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航天电器投1.2亿推智能制造加速转型

来源:证券时报 2017-09-08 10:23

证券时报记者 康殷

近日,中国电子元件协会揭晓了第30届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排名,作为中国国有军工电子元件骨干企业,航天电器(002025)再次入围榜单,排名第21位。

与此同时,自2016年9月航天电器智能制造项目启动后,经过一年多的项目实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智能制造样板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已完成各项合同招标和签订、产品设计及工艺优化、自动化设备及产线规划、厂房主体工程建设等方面工作;ERP-SAP系统完成蓝图设计方案输出和评审工作;PLM、MOM、TIA系统开展详细设计工作;一期总装线14台设备全部通电完成,动作调试已完成10台;其他产线设备21台设备方案的设计和评审工作也顺利完成。

2017年,航天电器将投入智能制造技改经费1.2亿元,约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6%。

105台设备连入航天云网

航天电器控股股东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航天十院)承担了多个型号武器系统的研制生产任务,同时承担了运载火箭、 “神舟”飞船、“嫦娥”奔月工程、“天宫一号”等多个国家重大工程和重点型号配套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2016年,航天十院营业收入超过120亿元,净利润近8亿元。公司是航天十院唯一上市平台,未来优质资产注入值得期待。

航天电器业绩持续稳步增长。2017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2亿元,同比增长15.76%,净利润1.49亿元,同比 增长18.13%。公司近5年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27%,净利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89%,营收净利始终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智能制造方面, 航天电器围以航天科工集团专有云和航天云网两大平台为依托,实现了全供应链的横向集成。

在云端,公司能发布和接收需求,拉近了与客户和供应商的距离,相关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目前,公司已经完成105台设备连入航天云网的阶段性任务。通过数据在线分析,能够提前预知可能发生故障的设备,降低维修成本和运行风险。同时,在航天云网上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满足企业采购和加工需求。

推进智能制造工作过程中,公司全面推进SAP系统、PLM系统、MES系统建设,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集成。通过数字化系统的建设,顾客可通过虚拟制造过程了解产品性能,个性化定制产品,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率。

公司将实现自动化设备与IT系统集成,解决车间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信息孤岛问题,从而实现生产组织内部的信息网络与物理设备之间互联互通。同时,公司将广泛使用二维码技术、RFID技术、总线集成、自动物流技术。

设备利用率提升17%

目前,航天电器智能制造工作取得的成效已经开始逐渐显现。

麻花针合件自动化生产线自投入使用以来,“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效果明显。人均可实现5个自动化工位的维护,工段员工总数由60人减少为28人,下降53.3%。生产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人均月产量从3.3万件提升至10.7万件,工段合件月产量由200万件提升至300万件。同时,合件的整体合格率也由80%提升至95%以上。

设备在线监测及工序岗位在线监测系统投入使用后,通过对产线设备、工序流转等数据的实时采集,积累大量第一手数据,公司设备总体利用率提升17%以上,产品整体合格率由78%提升至96%以上。 通过智能制造工作的开展,公司拥有了一支超过80人的智能制造人才队伍。

航天电器表示,公司未来将以智能制造项目建设为契机,打造国内一流、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助推公司转型升级战略的顺利实施。

APP