿美金,今天只需要6个美分,其实充分看到了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在这起到的作用,它已经大大突破了所谓的摩尔定律。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越是数字化渗透率高,算力就越重要,这个中间涉及到数据库、半导体等,这些事情都需要中国自立自强。

第二个应用层面是云、人工智能,徐炯炜认为云未来的社会价值非常之高,今天所有的人已经都离不开云了,如果认真思考一下会发现,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多多少少会和云相关,因此徐炯炜认为这一板块比较重要的。从2016年的AR/VR到如今的元宇宙,但是这些所有的话题没有新终端的普及就很难解决最后一厘米的环节,所以说一定是需要新终端的持续普及,才有可能带来新的可能性。

第三个问题就是双碳,2021年住建部就提出过运营减排碳,住建部表示国家一年运营的排碳包括制冷是21亿吨,大概占我们碳排放量的20%,这种情况之下,中国的双碳不能完全靠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能源的替代,很大程度上大家前两年其实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谈了十几年的节能减排,因为在中国能源结构里面,煤这个事情是回避不了的,既然谈到煤这个话题,要解决双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节能减排,而数字技术恰恰能为节能减排带来无限的可能性和无限的遐想。

目前来看,徐炯炜比较看好智能出行这个行业,包括智能汽车。仔细想想汽车产业作为高端制造业长期位居GDP各产业门类当中的前三位,今天的智能出行确实把全球历史以来最重要的几个板块整合在一起,一个是制造,一个是信息智能化,还有一个能源,如果说这三大行业在历史上都曾经造就过世界上最大的巨头,这三大行业回溯从1898年开始也是每次反垄断主要的斗争对象,其实也反映了他们的重要性。

所以在这个角度上来说今天有智能出行能够把三大行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给大家带来的可能性和想象性,可能在历史上过去的任何一个产业所没有出现的。“因此我们再这两年在智能出行这方面确实做了很多的布局和投资,我相信接下来会有不错的成果。”徐炯炜表示。

19个专场、近500家上市公司交流会议精彩进行

6月8日下午至6月17日,本届峰会共设置了宏观政策固收专场、金融专场、金融工程专场、宏观夜话专场、TMT专场、高端制造专场、医药健康专场、周期稳增长专场、能源材料专场、电子线下深圳专场、消费专场、新股策略专场、电力设备新能源专场、财富管理与数字金融专场、与中信建投期货公司联合主办的大宗商品专场等19个分会场以及近500家上市公司交流会。海内外顶级专家学者、多行业企业高管、中信建投各研究团队领军人物将从多维度解读2022年的下半年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官方微信公众号、“中信建投研究机构服务平台”小程序、“中信建投研究所”视频号、中信建投?潜龙点金APP后续将发布本届峰会的干货资料。

微信公众号

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一个全新媒体平台,覆盖报纸、网络、广播电视和社交媒体渠道, 辐射近3亿人群,海内外400多家财富机构正在关注。独家、深度的财富资讯,尽在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机会宝

扫描二维码添加《机会宝》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基金报》旗下平台,资本市场的约会神器,让上市公司和机构零距离.给上市公司带来更多机会,让机构提前感知投资风向.

英华理财微信号

英华理财微信号

您赚钱,我高兴!中国基金报旗下专注理财的理财君,每天为您提供第一手理财资讯,为您采访各位投资大佬,为您统计整理实用数据.关注我,一起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